王六郎

  文言文《王六郎》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许姓,家淄之北郭[1],业渔。每夜,携酒何上,饮且渔。饮则酹地[2], 祝云[3]:“河中溺鬼得饮。”以为常。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一 夕,方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之饮,慨与同酌。既而终夜不获一鱼, 意颇失。少年起曰:“请于下流为君驱之[4]。”遂飘然去。少间,复返,曰:“鱼大至矣。”果闻唼呷有声[5]。举网而得数头,皆盈尺。喜极,申谢[6]。 欲归,赠以鱼,不受,曰:“屡叨佳酝[7],区区何足云报。如不弃,要当以 为长耳[8]。”许曰:“方共一夕,何言屡也?如肯永顾,诚所甚愿;但愧无 以为情。”询其姓字,曰:“姓王,无字[9],相见可呼王六郎。”遂别。明 日,许货鱼,益沽酒[10]。晚至河干[11],少年已先在,遂与欢饮。饮数杯, 辄为许驱鱼。
  如是半载。忽告许曰:“拜识清扬[12],情逾骨肉。然相别有日矣。” 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乃曰:“情好如吾两人,言之或勿讶耶? 今将别,无妨明告:我实鬼也。素嗜酒,沉醉溺死,数年于此矣。前君之获 鱼,独胜于他人者,皆仆之暗驱,以报酹奠耳。明日业满[13],当有代者, 将往投生。相聚只今夕,故不能无感。”许初闻甚骇;然亲狎既久,不复恐 怖。因亦欷歔,酌而言曰:“六郎饮此,勿戚也。相见遽违,良足悲侧,然 业满劫脱[14],正宜相贺,悲乃不伦[15]。”遂与畅饮。因问:“代者何人?” 曰:“兄于河畔视之,亭午[16],有女子渡河而溺者,是也。”听村鸡既唱, 洒涕而别。明日,敬伺河边,以觇其异。果有妇人抱婴儿来,及河而堕。儿 抛岸上[17],扬手掷足而啼。妇沉浮者屡矣,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 抱儿径去。当妇溺时,意良不忍,思欲奔救,转念是所以代六郎者,故WWW.SLKj.orG止不 救。及妇自出,疑其言不验。抵暮,渔旧处。少年复至,曰:“今又聚首, 且不言别矣。”问其故。曰:“女子已相代矣;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 遂残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或吾两人之缘未尽耶?”许感叹曰:“此 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由此相聚如初。数日,又来告别。许疑其复有 代者。曰:“非也。前一念恻隐[18],果达帝天。今授为招远县邬镇土地[19], 来日赴任。倘不忘故交,当一往探,勿惮修阻[20]。”许贺曰:“君正直为 神,甚慰人心。但人神路隔,即不惮修阻,将复如何?”少年曰:“但往, 勿虑。”再三叮咛而去。
  许归,即欲冶装东下。妻笑曰:“此去数百里,即有其地,恐土偶不可 以共语[21]。”许不听,竟抵招远。问之居人,果有邬镇。寻至其处,息肩 逆旅[22],问祠所在。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许曰:“然。何见知?” 又曰:“得勿客邑为淄?”曰:“然。何见知?”主人不答,遽出。俄而丈 夫抱子,媳女窥门,杂沓而来,环如墙堵。许益惊。众乃告曰:“数夜前, 梦神言:淄川许友当即来,可助以资斧[23]。祗候已久[24]。”许亦异之, 乃往祭于祠而祝曰:“别君后,寤寐不去心[25],远践曩约。又蒙梦示居人, 感篆中怀[26]。愧无腆物[27],仅有卮酒[28];如不弃,当如河上之饮。” 祝毕,焚钱纸。俄见风起座后,旋转移时,始散。夜梦少年来,衣冠楚楚, 大异平时。谢曰:“远劳顾问[29],喜泪交并。但任微职,不便会面,咫尺 河山[30],甚怆于怀。居人薄有所赠,聊酬夙好[31]。归如有期,尚当走送。” 居数日,许欲归。众留殷勤,朝请暮邀,日更数主。许坚辞欲行。众乃折柬 抱幞[32],争来致赆[33],不终朝[34],馈遗盈橐。苍头稚子毕集[35],祖送出村[36]。歘有羊角风起[37],随行十余里。许再拜曰:“六郎珍重!勿 劳远涉。君心仁爱,自能造福一方,无庸故人嘱也。”风盘旋久之,乃去。 村人亦嗟讶而返。许归,家稍裕,遂不复渔。后见招远人问之,其灵应如响 云[38]。或言:即章丘石坑庄。未知孰是。异史氏曰:“置身青云[39],无 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40],宁复识戴笠人哉[41]?余乡有 林下者[42],家綦贫[43]。有童稚交[44],任肥秩[45]。计投之必相周顾。 竭力办装,奔涉千里,殊失所望;泻囊货骑[46],始得归。其族弟甚谐,作 月令嘲之云:‘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伞盖不张,马化为驴,靴始收声[47]。’念此可为一笑。”
  【注释】
  [1] 淄之北郭:指淄川县城北郊。淄,淄川县,今属山东省淄博市。郭, 外城,这里指城郊。下文“河”,当指流经淄川的孝妇河。
  [2] 酹(lèi 泪)地:浇酒于地以祭鬼神。下文所说“酹奠”,义同。
  [3]祝:祷告。
  [4]下流:河的下游。
  [5]唼呷(zàxiā匝虾):鱼吞吸食物的声音。
  [6]申谢:道谢。申,陈述,表示。
  [7]叨(tāo 涛):表示承受的谦词。
  [8]要当以为长:意思是将经常为他驱鱼。要当,将要。长,通“常”。
  [9]字:表字。古时男子幼时起名,二十岁左右行冠礼,据本名相应之义 另起别名,称“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10]益沽酒:多买些酒。益,增加。沽,买。
  [11]河干:河岸。《诗·魏风·伐檀》:“置之河之干兮。”干,涯岸。
  [12]清扬:对人容颜的颂称,犹言丰采。《诗·鄘风·君子偕老》:“子之 清扬,扬且之颜也。”朱熹注:“清,视清明也;扬,眉上广也;颜,额角 丰满也。”
  [13]业满:佛家语,谓业报已满。业,业报,谓所行善恶,必将得到相 应的报应。此指恶业,受苦、为善与之相抵,即是业满。
  [14] 劫脱:劫难得 以脱免。劫,梵语音译“劫波”的略语。佛教对“劫”解释不一;世人多借 指命定的难以逃脱的灾难。
  [15] 不伦:谓当喜而悲,不合情理。
  [16] 亭午,正午,中午。
  [17] 儿抛岸上: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无“上”字。
  [18] 一念恻隐:一点同情之心。恻隐,同情,怜悯。《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19] 招远县邬镇土地:招远县,今属山东省。邬镇,村镇名。土地,土 地神,古称“社神”。《通俗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旧俗 村民祭祀土地神,祈求年丰岁熟。
  [20]勿惮(dān 担)修阻:不要怕路远难往。惮,怕。修阻,路远难行。
  [21]土偶:泥塑神像。
  [22]息肩逆旅,住在旅馆里。息肩,放下肩上担子,指止息。逆旅,迎 止宾客之处,即旅店。逆,迎。
  [23]资斧:路费。《易·旅》:“旅于处,得其资斧。”
  [24]祗候:恭侯。
  [25]寤寐不去心:犹言日夜思念。寤,醒来时;寐,睡着时。《诗·周 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6]感篆中怀:感激之情,铭记于心。篆,刻。中,心。
  [27]腆(tiān 填)物:丰厚的礼物。腆,丰厚。
  [28]卮酒:酒一卮。卮,酒器,容量四升。
  [29]顾问:亲临看望。
  [30]咫尺河山:近在咫尺,如隔河山。
  [31]夙(sù素)好,旧交;指昔日交好之情。
  [32]折柬抱幞:拿着礼帖,抱着礼品。柬,通“简”。折简,即折半之 简,意为便笺,以之书写礼帖。后指裁纸写信。此指裁纸。幞,包袱,此指 札品包裹。
  [33]致赆(jìn 尽):送行赠礼。《孟子·公孙丑下》:“行者必以赆。” 赆,以财物赠行者。
  [34]不终朝(zhāo 招):不出一个早晨。朝,早晨。
  [35]苍头:这里指老者。
  [36] 祖送:饯行送别。祖,祭名,出行以前祭祀路神。《诗·大雅·韩 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引申为敬酒饯行。
  [37] 羊角风:旋风。《庄子·逍遥游》:“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迷信以为鬼神驾旋风而行,此指六郎在隐形送行。
  [38]灵应如响:意思是十分灵验,有求必应。响,应声、回响。
  [39] 置身青云:此处指王六郎高升为土地之神。《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青云,指高空, 喻指高官显位。
  [40] 贵介:地位高贵的大人物。《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王子围寡 君之贵介弟也。”介,大
  [41] 戴笠人:指贫贱时结交的故人。戴笠,指处于贫贱的地位。周处《风 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 乘车我戴笠,后日和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车,他日相逢君当下。
  [42]林下者:指乡居不仕之人。
  [43] 綦(qī其)贫:十分贫穷。綦,甚。
  [44]童稚交:幼年时结交的朋友。
  [45]肥秩:肥缺。秩,旧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位品级。
  [46] 泻囊货骑(jì寄):花空钱袋,卖掉坐骑。囊,指钱袋。
  [47] “作月令”七句:月令,《礼记》篇名,记述每年农历十二个月的 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这里模拟“月令”的文式,写这位林下者的可笑遭 遇,是诙谐讽世的游戏笔墨。“貂帽解,伞盖不张”,指羞惭丧气,不再摆 排场。“马化为驴”,指盘川不足,只好卖掉马,换头驴骑回来。”靴始收 声”,从此收心,不再着靴外出干求了。
  【翻译】
  有个姓许的,家住淄川县城北,以打鱼为生。他每天傍晚总要带酒到河边去,边喝酒边打鱼。而喝酒前,又总是先斟上一盅祭奠一下,并祷告说:“河中的溺鬼,请来喝酒吧!”这样便习以为常。其他人往往打鱼很少,而他每天都打满筐的鱼。
  一天傍晚,许某刚刚独自饮酒,见一少年走来,在他身边转来转去。许某让他同饮,少年也不推辞,二人便对饮起来。这一夜竟连一条鱼也未能打到,许某很有些丧气。少年起立躬身说:“我到下游为你赶鱼。”说罢,朝下游飘然走去。一会儿,少年回来说:“大群鱼来了!”果然听到有许多鱼吞吃饵食的声音。许某便撒网,一网捕了十数尾尺把长的大鱼。他非常高兴,对少年深表感谢。少年欲走,许送鱼给他,少年不要,并说:“屡次喝你的好酒,这点小事怎能提到感谢呢?如您不嫌麻烦,我将常来找您。”许某说:“才相见一晚,怎说多次?你如愿来相助,我是求之不得,可我怎样报答你的情意呢?”于是便问少年姓名。少年说:“我姓王,没有名字,你见面就叫我王六郎吧。”说罢,便告辞而去。
  次日,许某将鱼卖掉,顺便多买了些酒。当晚,许某来到河边时,六郎早已先在等候,二人便开怀畅饮。饮几杯后,六郎便为许某赶鱼。就这样半年过去了。一天,六郎忽然对许说:“你我相识,情同手足,可是,咱们马上就要分别了。”说得很是悲伤。许某甚为诧异,问六郎为何这样,六郎考虑再三,才说:“你我既然亲如兄弟,我说了你也不必惊讶。如今将要分别,无妨如实告知:我实际是一鬼,只因生前饮酒过量,醉后溺水而死,已经好几年了。以前你之所以捕到比别人更多的鱼,都是我暗中帮你驱赶,以此来酬谢奠酒之情。明日我的期限已满,将有人来代替我,我将要投生于人间,你我相聚只有今晚了,所以我不能平静。”许某听了起初了分害怕,然而,因为长期相处,不再恐怖,反而难过起来。于是,他满满斟了一杯酒捧在手中说:“六郎,我敬你这杯酒!望你饮了不要难过。你我从此不能相见,虽很伤心,但你由此解脱灾难,我应该祝贺你。不要悲伤,应该高兴才是!”于是,二人继续畅饮。许问六郎:“何人来相替?”六郎说:“兄长明天可在河边阴处等候,正当午时,有一女子渡河,溺水而死,即是替我之人。”二人听到村鸡鸣叫,方洒泪而别。
  次日,许在河边暗暗观看,会发生什么事情。中午时,果有一怀抱婴儿的妇女,到河边便坠入水中。婴儿被抛在岸上,举手蹬脚地啼哭。妇女几次浮上沉下,后竟又水淋淋地爬上河岸,坐在地上稍稍休息后,抱起婴儿走了。
  当许某看到妇女掉入水中时,很不忍心,想去相救,但一想这是六郎的替身,才打消救人的念头。当又看到妇人未溺死,心中怀疑六郎所言有些荒唐。
  当晚,许某仍到原地去打鱼,而六郎早已在那里,说:“现在又相聚了,可暂先不说分别的事。”许某问六郎白天的事,六郎说:“本来那女子是替我的,但我怜她怀中婴儿,不忍心为了自己一人而伤两个人的性命。因此,我决定舍弃这个机会,但又不知何时再有替死的人。也许是你我缘分未尽啊。”许某慨叹地说:“你这种仁慈之心,总可感动上帝的。”从此,二人一如既往,饮酒捕鱼。
  过了几天,六郎又来向许某告别,许以为又有替六郎之人。六郎说:“不是的,我前次之好心果然感动了上帝,因而招我为招远县邬镇的土地。明日要去赴任,如你不忘咱俩的交情,不要嫌路远,去招远看我。”许某祝贺说:“贤弟行为正直而做了神,我感到十分欣慰。但人和神之间相隔遥远,即使我不怕路远,又怎样才能见到你呢?”六郎说:“只管前往,不要顾虑。”再三嘱咐而去。
  许某回到家,便要骨办行装东下招远。他妻子笑着说:“这一去几百里路,即使有这个地方,恐怕和一个泥偶象也无法交谈。”许某不听,竟然去了招远。问当地居民,果然有个邬镇。他找到了邬镇,便住进一个客店,向主人打听土地祠在什么地方。主人惊异地说:“客人莫非姓许?”许某说:“是的,但是您怎么知道?”店主人又问:“客人莫非是淄川人?”许某说:“是的,然则您又是怎么知道的?”店主人并不回答,很快地走出去。过了一会,只见丈夫抱着小儿,大姑娘小媳妇在门外偷看,村里人纷纷到来,围看许某,如四面围墙一般。许某更为惊异。大家告诉他说:“前几夜,梦见神人来告知:有一个淄川姓许的人将来此地,可以给些资助。因而在此等候多时。”许某甚为奇怪,便到土地祠祭祀六郎,祷告说:“自从与你分别后,睡梦中都铭记在心,为此远道而来赴昔日之约。又蒙你托梦告知村里人,心中十分感谢。很惭愧我没有厚礼可赠,只有一杯薄酒,如不嫌弃,当如过去在河边那样对饮一番。”祷告毕,又烧了些纸钱。顷刻见到一阵旋风起于神座之后,旋转许久才散去。
  当夜,许某梦到六郎来到,衣冠楚楚的,与过去大不相同。六郎致谢道:“有劳你远道而来看望我,使我又欢喜又悲伤。但我现在有职务在身,不便与你相会,近在咫尺,却如远隔山河,心中十分凄怆。村中人有微薄的礼物相赠,就算代我酬谢一下旧日的好友。当你回去的时候,我必来相送。”
  许某住了几天,打算回家,大家殷勤挽留,每天早晚都轮流作东道主为许某饯行。许坚决告辞,村中人争着送来许多礼物,为他充实行装。不到一天,送的礼物装满行囊,男女老少都聚集来进许出村。忽然刮起一阵旋风,跟随许某十余里路。许对着旋风再拜说:“六郎珍重,不要远送了。你心怀仁爱,自然能为一方百姓造福,无需老朋友嘱咐了。”旋风又盘旋许久,才离去。村中的人也都嗟叹着返回了。
  许某回到家里,家境稍稍宽裕些,便不再打鱼了。后来见到招远的人,向他们打听土地的情况,据说灵验得像传说的那样,远近闻名。
  异史氏说:“王六郎身在青云之中当神,还不忘记贫贱时的朋友,这就是他所以神异的原因。今日坐在车里面的显贵,难道还认识那个戴着斗笠的人吗?我的乡里有一个退休了的人,家里非常贫穷。他有一个年小的时候就交往的朋友,现在做了显贵。他想要是投奔他去一定会得到周济照顾。于是竭尽全力置办行装,奔波了上千里路,结果非常失望的回来;他花光了行囊里所有的钱财并卖掉了坐骑,才能够回来。他的族弟是个很诙谐的人,作了一首《月令》来嘲讽这件事说:‘这个月,哥哥回来了,貂皮帽子也解下来了,车马伞盖也没有张开来,马也变成驴了,靴子这才没了声音。’念一下这个可以笑一笑。”

文言文《王六郎》相关文章

  • ·文言文《宅妖》--  文言文《宅妖》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长山李公,大司寇之侄也[1]。宅多妖异。尝见厦有春凳[2] ,肉红色,甚修润。李以故无此物[3] ,近抚按之,随手而曲,殆如肉软,骇而却走。旋回视,则四足移动,渐入壁中。又见壁间倚白梃[4] ,洁泽修长。近按之,腻然而倒,委蛇入壁[5] ,移时始没。   康熙十七年[6] ,王生浚升设帐其家[7]。日暮灯火初张,生着履卧榻上。忽见小人长三寸许,自外入,略一盘旋,即复...
  • ·文言文《荍中怪》--  文言文《荍中怪》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长山安翁者,性喜操农功。秋间荞熟,刈堆陇畔。时近村有盗稼者,因命佃人乘月辇运登场,俟其装载归,而自留逻守。遂枕戈露卧。目稍瞑,忽闻有人践荞根咋咋作响。心疑暴客,急举首,则一大鬼高丈余,赤发鬡须,去身已近。大怖,不遑他计,踊身暴起狠刺之。鬼鸣如雷而逝。恐其复来,荷戈而归。迎佃人于途,告以所见,且戒勿往。众未深信。越日曝麦于场,忽闻空际...
  • ·文言文《捉狐》--  文言文《捉狐》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孙翁者,余姻家清服之伯父也。素有胆。一日,昼卧,仿佛有物登床, 遂觉身摇摇如驾云雾。窃意无乃   耶?微窥之,物大如猫,黄毛而碧 嘴,自足边来。蠕蠕伏行,如恐翁辖。逡巡附体:着足足痿,着股股耎。甫 及腹,翁骤起,按而捉之,握其项,物鸣急莫能脱。翁亟呼夫人,以带絷其 腰。乃执带之两端,笑曰:“闻汝善化,今注目在此,看作如何化法。” 言次,物忽...
  • ·文言文《咬鬼》--  文言文《咬鬼》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沈麟生云:其友某翁者,夏月昼寝,蒙眬间,见一女子搴帘 入[1],以白布裹首,缞服麻裙[2],向内室去。疑邻妇访内人者;又转念,何遽以凶服入人家[3]?正自皇惑,女子已出。细审之,年可三十余,颜 色黄肿,眉目蹙蹙然[4],神情可畏。又逡巡不去,渐逼卧榻。遂伪睡,以观 其变。无何,女子摄衣登床[5],压腹上,觉如百钧重。心虽了了,而举其手, 手如缚;举其足,足如痿也[6]。急...
  • ·文言文《画壁》--  文言文《画壁》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江西孟龙潭[1],与朱孝廉客都中[2]。偶涉一兰若,殿宇禅舍[3],俱不 甚弘敞[4],惟一老僧挂搭其中[5]。见客入,肃衣出迓[6],导与随喜[7]。 殿中塑志公像[8]。两壁画绘精妙,人物如生。东壁画散花天女[9],内一垂 髫者[10],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 然凝想。身忽飘飘,如驾云雾,已到壁上。见殿阁重重,非复人世。一老僧 说法...
  • ·文言文《喷水》--  文言文《喷水》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莱阳宋玉叔先生为部曹时,所僦第,甚荒落。一夜,二婢奉太夫 人宿厅上,闻院内扑扑有声,如缝工之喷水者。太夫人促婢起,穴窗窥视,见一老妪,短身驼背,白发如帚,冠一髻,长二尺许,周院环走,疏 急作鹤步,行且喷,水出不穷。婢愕返白。太夫人亦惊起,两婢扶窗下 聚观之。妪忽逼窗,直喷棂内;窗纸破裂,三人俱仆,而家人不之知也。东 曦既上,家人毕集,叩门不应,方骇。撬...
  • ·文言文《考城隍》--  文言文《张齐贤家宴》选自聊斋志异,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 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 言,但敦促之。公力疾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 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宫,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 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 俄题...
  • ·文言文《张文定公齐贤》--  “张文定公齐贤”出自《张齐贤家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张文定公齐贤,以右拾遗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中,文定自帘下熟视不问尔。后齐贤为宰相,门下厮役往往侍班行,而此奴竟不沾禄。奴乘间再拜而告曰:“某事相公最久,凡后于某者皆得官矣。相公独遗某,何也?因泣下不止。文定悯然语曰:“我欲不言,尔乃怨我。尔忆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事乎?我怀之...
  • ·文言文《王六郎》--  文言文《王六郎》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许姓,家淄之北郭[1],业渔。每夜,携酒何上,饮且渔。饮则酹地[2], 祝云[3]:“河中溺鬼得饮。”以为常。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一 夕,方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之饮,慨与同酌。既而终夜不获一鱼, 意颇失。少年起曰:“请于下流为君驱之[4]。”遂飘然去。少间,复返,曰:“鱼大至矣。”果闻唼呷有声[5]。举
  • ·文言文《偷桃》--  文言文《偷桃》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童时赴郡试[1],值春节[2]。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 司,名曰“演春”[3]。余从友人戏瞩[4]。是日游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 衣[5],东西相向坐。时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闻人语哜嘈[6],鼓吹聒耳。 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7],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为何语。 但视堂上作笑声。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其人应命方兴[8],问...
  • ·文言文《种梨》--  文言文《种梨》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 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 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 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
  • ·文言文《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出自《种梨》,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 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 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 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
  • ·文言文《劳山道士》--  文言文《劳山道士》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邑有王生,行七[1],故家子[2]。少慕道[3],闻劳山多仙人[4] ,负笈 往游。登一顶,有观宇[5],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6],素发垂领[7] ,而神观爽迈[8]。叩而与语,理甚玄妙[9]。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
  • ·文言文《斫蟒》--  文言文《斫蟒》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 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奋怒出樵斧,斫蛇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 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 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 医养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噫!农人中,乃有弟弟如此者哉!或言:&ldq...
  • ·文言文《胡田村胡姓者》--  “胡田村胡姓者”出自《斫蟒》,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 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奋怒出樵斧,斫蛇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 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 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 医养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噫!农人中,乃有...
  • ·文言文《犬奸》--  文言文《犬奸》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青州贾某[1],客于外,恒经岁不归。家畜一白大,妻引与交,犬习为常。 一日,夫至,与妻共卧。犬突入,登榻,啮贾人竟死。后里舍稍闻之,共为 不平,鸣于官[2]。官械妇[3],妇不肯伏,收之[4]。命缚犬来,始取妇出。 犬忽见妇,直前碎衣作交状。妇始无词。使两役解部院[5],一解人而一解犬。 有欲观其合者,共敛钱赂役,役乃牵聚今交。所止处,观者常数百人,役以 此网...
  • ·文言文《雹神》--  文言文《雹神》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王公筠苍[1],莅任楚中[2]。拟登龙虎山谒天师[3]。及 湖[4],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5]。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6],曰:“闻驺从将临[7],先遣负 弩[8]。”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9]。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 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
  • ·文言文《王六郎》--  文言文《王六郎》选自聊斋志异,其原文如下:   【原文】   许姓,家淄之北郭[1],业渔。每夜,携酒何上,饮且渔。饮则酹地[2], 祝云[3]:“河中溺鬼得饮。”以为常。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一 夕,方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之饮,慨与同酌。既而终夜不获一鱼, 意颇失。少年起曰:“请于下流为君驱之[4]。”遂飘然去。少间,复返,曰:“鱼大至矣。”果闻唼呷有声[5]。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