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琴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
  1、何不:为什么不
  2、于:在
  2、君:您
  【解说】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思考的问题是: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没有琴不行,没有手也听不到琴声。
  【鉴赏】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WwW.SLkJ.org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相关信息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琴诗》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   1、若言:如果说   2、鸣:响   【解说】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思考的问题是: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
  •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出自清朝诗人周敦颐的古诗作品《题春晚》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   1、吟:诵读诗文   2、阑干:栏杆   3、樵渔:樵夫、渔夫   【翻译】   落花纷纷我在夕阳的余晖中把门关上,天边有几只归巢的乌鸦绕着树林盘旋。吟完诗在栏杆边小立片刻,远远望见渔夫樵子...
  •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出自清朝诗人周敦颐的古诗作品《题春晚》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   1、春晚:暮春傍晚   2、夕晖:夕阳的余晖   3、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4、傍:围绕   【翻译】   落花纷纷我在夕阳的余晖中把门关上,天边有几只归巢的乌鸦绕着树林盘旋。吟完诗在栏杆边...
  •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出自清朝诗人施肩吾的古诗作品《幼女才六岁》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注释】   1、向夜:傍晚   1、拜新月:古代风俗,妇女在农历七月七日夜晚,要在院中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提高她们的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这时,月亮正是上弦月,故也称拜新月   【解说】   幼小的女儿才刚刚六岁,还不...
  •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出自清朝诗人施肩吾的古诗作品《幼女才六岁》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注释】   1、巧:灵巧   1、拙:笨拙   【解说】   幼小的女儿才刚刚六岁,还不知道什么是灵巧和笨拙。傍晚时分在院子里,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拜月乞巧。   【鉴赏】   诗一开始就着力写幼女之“幼”,先就年...
  •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出自清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暮春归故山草堂》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   1、清阴:清凉的树阴   【解说】   山谷口的春色将去,黄莺鸟的鸣叫声也渐渐稀少;辛夷花落尽了,杏花也在飘飞。这时才觉得山窗下幽幽翠竹的可爱,依旧清阴浓郁,似乎在等待我的归来。  ...
  •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出自清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暮春归故山草堂》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   1、故山草堂:指诗人故乡的老屋。以草堂命名,是表示风雅   2、辛夷:木兰花,比杏花开得早   【解说】   山谷口的春色将去,黄莺鸟的鸣叫声也渐渐稀少;辛夷花落尽了,杏花也在飘飞。这...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出自清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漫成一首》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   ⑴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⑵“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   ⑶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   ⑷“沙头”句: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静静地...
  •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琴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   1、何不:为什么不   2、于:在   2、君:您   【解说】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思考的问题是:任何一件事都是
  •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出自唐朝诗人朱淑贞的古诗作品《书窗即事》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注释】   1、即事:就眼前的事抒发感想   2、春归:春天归去   【解说】   花儿静静地落下,春天无声无息;鸟儿好像不知道春要归去,还在那里独自啼鸣。多情的只有小蜜蜂和蝴蝶,它们飞过白色的墙壁去追寻春的足迹。   【鉴...
  •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出自唐朝诗人朱淑贞的古诗作品《书窗即事》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注释】   1、粉墙:白色的墙   【解说】   花儿静静地落下,春天无声无息;鸟儿好像不知道春要归去,还在那里独自啼鸣。多情的只有小蜜蜂和蝴蝶,它们飞过白色的墙壁去追寻春的足迹。   【鉴赏】   这首写春归之景的小诗,把...
  •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稚子弄冰》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④磬: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
  •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稚子弄冰》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④磬: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
  •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出自唐朝诗人徐元杰的古诗作品《湖上》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注释】   1、湖上:指杭州西湖   2、红树:开着红花的树   3、平湖:平静的湖面   【解说】   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
  •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出自唐朝诗人徐元杰的古诗作品《湖上》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注释】   1、夕阳:傍晚的太阳。晋庾阐《狭室赋》:“南羲炽暑,夕阳傍照。”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解说】   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
  •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出自唐朝诗人王冕的古诗作品《白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   1、着:放进,置入   2、此身:指白梅   3、混:混杂   4、芳尘:香尘   【解说】   这首诗 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
  •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出自唐朝诗人王冕的古诗作品《白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   1、乾坤:天地   【解说】   这首诗 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
  •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琴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   1、何不:为什么不   2、于:在   2、君:您   【解说】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思考的问题是:任何一件事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