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剑门道中遇微雨》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释】
  ⑴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
  ⑵征尘:旅途中衣服所蒙的灰尘。
  ⑶销魂: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神情恍惚。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⑷合:应该。未:表示发问。
  ⑸最后二句:典出南宋尤袤《全唐诗话》:“(唐昭宗时)相国郑綮,善诗。或曰:‘相国近为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何以得之?”
  【翻译】
  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为什么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鉴赏】
  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wwW.SLkJ.org四句写得太美,容易使读者“释句忘篇”。如果不联系作者平生思想、当时境遇,不通观全诗并结合作者其他作品来看,便易误解。作者先写“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陆游晚年说过:“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秋晚思梁益旧游》)。梁即南郑,益即成都。实际上以前的奔走,也在“万里”“远游”之内。这样长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满尘土;而“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兴来买尽市桥酒……如钜野受黄河顿”(《长歌行》),故“衣上征尘”之外,又杂有“酒痕”。“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处处伤心(“无处不销魂”)的结果,也是“志士凄凉闲处老”(《病起》)的写照。
  “远游无处不销魂”的“无处不”(即“处处”),既包括过去所历各地,也包括写这首诗时所过的剑门,甚至更侧重于剑门。这就是说:他“远游”而“过剑门”时,“衣上征尘杂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销魂”。
  引起“销魂”的,还是由于秋冬之际,“细雨”蒙蒙,不是“铁马渡河”(《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而是骑驴回蜀。就“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来说,他不能不感到伤心。当然,骑驴本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就是一个佳话。李白杜甫贾岛、郑棨都有“骑驴”的诗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适岑参韦庄都曾入蜀,晚唐诗僧贯休从杭州骑驴入蜀,写下了“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名句,更为人wwW.SLkJ.org们所熟知。所以骑驴与入蜀,自然容易想到“诗人”。于是,作者自问:“我难道只该(合)是一个诗人吗?为什么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而不是过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生活呢?”不图个人的安逸,不恋都市的繁华,他只是“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语),自不甘心以诗人终老,这才是陆游之所以为陆游。这首诗只能这样进行解释;也只有这样解释,才合于陆游的思想实际,才能讲清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这就是说,作者因“无处不销魂”而黯然神伤,是和他一贯的追求和当时的处境有关。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旋即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使作者很难甘心。所以,“此身合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如果不是故作诙谐,他也不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一般地说,这首诗的诗句顺序应该是:“细雨”一句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这样一来,便平弱而无味了。诗人把“衣上”句写在开头,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第二句,把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概括于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费力地写了出来。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既自问,也引起读者思索,再结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逼真,耐人寻味,正如前人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诗外”(《示子遹》)。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相关信息

  •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夜泊水村》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   “一身"句: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青:黑色。再:第二次。   记取:记住,记着。   新雁:刚从北方飞...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夜泊水村》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   “一身"句: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青:黑色。再:第二次。   记取:记住,记着。   新雁:刚从北方飞...
  •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夜泊水村》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   夜泊水村:夜间把船停泊在临水的村庄旁   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太息:叹气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
  •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夜泊水村》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   夜泊水村:夜间把船停泊在临水的村庄旁   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太息:叹气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
  •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出自宋代诗人岳飞的古诗作品《池州翠微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注释】   池州:今安徽贵池   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经年:常年   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寻芳:游春看花   翠微:指翠微亭 ...
  •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出自宋代诗人岳飞的古诗作品《池州翠微亭》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注释】   1、经年:常年   2、征衣:军装   3、特特:形容马蹄声   4、寻芳:游春看花   5、翠微:指翠微亭   【解说】   多年的尘土布满了军装,骑着马到翠微亭寻找美景。好山好水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
  •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出自唐朝诗人曹雪芹的古诗作品《咏菊》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   1、一从:自从。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
  •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出自唐朝诗人曹雪芹的古诗作品《咏菊》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   1、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 里不作平素解,却兼...
  •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剑门道中遇微雨》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释】   ⑴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   ⑵征尘:旅途中衣服所
  •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剑门道中遇微雨》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释】   ⑴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   ⑵征尘:旅途中衣服所蒙的...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宋代诗人颜真卿的古诗作品《劝学诗》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1、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   2、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解说】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宋代诗人颜真卿的古诗作品《劝学诗》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1、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2、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解说】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
  •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古诗作品《淮村兵后》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释】   ①淮村:淮河边的村庄   ②小桃: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   ③烟草:烟雾笼罩的草丛   ④败垣:倒塌毁坏了的矮墙   ⑤故井:废井。也指人家   ⑥向来:一作“乡来”。往昔,过去。乡,通&...
  •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古诗作品《淮村兵后》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释】   ①淮村:淮河边的村庄   ②小桃: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   ③烟草:烟雾笼罩的草丛   ④败垣:倒塌毁坏了的矮墙   ⑤故井:废井。也指人家   ⑥向来:一作“乡来”。往昔,过去。乡,通&...
  •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出自宋朝诗人刘皂的古诗作品《旅次朔方》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释】   1、旅:旅行   2、次:临时住宿   3、朔方:古都名,自西汉始建,至唐代,辖区多变,治所不一。桑干河以北,属朔方地区   4、舍:居住   5、并州:即今太原一带   6、十霜:一年一霜,故称十年为“十霜...
  •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出自宋朝诗人刘皂的古诗作品《旅次朔方》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释】   1、无端:没有缘由,不知为什么   2、桑干水:即桑干河,源出西北部管涔山,向东北流入河北官厅水库。相传,在每年桑椹成熟时干涸,故有此名   【解说】   在并州客宿已经过了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
  •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古诗作品《江阴浮远堂》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释】   ⑴江阴:今属江苏。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堂北临大江,南望城市,为登临胜地。   ⑵横冈:指浮远堂所在的君山。一名瞰江山,突起平野,俯视...
  •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剑门道中遇微雨》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释】   ⑴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   ⑵征尘:旅途中衣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