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游终南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释】
  ⑴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⑵南山:指终南山。塞:充满,充实。
  ⑶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白峰西黄昏后见馀日。”
  【翻译】
  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了整个天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笼罩时,高高的山峰上还留着落日的余晖;而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经洒满阳光时,深深的幽谷中还是一片昏暗。终南山矗立在那儿不偏不斜,山中居住的人也和这山一样爽直正派,虽然山路陡峭,崎岖不平,但他们却心地平坦,从不会有路险身危的感觉。山高风长,长风吹动松柏,松枝松叶在风中呼呼作响,松涛回荡在千山万壑之间,十分清脆激越。来到终南山见到如此险绝壮美的景色,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天天去追求那些虚名浮利。
  【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第三百七十五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霍松林教授认为欣赏这首诗,必须紧扣诗题“游终南山”,切莫忘记那个“游”字。下面是他对此诗的赏析。
  韩愈在《荐士》诗里说孟郊的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硬语”的“硬”,指字句的坚挺有力。这首《游终南山》,在体现这一特点方面很有代表性。
  就实际情况说,终南尽管高大,但远远没有塞满天地。“南山塞天地”,的确是硬语盘空,险语惊人。这是作者写他“游”终南山的感受。身在wwW.SLkJ.OrG深山,仰望,则山与天连;环顾,则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压根儿看不见山外还有什么空间。用“南山塞天地”概括这种独特的感受,虽“险”而不“怪”,虽“夸”而非“诞”,简直可以说是“妥帖”得不能再妥帖了。
  日和月,当然不是“石上生”的,更不是同时从“石上生”的。“日月石上生”一句,的确“硬”得出奇,“险”得惊人。然而这也是作者写他“游”终南山的感受。日月并提,不是说日月并“生”;而是说作者来到终南,既见日升,又见月出,已经度过了几个昼夜。终南之大,作者游兴之浓,也于此曲曲传出。身在终南深处,朝望日,夕望月,都从南山高处初露半轮,然后冉冉升起,这就像从石上“生”出来一样。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杜甫的“四更山吐月”,都与此同一机杼。孤立地看,“日月石上生”似乎“夸过其理”(《文心雕龙·夸饰》),但和作者“游”终南山的具体情景、具体感受联系起来,就觉得它虽“险”而不“怪”,虽“夸”而非“诞”。当然,“险”“硬”的风格,使它不可能有“四更山吐月”“海上生明月”那样的情韵。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两句的风格仍然是“奇险”。在同一地方,“夜”与“景” (日光)互不相容;作者硬把它们安排在一起,不能不给人以“奇”的感觉。但细玩诗意,“高峰夜留景”,不过是说在其他地方已经被夜幕笼罩之后,终南的高峰还留有落日的余辉。极言其高,又没有违背真实。从《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以来,人们习惯于用“插遥天”、“出云表”之类的说法来表现山峰之高耸。孟郊却避熟就生,抓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加以夸张,就在“言峻则崧高极天”之外另辟蹊径,显得很新颖。在同一地方,“昼”与“未明”(夜)无法并存,作者硬把二者统一起来,自然给人以“险”的感觉。但玩其本意,“深谷昼未明”,不过是说在其他地方已经洒满阳光之时,终南的深谷里依然一片幽暗。极言其深,很富有真实感。“险”的风格,还从上下两句的夸张对比中表现出来。同一终南山,其高峰高到“夜留景”,其深谷深到“昼未明”。一高一深,悬殊若此,似乎“夸过其理”。然而这不过是借一高一深表现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于以见终南山高深广远,无所不包。究其实,略同于王维的“阴晴众壑殊”,只是风格各异而已。
  “长风驱松柏”,“驱”字下得“险”。然而山高则风长,长风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向一边倾斜,这只有那个“驱” 字才能表现得形神毕肖。“声”既无形又无色,当然不能看见它在“拂”。“声拂万壑清”,“拂”字下得“险”。然而那“声”来自“长风驱松柏”,长风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在飘拂,也都在发声。说“声拂万壑清”,就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起来了,使读者于看见万顷松涛之际,又听见万壑清风。
  这六句诗插在这中间的两句,以抒情为主。“山中人自正”里的“中”是“正”的同义语。山“中”而不偏,山中人“正”而不邪;因山及人,抒发了赞颂之情。“路险心亦平”中的“险”是“平”的反义词。山中人既然正而不邪,那么,山路再“险”,心还是“平” 的。以“路险”作反衬,突出地歌颂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
  硬语盘空,险语惊人,也还有言外之意耐人寻味。赞美终南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这种言外之意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了。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相关信息

  •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游终南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释】   ⑴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⑵南山:指终南山。塞:充满,充实。   ⑶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白峰西黄昏...
  •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注释】   ①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首都北京。   ②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作者写这首诗的前后,正在南方巡视。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五日在...
  •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wwW.SLkJ.OrG有所思。   【注释】   ①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首都北京。   ②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作者写这首诗的前后,正在南方巡视。一九六六年...
  •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注释】   ①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首都北京。   ②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作者写这首诗的前后,正在南方巡视。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五日在...
  •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注释】   ①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首都北京。   ②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作者写这首诗的前后,正在南方巡视。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五日在...
  •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征妇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注释】   ①没:覆没、被消灭。   ②招魂葬:民间为死于他乡的亲人举行的招魂仪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③依倚:依赖、依...
  •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征妇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注释】   ①没:覆没、被消灭。   ②招魂葬:民间为死于他乡的亲人举行的招魂仪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③依倚:依赖、依...
  •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出自唐朝诗人文德皇后的作品《春游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注释】   ①上苑:即上林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是养禽兽、种花木供帝王游乐的场所。   ②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
  •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游终南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释】   ⑴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⑵南山:指终南山。塞:充满,充实。   ⑶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
  •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释】   ⑴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行第八,河南人,举进士,官至京兆少尹。他是白居易的诗友,两人结交二十余年。卜邻,即选择作...
  •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释】   ⑴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行第八,河南人,举进士,官至京兆少尹。他是白居易的诗友,两人结交二十余年。卜邻,即选择作...
  •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释】   ⑺犹:尚且,还。   ⑻伴:陪伴的人。   ⑼岂得:怎么能。   ⑽可独:哪里止。   ⑾长:通“常”,往往,经...
  •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释】   ⑺犹:尚且,还。   ⑻伴:陪伴的人。   ⑼岂得:怎么能。   ⑽可独:哪里止。   ⑾长:通“常”,往往,经...
  •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释】   ①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②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
  •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释】   ①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②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
  •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少年行·一身能擘两雕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注释】   ①擘:张,分开。一作“臂”。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②重:一作“群”。   ③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④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
  •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少年行·一身能擘两雕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注释】   ①擘:张,分开。一作“臂”。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②重:一作“群”。   ③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④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
  •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游终南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释】   ⑴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⑵南山:指终南山。塞:充满,充实。   ⑶高峰夜留景:《全唐诗》此句下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