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3)“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断绝,停止。
  (4)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翻译】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
  【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wwW.sLkj.OrG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确士(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如此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是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应当说,此刻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似乎达到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尽情渲泻,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下面出现的竟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不难想见,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们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该是人间多么大的不幸呵!作者有着正确的感知,读者亦有正确的感应。这不幸从何而来,已尽在言外,全可理喻的了。所以,回顾前文,那“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能看作是诗人在忍气吞气,无可奈何之下的一句愤激之词罢了。
  从读者的审美心理角度来说,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使读者心领神会,从而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前人王船山(王夫之)曾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沈确士(沈德潜)曾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都准确地指明了本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灵活的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钟嵘《诗品》曾批评鲍照“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岂不知,这恰是鲍照诗作独具艺术特色之所在。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相关信息

  •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更漏子·玉炉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   ⑴更漏子:词牌名。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r...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更漏子·玉炉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   ⑴更漏子:词牌名。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
  •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更漏子·玉炉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   ⑴更漏子:词牌名。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r...
  •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更漏子·玉炉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   ⑴更漏子:词牌名。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
  •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注释】   ⑴书:《全唐诗》作“信”   ⑵“一寸”句:意谓短短的一寸离肠也郁结着万千愁情。离肠:犹...
  •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注释】   ⑴书:《全唐诗》作“信”   ⑵“一寸”句:意谓短短的一寸离肠也郁结着万千愁情。离...
  •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思帝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注释】   ①足:足够,十分   ②一生休:这一辈子就算了   ③“纵被”两句:即使被遗弃,也不在乎   【翻译】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田问小路上,谁家少年,如此风流?若能将...
  •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思帝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注释】   ①足:足够,十分   ②一生休:这一辈子就算了   ③“纵被”两句:即使被遗弃,也不在乎   【翻译】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田问小路上,谁家少年,如此风流?若能将...
  •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
  •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
  •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平地...
  •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代白头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陵。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
  •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蒿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⑴蒿里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
  •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蒿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⑴蒿里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
  •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蒿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⑴蒿里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
  •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蒿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⑴蒿里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
  •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