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易水送别》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⑶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⑷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⑸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⑹昔时: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⑺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⑻没:死,即“殁”字。
  ⑼水:指易水之水。
  ⑽犹:仍然。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赏析】
  公元679年冬,骆宾王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他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Www.sLKj.org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相关信息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易水送别》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此地:...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咏鹅》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拨:划动。   【翻译】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赏析】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咏鹅》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拨:划动。   【翻译】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赏析】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ld...
  •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1、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2、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3、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4、石棱:石头的边角   【翻译】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
  •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1、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2、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翻译】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http://www.slkj.org/c/1947.html,已经...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将:率领   2、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3、逐:追赶   4、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翻译】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翻译】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
  •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渔翁》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⑴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亦可作“...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易水送别》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在狱咏蝉》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
  •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在狱咏蝉》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在狱咏蝉》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在狱咏蝉》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春晓》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春晓》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宿建德江》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宿建德江》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易水送别》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