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出自元代诗人乔吉的古诗作品《水仙子·游越福王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释】
  ⑴福王府:南宋福王赵与芮的府第,在绍兴府山阴县。《万历会稽县志》:“宋福王府在东府坊,宋嘉定十七年(1224)理宗即位,以同母弟与芮奉荣王祀,开府山阴蕺山之南。”
  ⑵蒺藜:草名,野生,果皮有刺。
  ⑶罗绮:丝织品,此指丝绸衣服。
  ⑷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后用以指富贵豪门。
  ⑸铺锦池:指铺满锦锈的池苑。荒甃:断井颓垣。甃,井壁。
  ⑹流杯亭: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
  【翻译】
  笙歌曼舞的宫殿如今已成杂草丛生的沙地,锦衣罗裙的凄香风已化成山野菜花。乱云飞度,夕阳下老树栖息昏鸦,归来的春燕休要再去寻找王谢贵族之家。兴亡的余恨使池塘的青蛙也恼怒鸣叫喧哗。铺锦的池塘埋着颓垣老井,流杯亭里堆着破瓦,何处有什么繁华。
  【赏析】
  这首小令写会稽越福王府遗址的衰败,运用了三组镜头的特写。
  第一组特写是起首两句,为府邸的总体印象。一目了然的是遍地沙砾,蒺藜丛生,间杂着开花的野菜。据景实录,光写下“蒺藜沙,野菜花”也无甚不可,但作者显然想得更多更远。他耳边仿佛回荡着当年王府寻欢作乐、宴乐升平的歌吹声,眼前闪现着WwW.SLkJ.ORg王公和宫女遍身罗绮、珠光宝气的身影。作者将追想与现实叠合在一起,以“梦断”、“香余”作为两者的维系。“梦”是不用说了,盛衰一瞬,繁华成空,确实就像梦境那样无凭。“香”呢,野菜花倒是有那么一点,将这点微香作为“罗绮”的余泽,看来就是府中人化为黄土后留给后世的唯一贡献。这一组特写用句内对比的手法,繁华豪奢的昔景使残败荒芜的现状显得更为触目惊心。
  第二组特写是中间三句,铺叙了王府园内乱云、老树、夕阳、燕、蛙等现存的景物。这些景物本身是中性的,并非福王府所特有,然而诗人在述及时一一加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主观色彩的注入,一是通过刻意的组合,让景物所具有的苍凉共性在互相映衬中得以凸现,如“乱云老树夕阳下”之句。而更主要的是通过化用典故来实现,这就是关于燕子和青蛙的第四、五两句。“燕”与“王谢家”的关系,经过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名句的渲染,已是妇孺皆知。这里劝“燕休寻”,将园内燕子的忙碌穿梭故意说成是有意识的怀旧,悲剧气氛就更为浓烈。“怒煞些鸣蛙”则化用《韩非子》所载“怒蛙”的典故:越王勾践出行望见怒蛙当道,不禁从车上起立,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它们致敬,因为“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榜样)乎”!在诗人看来,如今青蛙气鼓鼓地怒鸣,是为了“恨兴亡”的缘故。这一组特写,正是借景抒情。
  第三组特写为六、七两句,着笔于福王府建筑物的遗迹。作品选取“铺锦池”、“流杯亭”为代表。此两处当为王府旧日的游赏胜所,但其名也有渊源。《开成录》:“(唐)文宗论德宗奢靡云:闻得禁中老宫人,每引泉先于池底铺锦,王建《宫词》曰‘鱼藻宫中锁翠娥,先皇行处不曾过。只今池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是也。”而春秋时吴王阖闾在呈城女坟湖有流杯亭,为三月三日泛舟游赏之处,见陆广微《吴地记》。又唐武则天曾在汝州温泉别宫建流杯亭,见欧阳修《跋流杯亭侍宴诗》。亭以“流杯”命名,显然是王府内“曲水流觞”的作乐需要。如今池里是“荒甃”,亭上是“破瓦”,可见昔日富丽堂皇的府第与园苑,到此时只剩了一堆废墟。这一组特写,更带有“本地风光”的性征。
  诗人将“游越福王府”的所见不厌其详地分成三组表现,可以解释为他惆怅、伤感、愤懑的步步深化。这一切印象的叠加与感情的郁积,便结出了末句的呐喊:“何处也繁华?”这一句既似发问也似断答,盛衰无常、荒淫失国的感慨俱在其中。
  作者另有一首《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狐兔纷纭。半折残碑,空余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鸩声干,天地无春。”沉郁顿挫,与此曲的格调相同。丙子为顺帝后至元二年(1336),则本篇“游越福王府”当也在此时,其时乔吉已年过半百。乔吉的散曲以清丽婉美著称,此两曲涉及历史主题的作品却是例外。对历史的否定往往是基于对现实的否定,明白了这一点,对作者以低沉悲郁的笔调纪游,也就不难理解了。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相关信息

  • ·《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  “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出自元代诗人乔吉的古诗作品《水仙子·游越福王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释】   ⑴福王府:南宋福王赵与芮的府第,在绍兴府山阴县。《万历会稽县志》:“宋福王府在东府坊,宋嘉定十七年(1224)理宗...
  • ·《虞师晋师灭夏阳》--  《虞师晋师灭夏阳》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虞师晋师灭夏阳》是战国时期谷梁子的散文。《谷梁传》它用简练的语言述评了晋国灭亡虞国、虢国的历史事件,深刻地说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原文】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
  • ·《吴子使札来聘》--  《吴子使札来聘》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吴子使札来聘》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吴国派公子札访问鲁国,《左传》对经过情形有详细记载。当时的吴王馀祭是公子札的二哥。吴国在公子札的父亲寿梦就位时(公元前585年)就已称王。但中原诸国还是视吴国为蛮夷之邦,《春秋》记事称之为“吴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实际上是贬称。而《公羊...
  • ·《赵宣子论比与党》--  《赵宣子论比与党》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赵宣子论比与党》记叙了晋国政治家赵宣子举荐韩献子为晋司马的故事。举贤荐能的事迹本来代不乏人,且多被传为佳话。然而像赵宣子那样,不仅认识到举荐贤能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且认为举荐无能之辈就是最大的结党营私,这是十分卓越的见解。但赵宣子为了考验韩献子,故意指使马车夫用车骑冲撞行军的队伍,致使一个无辜者丧失了生命...
  • ·《邵公谏厉王弭谤》--  《邵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
  •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大败越兵,越几亡。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终于灭掉了吴国。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
  •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本文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原文】...
  •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出自元代诗人乔吉的古诗作品《水仙子·游越福王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释】   ⑴福王府:南宋福王赵与芮的府第,在绍兴府山阴县。《万历会稽县志》:“宋福王府在东府坊,宋嘉定十七年(12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叠题乌江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释】   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③肯:岂肯,怎愿。   【翻译】   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叠题乌江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释】   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③肯:岂肯,怎愿。   【翻译】   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
  •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出自宋朝诗人:刘次庄的古诗作品《敷浅原见桃花》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注释】   ①敷浅原:古地名,《尚书·禹贡》已有记载,但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则历来有异说,不过,都认为在今江西境内。一说在今江西德安县南,一说在今星子县,一说是指庐山。   ②碎红:指桃花...
  •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出自宋朝诗人:刘次庄的古诗作品《敷浅原见桃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注释】   ①敷浅原:古地名,《尚书·禹贡》已有记载,但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则历来有异说,不过,都认为在今江西境内。一说在今江西德安县南,一说在今星子县,一说是指庐山。   ②碎红:指桃花...
  •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题元十八溪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注释】   ①岚:是山林中的雾气   ②漠漠:形容弥漫的状态   【翻译】   远望明净的小溪上雾气茫茫,两岸树木密密...
  •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题元十八溪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注释】   ①踯躅:即杜鹃花,春天开红花,故称“红踯躅”   ②芙蓉:此处当指木芙蓉,落叶灌木,又称木莲,以别于...
  •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题元十八溪居》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注释】   ①千年鹤:据《搜神后记》载,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在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
  •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题元十八溪居》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注释】   ①无   【翻译】   倚枕而眠,耳边似乎传来千年仙鹤的声音;举杯共饮,杯中竟然映出五老峰的影子。更令人...
  •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出自元代诗人乔吉的古诗作品《水仙子·游越福王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释】   ⑴福王府:南宋福王赵与芮的府第,在绍兴府山阴县。《万历会稽县志》:“宋福王府在东府坊,宋嘉定十七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