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作品《陶者》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释】
  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⑷沾:同“沾”。
  ⑸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翻译】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赏析】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虽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写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形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WWW.SlKj.org个角度,写手工业者,可以说是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诗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作了一首《蚕妇》诗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主题与梅诗相同,不知是否受到过梅诗的启发。近代有很多风谣,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则受梅诗影响是很明显的。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相关信息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作品《陶者》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释】   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⑷沾:同“沾”。   ⑸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翻译】   烧...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⑴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⑵天汉:银河。   ⑶怆:悲伤。   ⑷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⑸五千仞(rèn):...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翻译】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之前一样。你可知...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翻译】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之前一样。你可...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夏日绝句》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2、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翻...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江上渔者》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指...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渔家傲·秋思》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羌管:羌笛。羌族乐器的一种。   【翻译】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渔家傲·秋思》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2、勒:刻石记功。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
  •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作品《陶者》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释】   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⑷沾:同“沾”。   ⑸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翻译
  •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春宵》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注释】   1、歌管:歌声和管乐声。   【翻译】   春天的夜晚因短暂而更加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
  •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书湖阴先生壁》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梁。   2、可怜:可惜   【翻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1、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2、鹧鸪(zhè 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翻译】   郁...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注释】   1、天外:天边   【翻译】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注释】   1、天外:天边   2、旧时:往日   3、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的第一句,其全文如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
  •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几时回”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的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作品《陶者》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释】   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⑷沾:同“沾”。   ⑸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