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峨眉山月歌》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翻译】
  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平羌江上的粼粼江流。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赏析】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以前。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Www.slKj.org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被视为绝唱,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相关信息

  •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峨眉山月歌》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发。清...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夜宿山寺》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夜宿山寺》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望天门山》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2、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3、出:凸出,出现   【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两...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望天门山》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3、楚江:即长江。古...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秋浦歌》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秋浦歌》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早发白帝城》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峨眉山月歌》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春夜洛城闻笛》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⑴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   ⑵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春夜洛城闻笛》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⑴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   ⑵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渡荆门送别》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荆门: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2、楚国:楚地,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翻译】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渡荆门送别》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2、江:长江   3、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翻译】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渡荆门送别》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2、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翻译】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渡荆门送别》第七八句,其全诗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仍:依然   2、怜:爱。一本作“连”   3、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4、万里:比喻行程之远   ...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1、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2、左迁:古时尊右而卑左,故称贬官降职为“左迁”   3、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qián)阳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1、夜郎:唐代在今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峨眉山月歌》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