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字休元,琅笽临沂人。曾祖王导,是晋朝的丞相,祖父王洽,为中领军,父亲王纂,为司徒。

  王弘少年好学,以清悟知名。二十岁担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主簿。王纂很喜欢积聚,财物大量散布在社会上,等他死后,王弘把债券文书都烧掉了,全部不再收讨,其余的旧家业,全都委托给几个弟弟。当时国家内外多难,守丧的大多不能坚持到底,只有王弘,虽然受到征召,却一处也没有上任。

  桓玄攻克了建业,拘捕了司马道子交付给廷尉,他的下属官吏都不敢目送,王弘当时还在守丧,单独在道旁跪拜送别,手拉着囚车哭泣,谈论的人都很称赞。

  宋武帝召他补任镇军咨议参WwW.SLKj.oRg军,因功封为华容县五等侯,逐渐升迁为太尉左长史。跟随北征,前锋已经平定了洛阳,而没有赠给九锡,王弘作为使者回到京城去婉言劝说朝廷。当时刘穆之担当留任,而圣旨却从北方来,刘穆之惭愧而恐惧,得了病,于是便死了。宋国建立,王弘担任尚书仆射,负责选拔人材,兼任彭城太守。上表弹劾世子左卫率谢灵运,因为军人桂兴和他的宠妾淫交,谢灵运杀死了桂兴,把他的尸体扔在了洪流中,御史中丞王准之竟然不予检举。武帝回答说:“尚书省长官整肃端正风俗习尚,的确符合我的期望,从今以后作为永远的制度。”于是免去了谢灵运的官职。后来王弘调任江州刺史,降低赋税,缩减劳役,百姓得以安定。

  永初元年(420),因为辅佐武帝登基的功劳,封为华容县公。永初三年入朝,晋升封号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在一次宴会上说:“我是一个平民,开始并没有希望走到今天这一地步。”傅亮等人都在拟定词语,打算盛赞功德。王弘随口回答说:“这就是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当时都称赞他的简明扼要。

  少帝景平二年(424),徐羡之等人谋划废立皇帝,召王弘入朝。文帝即位,靠他制定策略安定国家,晋升职位为司空,封为建安郡公,坚持推辞,得到批准。晋升封号为车骑大将军,开府、刺史职位和原来一样。徐羡之等人因为废杀皇帝的罪行,将要被处死,王弘因为不是首谋,而且弟弟王昙首又被皇上所亲信。事情将要发生的时候,秘密派人告诉了王弘。徐羡之被杀以后,王弘调任侍中、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配给仪仗三十人。皇上西征谢晦,他和彭城王刘义康留守,入宫住在中书下省,带领卫队出入,司徒府暂时设置参军。元嘉五年(428)春季,天气大旱,王弘引咎退位。在此以前,彭城王刘义康做荆州刺史,镇守江陵,平陆县令河南人成粲给王弘写信,告诫他不可自满,同时陈述彭城王刘义康应该入朝执政,竟陵王、衡阳王应该出京据守各个重镇。王弘由此坚持自我请求。于是才把他降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元嘉六年,王弘又上表陈述彭城王应该入朝辅政,并且要求解除自己的扬州职务,刘义康由此代替王弘为司徒,和他分管。王弘又辞让分管。王弘广泛地熟悉政务,留心普通事情,研究时代要求,常常力求宽和公平,他给朝廷高级官员的信中说:“同伍的人犯法,没有名人无罪的条文,然而每当审讯时,则有特殊照顾。如果常常给予宽大,则法令就废止无法执行了,依据事实进行追究,则人们会觉得苛苦。恐怕应该重新制定。”当时的议论大多不同意,王弘认为:

  “主张有名望的人,便不像平民那样牵连坐罪;作为平民,便要受有名望者的株连,这不是太偏谬了么?认为有名望的人可以不受同伍牵连的处罚,而对他的家奴治罪,奴仆们多么悲苦啊?没有家奴的,可以用钱物赎买。有的人在家乡修身养性,与那些小人确实隔绝;又有的没有奴仆,官长二千石就应该亲临调查上报,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又规定:主管的人偷布帛五疋,普通人偷四十疋,都要处以死刑。谈论的人都觉得太重。王弘认为:

  “小吏无知,见了财货容易昏迷。有的由于疏忽怠慢,触犯了刑律。应该提高限额规定主管的人偷十疋,普通人偷五十疋定为死罪,四十疋处以充军。至于官长以上,蒙受国家的俸禄,侵利五疋就已经是大数,士人到了这种地步,怎么还能加以同情?而且这些人士可杀不可贬,我认为应该上奏,由皇上的圣旨来决定。”

  文帝采纳了王弘的建议。王弘又上书说:“旧时规定,人到了十三岁要服半役。现在四方无事,应该加以调整。请以十五至十六为半丁,十七为全丁。”被采纳。等弟弟王昙首去世,文帝哀悼不止,见了王弘流泪叹息,而王弘只是脸色严肃而已。随后彭城王刘义康告诉皇帝说:“昙首既是家宝,又是国器,王弘的感情却不太深,为什么?”文帝说:“贤者的心思不可猜测。”他就是这样地受到体谅。

  元嘉九年,晋升为太保,兼中书监,其他职务依旧。这年去世。追赠为太保、中书监,给予节杖,加给羽葆、乐队,增加仪仗为六十人。谥号为文昭公,配食武帝的庙庭。

  王弘既然威望为众人所崇尚,行为必定遵循礼法。凡是他的动止行为和书信仪礼,后人都加以仿照,称为王太保家法。他虽然历任地方长官,却不经营财利,去世之后,家中并没有多余的资产。他为人随便,缺少威仪,一个客人怀疑他有忌讳,王弘说:“家讳与苏子高相同。”他性格狭隘,如果有人违拗了他,就加以辱骂。少年时候曾在公城子野家里玩掷色子游戏,等后来当了权,有人到王弘那里要求做县官。这个人曾经因为掷色子犯过罪,王弘反问他说:“您可以通过游戏得到钱财,何必还要俸禄呢?”回答说:“不知道公城子野现在在哪里。”王弘沉默不语。自从负责选贤和做了当朝总管,即将对人加封官爵时,常常是首先谴责斥辱他一通,然后进行;如果是态度和悦说话欢欣时,事情必然不成。有人问这是什么缘故,回答说:“帝王的爵位既然加封给别人,又加以抚慰,便成了与皇上分功,这便是奸猾地事奉君主。如果来求官爵的人没有做官的可能,既然没有什么可以好处给他,又不给点好脸色,就会结成很大的怨恨,这也是我所不愿意得到的。”问者心悦诚服。

相关信息

  • ·《》--  谢弘微的儿子叫谢庄。谢庄,字希逸,七岁就能写文章,长大后,为人明善,容仪俊美,宋文帝见他以后很感到奇异,对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说:“蓝田生玉,难道是虚说么?”后来他担任随王刘诞的后军咨议,兼任记室。他把《左传》的经文和传文分开,依随封国来立篇目。制了一块一丈见方的木板,画上山川土地,各有脉络。分开则州郡各不相同,合并则海内联为一体。   元嘉二十七年(450),魏朝进攻彭城,...
  • ·《》--  谢密字弘微,晋朝西中郎谢万的曾孙、尚书左仆射谢景仁的侄子。祖父谢绍,是车前司马。父亲谢思,是武昌太守。   谢弘微十岁的时候,过继给了堂叔谢峻,他的名字犯了所过继家中的忌讳,所以以字行世。童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很有名气,见到他后认为他很不平凡,对谢思说:“这孩子内心廉正机敏,将成为优秀人材,有这样一个儿子也就足够了。”谢峻是司空谢琰的...
  • ·《》--  谢灵运,是安西将军谢弈的曾孙、谢方明的侄子。祖父谢玄,是晋朝的车骑将军。父亲谢,生下来就不聪明,位居秘书郎,死得早。谢灵运幼年就很聪颖,有悟性,谢玄十分诧异,对亲近好友说:“我生了个谢,的儿子怎么就一定赶不上我!”   谢灵运少年好学,博览群书,文章的美妙,和颜延之同为江东第一。纵横俊发超过颜延之,而深细密致则不如他。堂叔谢混特别赏识和喜爱他。袭封为康乐公,因为是国公而照例任命...
  • ·《》--  谢方明,是谢裕堂祖父的弟弟。他的祖父谢铁字铁石,职位是永嘉太守。父亲谢冲字秀度,担任中书郎,家在会稽,生病回家,被孙恩所杀,朝廷追赠为散骑常侍。谢方明随着伯父吴兴太守谢邈住在郡中。孙恩进犯会稽,东部诸郡响应,吴兴人胡桀、郜骠攻破东迁县,谢方明劝谢邈躲避他们,没有听从,贼军到后被杀害,谢方明逃走免祸。   起初,谢邈舅舅的儿子长乐人冯嗣之和北方学士冯翊人仇玄达都投靠了谢邈,谢方明对他们的...
  • ·《》--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是晋朝太常谢裒的玄孙。谢裒的儿子谢奕、谢据、谢万、谢铁,都是以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谢据的儿子谢朗字长度,位居东阳太守。谢朗的儿子谢重字景重,职位是会稽王刘道子的骠骑长史。谢重生了谢绚、谢瞻、谢晦、谢日爵、谢遁。谢绚职位做到宋武帝镇军长史,死得早。谢晦起初担任孟昶建威府的中兵参军。孟昶死后,武帝问刘穆之,孟昶府中谁能够入自己府中,刘穆之举荐谢晦,于是就...
  • ·《》--  萧思话,南兰陵人,是宋朝孝懿皇后弟弟的儿子。父亲萧源之字君流,历任徐、兖二州刺史。永初元年(420)去世,赠为前将军。   萧思话约十岁时,不懂书籍,好骑在屋梁上,打细腰鼓,侵害邻居,邻人无不怨恨。从此自我克制,几年之中便有了美好的名声。他工于隶书,善于弹琴,能骑射。后来承袭了封阳县侯的爵位。   元嘉年间(424~453),担任青州刺史。亡命的司马朗之兄弟聚集党徒企图作乱,萧思话派遣北海太守萧汪之...
  • ·《》--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少年时成为孤儿,居丧以哀伤闻名。太守韩伯见了他,对胡藩的叔叔尚书胡少广说:“您的这个侄子一定会以义烈成名。”州府征召,他不去上任,等二弟加冠结婚完毕,才到郗恢的军幕中担任参谋。当时殷仲堪为荆州刺史,胡藩的妻兄罗企生是殷仲堪的参军。胡藩从江陵经过,去看望罗企生,从而劝说殷仲堪说:“桓玄的意趣没有常性,您对他的崇信太过分了,不是迎接未来的好方法...
  • ·《》--  朱龄石,字叫伯儿,沛郡沛县人。世代为将,伯父朱宪和朱斌都是西中郎袁真的高级军官。桓温到寿阳讨伐袁真,袁真因为朱宪兄弟暗中沟通桓温,而把他们一块杀掉,朱龄石的父亲朱绰逃走归附桓温。寿阳平定,袁真已经死去,朱绰则挖出棺材斩杀他的尸体。桓温十分气愤,要把他斩首,由于桓温的弟弟桓冲的请求而得以赦免。朱绰蒙受了桓冲的再生之恩,侍奉桓冲如同父亲。职位曾为西阳、广平太守。后来桓冲去世,朱绰口...
  • ·《》--  王弘字休元,琅笽临沂人。曾祖王导,是晋朝的丞相,祖父王洽,为中领军,父亲王纂,为司徒。   王弘少年好学,以清悟知名。二十岁担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主簿。王纂很喜欢积聚,财物大量散布在社会上,等他死后,王弘把债券文书都烧掉了,全部不再收讨,其余的旧家业,全都委托给几个弟弟。当时国家内外多难,守丧的大多不能坚持到底,只有王弘,虽然受到征召,却一处也没有上任。   桓玄攻克了建业,拘捕了司马道
  • ·《》--  王僧达自幼聪敏,父亲王弘为扬州刺史时,王僧达六七岁,遇到有诉讼的人,偷看了他们的讼词,认为有理。等到处理重大案件时,也把它呈递上去,王弘认为案子小,就留在了身边。王僧达替他申辩理由,背诵讼词一句不差。他哥哥王锡朴实口讷,缺乏风采。文帝听说王僧达从小聪慧,在德阳殿召见了他,他应对机敏,皇上非常赏识,把临川王刘义庆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他少年好学,善于写文章,担任太子舍人。因为托病而在扬...
  • ·《》--  王融,字元长,少年时就神采明丽、机警聪慧。他的母亲是临川太守谢惠宣的女儿,性格敦厚灵敏,教王融读书求学。他涉猎广博,富有文才,他的堂叔王俭对别人说:“这孩子到了四十岁,名位自然会赶上祖父。”被选为秀才,逐步升迁为太子舍人。由于父亲的官运不通达,王融幼年就想继承、振兴家业,他给齐武帝写信要求自试,调任秘书丞。堂叔王俭起初曾被授为仪同三司,他给王俭赠有诗和书信,王俭认为他十分...
  • ·《》--  王昙首,是太保王弘的弟弟。幼年就有自己平素的好尚,兄弟分财物,王昙首只要图书。后来被任用为琅笽王大司马的下属官员,跟随府公修复了洛阳陵园。和堂弟王球一齐到了宋武帝那里,武帝说:“你们都是富贵世家,竟然能屈志从军。”王昙首答道:“既然参加了神武之师,自然会使懦夫立志。”当时谢晦在坐,说:“仁者果然有勇。”武帝很高兴。等到了彭城,在戏马台举行盛大集会,共...
  • ·《》--  王俭,字叫仲实,生下来以后他的父亲王僧绰就遇害了,被叔父王僧虔所收养。几年后世袭爵位豫宁县侯。拜祭接受茅土的时候,流下眼泪,哭声呜咽。年幼时努力学习,手不释卷。宾客中有的加以称颂赞美,王僧虔说:“我不担心这孩子将来没有名声,正是怕他名声太大呀。”于是亲手写了崔子玉的《座右铭》赠给他。丹阳尹袁粲听到了他的名声,等见了他以后说:“这是宰相的家门。松柏豫章虽然还小,但...
  • ·《》--  王僧虔,金紫光禄大夫王僧绰的弟弟。父亲王昙首,和兄弟一同把子孙集合在一起,任凭他们游戏欢乐。王僧达跳到地上作小老虎。当时王僧虔连续下棋十二盘,既不坠落,也不重作。王僧绰采蜡烛珠做成凤凰,王僧达夺过来把它打坏,也并不惋惜。伯父王弘叹息说:“僧达俊爽,当不亚于别人,然而使我家破亡的,终究也是这孩子。僧虔一定会成为三公,僧绰当会以名声受到赞美。”有人说王僧虔采烛珠做成凤凰,王...
  • ·《》--  王筠字元礼,又有一字叫德柔,幼年就聪敏灵悟,七岁能写文章。十六岁写了《芍药赋》,其中词藻十分华美。长大以后,清静好学,和他的堂兄王泰齐名。沈约见了王筠,认为很像他的外祖父袁粲,便对仆射张稷说:“王郎不仅额头像袁公,连风韵也都相似。”张稷说:“袁公见人总是矜持严肃,王郎见人必定欢乐喜笑。只是这一条,不能酷似。”   做官为尚书殿中郎,王氏从过江以来,没有人担任郎官,有人...
  • ·《》--  王诞字茂世,是太保王弘的堂祖父的后代,王弘叫他哥哥。祖父王恬,是晋朝的中军将军。父亲王混,是太常卿。王诞少年有才学辞藻,晋朝的孝武帝逝世,他的堂叔尚书令王纂撰写悼词,他拿出文稿给王诞看,说:“还感到遗憾的是缺少季节景物的描写。”王诞拿过笔来就加上了,接着他的“秋冬取代变化”后面说:“白霜盖满了宽阔的台阶,寒风回荡在高耸的宫殿。”王纂嗟叹赞美,于是采用...
  • ·《》--  王亮字奉叔,是王莹的堂弟。他的父亲王悠字昌达,在宋朝做官担任太宰中郎,追赠为给事黄门侍郎。王亮因为是名家弟子,宋朝末年选他与公主结婚,封为驸马都尉。曾担任秘书丞。齐朝的竟陵王萧子良开了西邸,招揽俊才,作为士林馆,让工匠画下他们的肖像,王亮也参与了。   他逐步调任晋陵太守,在职清廉公正,具有良好的政绩。当时有个晋陵令沈繨之,性格粗疏,好犯王亮的忌讳,王亮不能忍受,于是上表取代了他。沈繨...
  • ·《》--  王弘字休元,琅笽临沂人。曾祖王导,是晋朝的丞相,祖父王洽,为中领军,父亲王纂,为司徒。   王弘少年好学,以清悟知名。二十岁担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主簿。王纂很喜欢积聚,财物大量散布在社会上,等他死后,王弘把债券文书都烧掉了,全部不再收讨,其余的旧家业,全都委托给几个弟弟。当时国家内外多难,守丧的大多不能坚持到底,只有王弘,虽然受到征召,却一处也没有上任。   桓玄攻克了建业,拘捕了司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