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注《资治通鉴》序

 

  古者国各有史以纪年书事,晋乘、楚梼杬虽不可复见,春秋经圣人笔削,周辙既东,二百四十二年事昭如日星。秦减诸侯,燔天下书,以国各有史,刺讥其先,疾之尤甚。诗书所以复见者,诸儒能藏之屋壁。诸国史记各藏诸其国,国灭而史从之,至汉时,独有秦记。太史公因春www.SlKj.oRg秋以为十二诸侯年表,因秦记以为六国年表,三代则为世表。当其时,黄帝以来谍记犹存,具有年数,子长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咸与古文乖异,且谓“孔子序书,略无年月;虽颇有,然多阙。夫子之弗论次,盖其慎也。子长述夫子之意,故其表三代也,以世不以年。汲冢纪年出于晋太康初,编年相次,起自夏、殷、周,止魏哀王之二十年,此魏国史记,脱秦火之厄而晋得之,子长不及见也。子长之史,虽为纪、表、书、传、世家,自班孟坚以下不能易,虽以纪纪年,而书事略甚,盖其事分见志、传,纪宜略也。自荀悦汉纪以下,纪年书事,世有其人。独梁武帝通史至六百卷,侯景之乱,王僧辩平建业,与文德殿书七万卷俱西,江陵之陷,其书烬焉。唐四库书,编年四十一家,九百四十七卷,而王仲淹元经十五卷,萧颖士依春秋义类作传百卷,逸矣。今四十一家书,存者复无几。乙部书以迁、固等书为正史,编年类次之,盖纪、传、表、志之书行,编年之书特以备乙库之藏耳。
  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监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温公之意,专取关国家盛衰,繁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萧、曹画一之辩不足以胜变法者之口,分司西京,不豫国论,专以书局为事。其忠愤感既不能自已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之类是也。至于黄幡绰、石野猪俳谐之语,犹书与局官,欲存之以示警,此其微意,后人不能尽知也。编年岂徒哉!
  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史可少欤!为人君而不知通监,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监,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监,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监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孔子序书,断自唐、虞,讫文侯之命而繁之秦,鲁春秋则始于平王之四十九年;左丘明传春秋,止哀之二十七年赵襄子惎智伯事,通监则书赵兴智灭以先事。以此见孔子定书而作春秋,通监之作实接春秋左氏后也。
  温公遍阅旧史,旁采小说,抉擿幽隐,荟稡为书,劳矣。而脩书分属,汉则刘攽,三国汔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各因其所长属之,皆天下选也,历十九年而成。则合十六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行事为一书,岂一人心思耳目之力哉!
  公自言:“脩通监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己欠伸思睡。”是正文二百九十四卷,有未能遍观者矣。若考异三十卷,所以参订群书之异同,俾归于一。目录三十卷,年经国纬,不特使诸国事杂然并录者粲然有别而已,前代历法之更造,天文之失行,实着于目录上方,是可以凡书目录观邪!
  先君笃史学,淳佑癸卯始患鼻衄,读史不暂置,洒血渍书,遗迹故在。每谓三省曰:“史、汉自服虔、应劭至三刘,注解多矣。章怀注范史裴松之注陈寿史虽间有音释,其实广异闻,补未备,以示博洽。晋书之杨正衡,唐书之窦苹、董冲,吾无取焉。徐无党注五代史,粗言欧公书法义例,他未之及也。通监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本出于蜀史照,冯时行为之序,今海陵板本又有温公之子康释文,与照本大同而小异。公休于书局为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之教诏,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乎?”三省捧手对曰:一愿学焉乙巳,先君卒,尽瘁家蛊,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改废也。宝佑丙辰,出身进士科,始得
  大肆其力于是书。淤宦远外,率携以自随;有异书异人,必就而正焉。依陆德明经典释文,厘为广注九十七卷;着论十篇,自周讫五代,略叙兴亡大致。咸淳庚午,从淮壖归杭都,延平廖公见而韪之,礼致诸家,俾雦校通监以授其子弟,为着雠校通监凡例。廖转荐之贾相国,德佑乙亥,从军江上言,辄不用,既而军涢,间道归乡里。丙子,浙东始骚,辟地越之新昌;师从之,以孥免,失其书。乱定反室,复购得他本为之注,始以考异及所注者散入通监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随目录所书而附注焉。汔乙酉冬,乃克彻编。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同异,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若释文之舛谬,悉改而正之,着辩误十二卷。
  呜呼!注班书者多矣:晋灼集服、应之义而辨其当否,臣瓒总诸家之说而驳以己见。至小颜新注,则又讥服、应之疏紊尚多,苏、晋之剖断盖鲜,訾臣瓒以差爽,诋蔡谟以抵牾,自谓穷波讨源,构会甄释,无复遗恨;而刘氏兄弟之所以议颜者犹颜之议前人也。人苦不自觉,前注之失,吾知之,吾注之失,吾不能知也。又,古人注书,文约而义见;今吾所注,博则博矣,反之于约,有未能焉。世运推迁,文公儒师从而凋谢,吾无从而取正。或勉以北学于中国,嘻,有志焉,然吾衰矣!

              旃蒙作噩,冬,十有一月,乙酉,日长至,天台胡三省身之父书于梅碉蠖居。

相关信息

  • ·《始兴王陈叔陵传》--  始兴王陈叔陵字子嵩,高宗第二子。梁承圣年间高宗在江陵为直阁将军时,陈叔陵出生在这里。陈书江陵陷落,高宗随迁关右,叔陵留居穣城。高宗之所以回来,是以后主及陈叔陵为人质的。天嘉三年(562),随后主一道还朝,封为康乐侯,食邑五百户。   陈叔陵年少时机智善言,可以舍身以求声名,强劲勇武而决不向人低头屈www.SlKj.oRg服。光大元年(567),任中书侍郎。二年(568),出京任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南中郎...
  • ·《陈宝应传》--  陈宝应,晋安候官地方的人。世代为闽中四姓贵族。父亲陈羽,有才干,是郡中的英雄豪杰。陈宝应性情反复无常,多变化与狡诈。梁代晋安多次反叛,连续杀死郡中守将,陈羽起初都蛊惑参与其事,后又任官军向导打败叛军,因此全郡的兵权都归于陈羽一人之手。   侯景之乱时,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把辖郡让给陈羽,陈羽年www.SlKj.oRg岁已高,只管郡中事务,命令陈宝应统兵。当时东部一带饥荒,会稽尤其严重,死者达十分...
  • ·《周迪传》--  周迪,临川南城人。年轻时住在山谷之中,体力过人,能拉开强弩,以射猎为业,侯景叛乱,周迪的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梁始兴王萧毅把辖郡让给周续,周迪招募乡里人跟随他,每次打仗他必定在军中最为勇敢。周续所部大将,都是郡中的豪族,很骄横,周续严加禁止,大将等都怨恨,于是争相杀死周续,推举周迪为主,周迪于是据有了临川之地,在工www.SlKj.oRg塘筑城。梁元帝任命周迪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壮武将军、高州刺史,封...
  • ·《熊昙朗传》--  熊昙朗,豫章南昌人。世代为本郡显姓。熊昙朗放荡不羁,体力过人,容貌非常壮美。侯景之乱时,他极力聚集年轻人,占据丰城县立栅,凶暴狡猾之人与强夺盗窃之徒大多归附他。梁元帝任命他为巴山太守。荆州陷落,熊昙朗兵力很强,劫掠邻县,把居民捆起来出售,在山谷之中,是最大的祸患。   等到侯王真镇守豫章,熊www.SlKj.oRg昙朗表面上表示服从,暗地里打算图谋侯王真。侯方儿背叛侯王真,熊昙朗是他的主谋,侯王真...
  • ·《阮卓传》--  阮卓,陈留尉氏人。祖父阮诠,是梁散骑侍郎。父亲阮问道,是梁宁远岳阳王府记室参军。   阮卓年少聪明,立志研读经书史籍,擅长谈论,尤其擅长五言诗。性情至孝,其父随岳阳王出镇江州,染病去世,阮卓那年才十五岁,亲自从都www.SlKj.oRg城奔赴江州,水汤不入口有好几天。适值侯景叛乱,道路隔断,阮卓历经艰难险阻,把父亲的灵柩运回都城。途中遇到敌贼,阮卓因悲伤而面容憔悴,号哭陈述,敌贼同情他就没有杀他,并护送...
  • ·《蔡凝传》--  蔡凝字子居,济阳考城人。祖父蔡撙,是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亲蔡彦高,是梁给事黄门侍郎。   蔡凝年少聪明有悟性,容貌俊美,举止优雅。长大后,广泛涉猎经传,文辞优美,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天嘉四年(563),初任秘书郎,调任庐陵王文学。光大元年(567),任太子洗马、司徒主簿。太建元年(569),升任太子中舍人。以知名公子选婿,娶信义公主为妻,封为驸马都尉、中书侍郎。升任晋陵太守。等到快要前去郡...
  • ·《张正见传》--  张正见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祖父张盖之,是魏散骑常侍、渤海与长乐二郡太守。父亲张礼,是魏散骑侍郎,归顺梁朝后,仍授予原来职务,升任怀方太守。   张正见幼年时好学,有优秀的才能。梁简文帝为皇太子时,张正见十三岁www.SlKj.oRg,献上颂一篇,简文帝非常赞赏他。简文帝爱好崇尚学业,常常自己升座讲经,张正见曾参加过讲座,请求决断疑问不通之处,他谈论和顺,进退详雅,四座都注视他。太清初年,赴试成绩很好...
  • ·《徐伯阳传》--  徐伯阳字隐忍,东海人。祖父徐度之,是齐南徐州议曹从事史。父亲徐僧权,是梁东宫通事舍人,兼秘书,以擅长书写知名。   徐伯阳聪明好学,听父母的话,能一直温言善语地侍奉父母,进退举止有礼节。十五岁时,以文笔优美扬名。学习《春秋左氏》。家中藏有史书,他读了大约三千多卷。赴试成绩很好,尚书征补他为梁河www.SlKj.oRg东王国右常侍、东宫学士、临川嗣王府墨曹参军。大同年间,出任侯官令,很得民心。侯...
  • ·《》--新注《资治通鉴》序   古者国各有史以纪年书事,晋乘、楚梼杬虽不可复见,春秋经圣人笔削,周辙既东,二百四十二年事昭如日星。秦减诸侯,燔天下书,以国各有史,刺讥其先,疾之尤甚。诗书所以复见者,诸儒能藏之屋壁。诸国史记各藏诸其国,国灭而史从之,至汉时,独有秦记。太史公因春www.SlKj.oRg秋以为十二诸侯年表,因秦记以为六国年表,三代则为世表。当其时,黄帝以来谍记犹存,具有年数,子长稽其历、谱谍、终始
  • ·《》--兴文署新刊《资治通鉴》序   古今载籍之文,存于世者多矣。苟不知所决择而欲遍观之,则穷年不能究其辞,没世不能通其义,是犹入海算沙,成功何年!善乎孟子之言曰:尧、舜之智而不遍知,急先务也。”大抵士君子之学,期于适用而已;驰骛乎高远,陷溺乎异端,放浪于词华,皆不足谓之学矣。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说命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www.SlKj.oRg政乃不迷。”若此者可谓...
  • ·《》--宋神宗御制《资治通鉴》序   朕惟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刚健笃实,辉光日新。书亦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诗、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戒于后世者也。   汉司马迁?石室金匮之书,据左氏国语,推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采经摭传,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驰骋上下数千载间,首记轩辕,至于麟止,作为纪、表、www.SlKj.oRg世家、书、传,后之述者不能易此体也。惟...
  • ·《》--周纪一 起着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 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www.SlKj.oRg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
  • ·《》--周纪二 起昭阳赤奋若,尽上章困敦,凡四十八年。 显王   ◎ 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 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魏、韩会于宅阳。   秦败www.SlKj.oRg魏师、韩师于洛阳。   ◎ 四年丙辰,公元前三六五年   魏伐宋。   ◎ 五年丁巳,公元前三六四年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 七年己未,前三六二年   魏败...
  • ·《》--周纪三 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凡二十三年。 慎靓王   ◎ 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卫更贬号曰君。   ◎ 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www.SlKj.oRg年   秦伐魏,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见而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 ·《》--周纪四 起阏逢困敦,尽着雍困敦,凡二十五年。 赧王中   ◎ 十八年甲子,公元前二九七年   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www.SlKj.oRg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   鲁平公薨,子缗王贾立。   ◎ 十九年乙丑,公元前二九六年   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
  • ·《》--周纪五 起屠维赤奋若,尽旃蒙大荒落,凡十七年。 赧王下   ◎ 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二七二年   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   秦置南阳郡。   秦、魏、楚共伐燕。   燕惠王薨,子武成王立。   ◎ 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二七一年   赵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
  • ·《》--秦纪一 起柔兆敦牂,尽昭阳作噩,凡二十八年。 昭襄王   ◎ 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二五五年   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应www.SlKj.oRg侯惧,不知所出。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应侯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怒,使人召之。...
  • ·《》--新注《资治通鉴》序   古者国各有史以纪年书事,晋乘、楚梼杬虽不可复见,春秋经圣人笔削,周辙既东,二百四十二年事昭如日星。秦减诸侯,燔天下书,以国各有史,刺讥其先,疾之尤甚。诗书所以复见者,诸儒能藏之屋壁。诸国史记各藏诸其国,国灭而史从之,至汉时,独有秦记。太史公因春www.SlKj.oRg秋以为十二诸侯年表,因秦记以为六国年表,三代则为世表。当其时,黄帝以来谍记犹存,具有年数,子长稽其历、谱谍、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