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充传

  何充,字次道,庐江郡县人,为曹魏光禄大夫何祯的曾孙。祖父何恽,做过豫州刺史。父何睿,做过安丰太守。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庐江太守,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王敦曾于座中向众人称道:“家兄在郡为官,肯定清廉,庐江人士倍加称赞。”何充正色道:“我何充wwW.SLkj.oRg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与大将军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语。旁人都替何充深感不安,何充泰然自若。由此得罪了王敦,降职为东海王文学。不久适值王敦叛乱失败,何充便升职为中书侍郎。

  何充是王导姨姐的儿子,其妻是明穆皇后的妹妹,因此年少时便与王导友善,很早就担任显要官职。何充曾拜访王导,王导以拂尘指着床喊何充与自己同坐,说:“这是你的座位。”王导修补扬州官舍,回头对何充说:“这是为你何充而修。”明帝也喜爱何充。

  成帝即位后,何充迁职为给事黄门侍郎。苏峻作乱,京都陷落,王导跟随皇帝在石头城,何充东奔义军。其后王导逃回白石,何充返回。苏峻之乱平定后,何充封为都乡侯,拜官散骑常侍,出任东阳太守,授职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郡为官,颇有德政,举荐不应朝廷征召之士虞喜,选拔郡里贤达谢奉、魏岂页等为郡府佐吏。后因祖坟被发掘而离开会稽郡。朝廷征召为侍中,何充不就职。改葬完后,朝廷任命他为建威将军、丹杨尹。王导、庾亮一起向成帝进言说:“何充才识度量过人,严谨而公正,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掌管朝政,为老臣之助手。老臣辞世之日,愿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天下将会安定,社稷无忧了。”由此何充升为吏部尚书,晋封冠军将军,又兼任会稽王师。王导逝世后,何充转任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与总领尚书事。诏令何充、庾冰入宫可各带披甲执杖的卫士五十人至停车门。不久何充升迁为尚书令,封左将军。何充认为内外要职分人统领,可以互相纠正对方缺点,如果让事情专管于一人,那么对此人的考核就难以公正,于是上疏坚决辞让尚书令等职务。朝廷许可。改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将军封号不变。朝廷又让他兼任州大中正,何充以州里有先贤名流为由,坚决辞让不就。

  庾冰兄弟以国舅身份辅佐朝廷,权势等同天子,担心新帝即位之后,自己与皇帝的关系疏远,将遭到外臣攻击,因而策划拥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常劝说成帝,说国家面临强敌威胁,必须立年长成熟的君主,成帝听从其主张。何充建议说:“父子传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变,恐怕不是利国的良策。所以武王不传位给有圣德的弟弟,是遵循大义。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以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王牙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社稷,灾祸将至!”庾冰等不听。不久康帝继位,康帝来到殿前,庾冰、何充两边侍坐。康帝说:“朕继皇位,是二位爱聊之力。”何充说:“陛下即位,是庾冰一人之力。若依愚臣的主张,陛下就不能君临天下了。”康帝面有愧色。

  建元初年(343),何充出任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兼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回避庾氏兄弟。不久,庾翼将举行北伐,庾冰出镇江州,何充入朝,向康帝进言说:“庾冰是尊贵的国舅,应做宰相掌管朝政,不宜远出。”朝臣讨论的结果否定了何充的建议。于是朝廷征召何充为都督扬州豫州徐州之琅王牙诸军事、假节,兼任扬州刺史,将军封号不变。此前,庾翼征发江、荆二州全部编入户籍的奴隶以充兵役,士人百姓纷纷谴责。何充打算征发扬州的奴隶来分担舆论对庾翼的指责。后因中兴之时已征发过三吴的奴隶,如今不宜再征发而终止。

  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意在立简文帝,而何充建议立皇太子,被康帝采纳。及至康帝驾崩,何充奉遗诏,立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献后临朝听政,下诏曰:“骠骑将军何充责任重大,允许带甲杖卫士百人入殿。”又任命何充为中书监、录尚书事。何充自陈说既然已总领尚书省,就不宜再做中书监,朝廷答应了他的要求。又加封何充为侍中,赐羽林军骑士十人。

  庾冰、庾翼等不久病逝,何充一人独掌大权,辅助幼主。庾翼临终前,上表朝廷请求将他的职位委托给他的儿子庾爰之。于是议论者都认为庾家世代守西藩,人情所归,应该依从庾翼的请求,以安人心。何充说:“不可如此。荆、楚是国家的西大门,拥有人口百万,北有强胡环绕,西与劲蜀为邻,地势险阻盘曲,绵延万里。所任得才则可平定中原,所任非人则国家社稷可忧,正所谓陆抗存则吴国存,陆抗亡则吴国亡,怎能让一个白面少年来充当此重任呢!桓温才略过人,文武兼备,经略荆楚的重任,非桓温莫属。”议论者又说:“庾爰之肯让桓温吗?如果他拥兵阻挡桓温,祸害不浅。”何充说:“桓温足以制服他,诸位不必多虑。”于是朝廷让桓温担负守西藩之重任。庾爰之果然不敢争。何充以为卫将军褚裒为皇太后之父,应当执掌朝政,上疏举荐褚裒参与总领尚书。褚裒以居住狭窄为由,坚决请求做地方长官。何充说:“桓温、褚裒为一方诸侯,殷浩掌管诏令,我可以无辛劳了。”

  何充身居宰相,虽无修正改革之能,但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无不以功臣为先,不为私人树立亲戚党朋,人们因此敬重他。然而他所亲近的多有平庸乱杂之人,信任也不得其人,而且酷爱佛教,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亲戚朋友贫困短缺,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由此遭受世人的讥议。阮裕曾对他开玩笑说:“卿志大宇宙,勇迈万古。”何充问其缘故。阮裕说:“我希图几千户人口的郡尚且不能得到,卿希图成佛,这志向能说不大吗?”当时郗忄音和他的弟弟郗昙信奉天师道,而何充及他的弟弟何准笃信佛教,谢万讥笑他们说:“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何充能饮酒,素来为刘忄炎所看重。刘忄炎常说:“看见何次道饮酒,直叫人想倾尽家里所有的存酒。”极佩服何充海量而且能保持不露醉态。

  何充于永和二年(346)去世,终年五十五岁。朝廷封赠为司空,谥号为文穆。无子,弟弟的儿子何放继嗣。何放去世,又无子,又以其兄的孙子何松承袭封爵,何松官至骠骑谘议参军。何充之弟何准,事见《外戚传》。

何充传相关信息

  • ·《顾众传》--  顾众,字长始,吴郡吴县人,为骠骑将军顾荣的族弟。父顾礻必,为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干。顾众过继给伯父,伯父早死,侍奉伯母以孝闻名。光禄卿朱诞器重他。州府召他为主簿,举为秀才,任命为余杭、秣陵令,他一概不就。晋元帝为镇东将军时,召顾众为参军。因讨伐华轶有功,被封为东乡侯,任丞相掾。   顾皉死后,交州人立wwW.SLkj.oRg顾众之兄顾寿为刺史,不久顾寿为州里奸人所害。顾众前往交州奔丧,正遇上杜之乱,颠沛...
  • ·《王彪之传》--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鬓发胡须皆变白,当时人称他王白须。最初拜官为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堂伯王导对他说:“吏部打算让你任尚书郎,你有希望做诸王的佐吏呀!”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不足计较,自当在当朝任职。至于超格升迁,并非我的愿望。”于是王彪之就做了尚书郎。镇军将军、武陵王司马日希召他做司马,累迁wwW.SLkj.oRg为尚书左丞、司徒左长史、御史中丞、侍中、廷尉...
  • ·《王述传》--  王述,字怀祖。年幼死父,侍奉母亲享有孝子之名。安于贫困,节俭持家,不追求名誉和官爵。性格沉静,宾客们常纵情辩论,异端邪说并起,而王述却静静的不发一言。年少继承父亲的封爵。年至三十,还未出名,有人说他痴呆。司徒王导以本族门中之人召为中兵属。王述求见时,王导别无他言,只问江东的米价。王述瞪大两眼不予回答。王导说:“王掾wwW.SLkj.oRg不痴,人们为何说他痴呢?”平常见王导发言,满座宾...
  • ·《庾亮传》--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父亲庾琛,事迹在《外戚传》中。庾亮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又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闺阁之中,也并不需严教而自守礼法。当时人们将他和夏侯玄、陈群相比。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辟他为掾,没有接受,随其父住在会稽,俨然自守。人们都有些顾忌他的方正严峻,不敢随便接近他。   元帝为镇东大将军时,闻庾亮之名,辟为西曹掾。到相见时,看到庾亮的仪表...
  • ·《葛洪传》--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家中贫穷,自己白天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抄写记诵,于是以精通儒学而知名于世。他性格清淡寡欲,没有玩耍之类的爱好,不知道棋盘上有多少条线,也不知扌雩之类的赌具叫什么名称。葛洪为人木讷少言,不好名利wwW.SLkj.oRg,时常闭门不出,也很少有交游。他曾在余杭山见到何幼道和...
  • ·《郭璞传》--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wwW.SLkj.oRg太守任上。郭璞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而有大才,但不善于语言表达,他的词赋自中兴以来首屈一指。他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术数及历法算学。有一个叫郭公的人,客居于河东,精通卜筮之术,郭璞跟从他学习卜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书》九卷...
  • ·《周硵传》--  周岂页字伯仁,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岂页。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岂页,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又见到了周wwW.SLkj.oRg伯仁,将会重振风雅,清我邦族。”广陵戴若思是东南名士,有美名,举秀才后入洛阳,平时听到周岂页的大名,专门去拜见他,相对而坐好久,直到离开时,也...
  • ·《顾荣传》--  顾荣字彦先,吴国吴县人,为江南显族。祖父顾雍,在吴时任丞相。父顾穆,官宜都太守。顾荣精明开朗,弱冠之年便出仕为官,在孙吴朝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国灭亡后,和陆机、陆云兄弟一同到洛阳,当时人称之为“三俊”。援例拜为郎中,历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等职。常常纵酒豪饮,他对朋友张翰说:“惟有酒可以使人忘记忧愁,但不知治病如何?”   当时值赵王司马伦诛灭淮南...
  • ·《何充传》--  何充,字次道,庐江郡县人,为曹魏光禄大夫何祯的曾孙。祖父何恽,做过豫州刺史。父何睿,做过安丰太守。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庐江太守,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王敦曾于座中向众人称道:“家兄在郡为官,肯定清廉,庐江人士倍加称赞。”何充正色道:“我何充wwW.SLkj.oRg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与大将军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
  • ·《殷浩传》--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人。父殷羡,字洪乔,就任豫章太守时,京城人士托他带往豫章的书信达百余封。行至石头时,将所带书信尽投入水中,说:“沉下去的自沉,浮上来的自浮,殷洪乔不做送信的邮差。”其资质性情孤高如此。死时为光禄勋。   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负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与叔父殷融都酷爱《老子》、《易经》。殷融舌战辩论斗不过殷浩,著书立说则胜过殷浩。殷浩因此为那些风流...
  • ·《谢尚传》--  谢尚,字仁祖,为豫章太守谢鲲之子。从小就有孝亲之情。七岁丧兄长,其哀恸之态超出礼法,亲戚无不感到奇异。到八岁,显得聪明早熟。谢鲲曾携带谢尚为宾客饯行,有客人说:“这小儿乃是座中的颜回啊。”谢尚应声答道:“座中无仲尼,怎能辨别出颜回!”一席宾客无不惊叹。十余岁,逢父丧,丹杨尹温峤来家吊唁,谢尚号啕大哭,哀伤至极。之后擦干眼泪诉说经过,举止言语大异于寻常儿童,温峤十分看...
  • ·《谢安传》--  谢安,字安石,为谢尚的堂弟。父谢裒,官至太常卿。谢安四岁时,谯郡桓彝见之惊叹说:“此儿风神秀丽清朗,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差。”到童年,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善于行书。少年时拜访王氵蒙,与王氵蒙清谈多时,离去后,王氵蒙之子wwW.SLkj.oRg王修说:“刚才谈话的客人是什么样的大人物?”王氵蒙说:“此客勤勉不倦,日后定将咄咄逼人。”王导也十分器重他。因此,谢安年少就负...
  • ·《谢琰传》--  谢琰,字瑗度。年轻时,以节操和才干著称,风姿俊美。与堂兄护军将军谢淡虽为近邻,但从不来往,同宗族里的子弟只与几个有才气负美名的交往。拜官著作郎,转任秘书丞,累迁散骑常侍、侍中。淝水之战,谢安认为谢琰具有军政才干,任命他为辅国将军,率精兵八千,与堂兄谢玄一道冲锋陷阵大破苻坚,以战功封望蔡公。不久逢父谢安去世而离职守孝,服丧期满,任命为征虏将军、会稽内史。不久,征召为尚书右仆射,兼太子詹事...
  • ·《谢玄传》--  谢玄,字幼度。年少时便聪慧过人,与堂兄谢朗皆为叔父谢安所器重。谢安曾训诫约束子侄们,说:“你们怎样参与世事,而且做得让人满意?”众子侄都不知如何回答。谢玄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我会尽力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堂前阶下。”谢安十分高兴。谢玄年少时喜欢佩带紫罗香囊,谢安为此忧虑,而又不想伤害谢玄的心,便采用赌博的方式赢得香囊,立即焚毁,自此谢玄就戒掉了这一嗜好。   年长...
  • ·《王羲之传》--  王羲之,字逸少,为司徒王导之侄。祖父王正,曾做过尚书郎。父亲王旷,做过淮南太守。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初,王旷有拥戴之功。王羲之年幼时说话有点口吃,人们并不觉得他有什么超出常人之处。十三岁时,曾去拜访周岂页,周岂页仔细打量他,深感他非同寻常。当时,酒席上烤牛心这道菜最为珍贵,客人们还未品尝,周岂页先割下一块递给王羲之,从此开始显名于世。成年后,能言善辩,以耿直刚正著称,尤其擅长隶书,达到前...
  • ·《王献之传》--  王献之,字子敬。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显得懒散,才华气度超过同时代人。几岁时,曾观看门生扌雩,说:“南边将要失利。”门生说:“这小儿郎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呢。”王献之发怒道:“我远的不及荀奉倩,近的比不上刘真长。”言罢拂袖而去。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wwW.SLkj.oRg起拜访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
  • ·《桓宣传》--  桓宣,谯国钅至县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阳太守。父桓弼,官至冠军长史。桓宣志在创业济时,心地忠厚纯正,为晋元帝丞相舍人。   当时北方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各自占据一城,拥有部众数千人。晋元帝因桓宣忠厚讲信用,又与张平、樊雅同州同里,便改任桓宣为参军,让他去劝降张平、樊雅。张平、樊雅派军主簿随同桓宣到丞相府接受辖制,晋元帝封他们为四品将军,令他们各率其部众,防守北方边地...
  • ·《何充传》--  何充,字次道,庐江郡县人,为曹魏光禄大夫何祯的曾孙。祖父何恽,做过豫州刺史。父何睿,做过安丰太守。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庐江太守,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王敦曾于座中向众人称道:“家兄在郡为官,肯定清廉,庐江人士倍加称赞。”何充正色道:“我何充wwW.SLkj.oRg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与大将军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