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战

  【原文】
  夫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实不获已而用之。不可以国之大,民之众,尽锐征 伐,争战不止,终致败亡,悔无所追。然兵犹火也,弗戢,将有自焚之患;黩武穷兵,祸不 旋踵①。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② 隋之炀帝③,国非不大,民非不众,嗜武好战,日寻干戈,征伐不休,及事变兵败辽城 ④,祸起萧墙⑤,岂不为后世笑乎?吁,为人君者⑥,可不⑦慎哉!⑧
  【翻译】
  兵器是杀人害命的凶险器具,战争是违背德治的暴力行动,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使 用它。国君不能以自己的国家大、人口多,就倾尽全力地进行征伐,使战争无休无止,最后 导致国家败亡,到那时后悔WWw.slkj.oRg也来不及了。
  发动战争如同玩火一样,不息灭它,必将带来自我 焚毁之祸。所以,恃强好战,用兵不止,其祸患将产生于来不及转身的瞬间。诚如兵法所 说:“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
  隋朝在炀帝杨广统治时期,国家并非不强大,人口并非不众多,然而,由于杨广嗜好武 力与战争,不断寻衅用兵,征战无休无止,等到战争态势突变而出征高丽的隋军兵败辽东城 下的时候,国内的祸乱由此而接连发生,(最终导致炀帝及其隋王朝丧身灭国的可悲下 场)。这难道不为后世人所耻笑吗?唉!身为国君的人,怎可不慎重战事啊!
  【解析】
  本篇以《好战》为题,旨在阐述穷兵黩武的严重危害性,以儆执国政者应慎重战事。它 认为,战争本来是与德治相违背的,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它。人君不可依恃国大 民众而随意发动战争。一旦穷兵黩武,好战不止,势必导致国家败亡。从全篇内容看,这里 所说的“好战”,实际是指那些侵略、掠夺的不义战争。可见,本篇所极力反对的是那些以侵略、掠夺为目的的穷兵黩武的非正义战争。
  历史的经验证明,穷兵黩武的危害极大,不仅 会造成财尽力竭、生产破坏的经济崩溃,而且还会造成生灵涂炭、民怨沸腾的社会危机,最 终则必然导致民族衰落、国家败亡的严重恶果。本篇在论述了穷兵黩武危害性的基础上,进 一步揭示了玩战争之火“将有自焚之患”的道理,这是不失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可贵思想。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封建暴君之一。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他阴 谋杀父篡得帝位以后,对内横征暴敛、挥霍无度,对外穷兵黩武、肆意侵掠。从大业八年至 十年(公元612~614年),杨广竟对附属国高丽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战争。据唐代学 者杜佑《通典·食货七》记载:“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可以推 知,杨广三攻高丽之战,调集的总兵力为三百四十余万(即每次为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强 征的民工总数达六百八十余万,两项合计为一千零二十余万人,残酷持久的战争消耗,不仅 造成大批兵员战死、病亡,而且导致“耕稼失时,田衅多荒”,“百姓困穷,财力俱竭” (见《资治通鉴·隋纪五》),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沉重的兵役、徭役和残酷的剥削 压榨之下,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
  隋末农民大起义,正是在上述条件下爆发的,并且以 雷霆万钧之势摧毁了以炀帝为首的隋代封建王朝的残暴统治。隋朝的迅速灭亡,从一定意义 上讲,恰是隋炀帝杨广穷兵黩武造成的严重恶果。这不能不是“为人君者”所应汲取的历史 教训啊!

好战相关信息

  • ·《变战》--  【原文】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 而应之,乃利。法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① 五代梁②末,魏博③兵乱,〔囚〕贺德伦降晋④。庄宗⑤人魏〔州〕,梁将刘鄩⑥乃军 于莘县⑦,增垒浚池,自莘至河,筑甬道⑧〔以通〕饷。梁帝⑨诏鄩出战。〔鄩奏〕曰: “晋兵未易击,俟彼进取,苟得机便,岂敢坐滋患害?”帝遣使问鄩以决胜之策,对...
  • ·《书战》--  【原文】   凡与敌对垒,不可令军士通家书,亲戚往来,恐言语不一,众心疑惑。法曰:“信问通,则心有所恐;亲戚往来,则心有所恋。”①蜀将关羽屯江陵,吴以吕蒙代鲁肃②屯陆口。蒙初至,外倍修恩德,与羽厚结好。后蒙③袭收公安、南郡,而蜀将〔士仁、糜芳〕皆降于蒙。蒙入据城,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令军卒不得干历④人家,有所取求。蒙麾下士,与蒙同汝南⑤人,取民一笠,以覆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
  • ·《畏战》--  【原文】   凡与敌战,军中有畏怯者,鼓之不进,未闻金先退,须择而杀之,以戒其众。若三军之士,人人皆惧,则不可加诛戮,重壮①军威。须假之以颜色,示以不畏,说以利害,喻以不死,则众心自安。法曰:“执戮禁畏,太畏则勿杀戮,示之以颜色,告之以所生。”②《南史》:陈武帝③讨王僧辩,先召文帝④与谋。时僧辩婿杜龛据吴兴⑤,兵甚众,武帝密令文帝速还长城⑥,立栅备之。龛遣将杜泰乘虚掩至,将士相视失色,帝言...
  • ·《养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军曾经挫衄①,须审察士卒之气,气盛而激励再战;气衰则且养锐,待其可用而使之。法曰:“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②秦始皇③问李信曰:“吾欲取荆,度用几何人?”对曰:“不过二十万人。”及问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乃命信及蒙恬④将二十万人伐荆。翦因不用,遂谢病归频阳⑤。信〔攻平舆...
  • ·《雪战》--  【原文】   凡与敌人相攻,若雨雪①不止,觇敌不备,可潜兵击之,其势可破。法曰:“攻其所不戒。”②唐遣唐邓节度使李愬③讨吴元济④。先是愬遣将将千余骑巡逻,遇贼将丁士良,与战,擒之。士良,元济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士良无惧色,遂命解其缚,士良请尽死以报其德,愬置为捉生将。士良言于愬曰:“吴秀琳据文城栅⑤,为贼左臂,官军不敢进者,有陈光洽为之主谋也。然光洽勇而轻,好自...
  • ·《风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遇风顺,致势而击之;若遇风逆,出不意而捣之,则无有不胜。法曰:“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①《五代史》:晋②北面行营都招讨使③杜重威④等,与契丹战于阳城⑤,为虏所困,而军中无水,穿井辄崩;又东北风大起,虏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何以用兵,令士卒枉死?”诸将请战,杜重威曰:“俟风少缓,徐观可否。”〔马步都监〕...
  • ·《穷战》--  【原文】   凡战,如我众敌寡,彼必畏我军势,不战而遁,切勿追之,盖物极则反也。宜整兵缓追,则胜。法曰:“穷寇勿迫。”①汉赵充国讨先零羌。充国兵至羌虏所,〔虏〕久屯聚,懈弛,望见大军,弃辎重,渡湟水②。道隘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③。”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死战。”诸校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余皆奔溃。④   ...
  • ·《疑战》--  【原文】   凡与敌对垒,我欲袭敌,须丛聚草木,多张旗帜,以为人屯,使敌备东,而我击其西,则必胜。或我欲退,伪为虚阵,设留而退,敌必不敢追我。法曰:“众草多障者,疑也。”①《北史》:周武帝东讨,以宇文宪②为前锋,守雀鼠谷③。帝亲临围晋州④,〔齐主闻晋州〕被围,亦自来援。时陈王纯⑤屯千里径⑥,大将军永昌公椿⑦屯鸡栖原⑧,大将军宇文盛⑨守汾水关⑩,并受宪节度。〔宪〕密谓椿曰:“兵者,诡道...
  • ·《好战》--  【原文】   夫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实不获已而用之。不可以国之大,民之众,尽锐征 伐,争战不止,终致败亡,悔无所追。然兵犹火也,弗戢,将有自焚之患;黩武穷兵,祸不 旋踵①。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② 隋之炀帝③,国非不大,民非不众,嗜武好战,日寻干戈,征伐不休,及事变兵败辽城 ④,祸起萧墙⑤,岂不为后世笑乎?吁,为人君者⑥,可不⑦慎哉!⑧   【翻译】   兵器是杀人害命的凶险器具,战争是违
  • ·《忘战》--  【原文】   凡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圣人之深诫也。天下无事,不可废武,虑有弗庭①,无以捍 御。必须内修文德,外严武备,怀柔远人,戒不虞也。四时讲武之礼,所以示国不忘战。不 忘战者,教民不离乎习兵也。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② 唐玄宗时,承平日久,毁戈牧马,罢将销兵,国不知备,民不知战。及安史之乱,仓卒 变生于不图,文士不足以为将,市人不足以为战,而神器③几危,旧物④几失。吁,战岂可 忘乎哉...
  • ·《法会因由分》--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读】   自然无量真空生天育地,生万物,化万灵。人类生在天地中,顶天立地,天地中枢,动物之长,万物之灵,天之骄子,继天立极,代天宣化。天不言,地不语,天地借人把道宣,人类心法由真空灵源直贯而下。...
  • ·《善现启请分》--  【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 ·《大乘正宗分》--  【原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解读】   三千大千世界唯人主贵,两大之间唯道独尊。大道自心是道体,真佛宗自心是佛根。唯...
  • ·《妙行无住分》--  【原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解读】   《金刚经》、...
  • ·《如理实见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解读】   自我如来万化体,万相出自如来一。要见如来是自己,觅相觅相、幻从自我如来起,幻生幻灭昧真机。一切诸缘法相是自性如来见,见的灵根无生无灭始终如一。一念不执是佛体,觅法着相落幻虚。天地万物法语...
  • ·《正信希有分》--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wwW.slkj.oRg。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
  • ·《无得无说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解读】   真空灵源母体直系育化的万灵胎,永恒于母体,无生无灭无去来。灵源一本散万殊,千差万别落尘埃。灵根在天叫明命,落入母胎wwW...
  • ·《好战》--  【原文】   夫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实不获已而用之。不可以国之大,民之众,尽锐征 伐,争战不止,终致败亡,悔无所追。然兵犹火也,弗戢,将有自焚之患;黩武穷兵,祸不 旋踵①。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② 隋之炀帝③,国非不大,民非不众,嗜武好战,日寻干戈,征伐不休,及事变兵败辽城 ④,祸起萧墙⑤,岂不为后世笑乎?吁,为人君者⑥,可不⑦慎哉!⑧   【翻译】   兵器是杀人害命的凶险器具,战争是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