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
  ⑶簌簌:花落的声音,一作“蔌蔌”,音义皆同。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
  ⑷缫车:缫丝车,抽丝工具。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⑸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⑹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⑺野人:农夫。
  【翻译】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我酒意上心头,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此词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WWW.SLKJ.Org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全词绘景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叙事清新淡雅,脉脉含情,为宋词词境的拓展作出了贡献。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相关信息

  •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释】   ⑴苏:即江苏苏州市。旧注云:“公有薄田在苏,今岁为风涛荡尽。“这句是指自己在苏州的田地被风潮扫荡但却并不介意。  ...
  •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释】   ⑴苏:即江苏苏州市。旧注云:“公有薄田在苏,今岁为风涛荡尽。“这句是指自己在苏州的田地被风潮扫荡但却并不介意。  ...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   ⑶...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   ⑶...
  •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行香子·过七里濑》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   ⑺屏:屏风,室内用具,用以挡风或障蔽。   ⑻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
  •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行香子·过七里濑》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   ⑺屏:屏风,室内用具,用以挡风或障蔽。   ⑻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
  •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行香子·过七里濑》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   ⑵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
  •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行香子·过七里濑》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   ⑵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   ⑶簌簌:花落的声音,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   ⑶簌簌:花落的声音,一作“蔌蔌”,音义皆同。此...
  •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翻译】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
  •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翻译】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
  • ·《嘉遁》--抱朴子曰:有怀冰先生者,薄周流之栖遑, 悲吐握之良苦 让膏壤于陆海, 爰躬耕乎斥卤 秘六奇以括囊, 含琳琅而不吐 谧清音则莫之或闻, 掩辉藻则世不得睹 背朝华于朱门, 保恬寂乎蓬户 绝轨躅于金张之闾, 养浩然于幽人之仵 谓荣显为不幸, 以玉帛为草土 抗灵规于云表, 独违今而遂古 庇峻岫之巍峨, 藉翠兰之芳茵 漱流霞之澄液, 茹八石之精英 思眇眇焉若居乎虹霓之端, 意飘飘焉若在乎倒景之邻 万物...
  • ·《逸民》--抱朴子曰:余昔游乎云台之山, 而造逸民, 遇仕人在焉 仕人之言曰:“明明在上, 总御八纮, 华夷同归, 要荒服事;而先生游柏成之遐武, 混群伍于鸟兽 然时移俗异, 世务不拘, 故木食山栖, 外物遗累者, 古之清高, 今之逋逃也 君子思危于未形, 绝祸于方来, 无乃去张毅之内热, 就单豹之外害, 畏盈抗虑, 忘乱群之近忧, 避牛迹之浅崄, 而堕百仞之不测, 违濡足之泥泾, 投炉冶而不觉乎? ” 逸民...
  • ·《勖学》--抱朴子曰: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 簸扬埃秽, 雕锻矿璞, 砻炼屯钝, 启导聪明, 饰染质素, 察往知来, 博涉劝戒, 仰观俯察, 于是乎在, 人事王道, 于是乎备 进可以为国, 退可以保己 是以圣贤罔莫孜孜而勤之, 夙夜以勉之, 命尽日中而释, 饥寒危困而不废 岂以有求于当世哉? 诚乐之自然也 夫斫削刻画之薄伎, 射御骑乘之易事, 犹须惯习, 然后能善, 况乎人理之旷, 道德之远, 阴阳之变, 鬼神之情, 缅邈玄...
  • ·《崇教》--抱朴子曰:澄视于秋毫者, 不见天文之焕炳 肆心于细务者, 不觉儒道之弘远 玩鲍者忘茞蕙, 迷大者不能反 夫受绳墨者无枉刳之木, 染道训者无邪僻之人 饰治之术, 莫良乎学 学之广在于不倦, 不倦在于固志 志苟不固, 则贫贱者汲汲于营生, 富贵者沈伦于逸乐 是以遐览渊博者, 旷代而时有;面墙之徒, 比肩而接武也 若使素士则昼躬耕以糊口, 夜薪火以修业, 在位则以酣宴之余暇, 时游观于劝诫, 则世无视...
  • ·《君道》--抱朴子曰:清玄剖而上浮, 浊黄判而下沉 尊卑等威, 于是乎着 往圣取诸两仪, 而君臣之道立;设官分职, 而雍熙之化隆 君人者, 必修诸己以先四海, 去偏党以平王道, 遣私情以标至公, 氦宇宙以笼万殊 真伪既明于物外矣, 而兼之以自见;听受既聪于接来矣, 而加之以自闻 仪决水以进善, 钧绝弦以黜恶, 昭德塞违, 庸亲昵贤, 使规尽其圆, 矩竭其方, 绳肆其直, 斤效其斫 器无量表之任, 才无失授之用 考名...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   ⑶簌簌:花落的声音,一作“蔌蔌”,音义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