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事天,莫若啬”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⑥。
  【翻译】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注释】
  ①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护身心。对“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 ②啬:爱惜、保养。 ③早服:早为准备。 ④重积德:不断地积德。 ⑤有国之母: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⑥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引语】
  本章讲治国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从文字上看,老子讲了与别人不同的这样一个道理,他把吝啬当作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老子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一起了。这里,把“啬”解释为节俭也可以,因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视“俭”德,这也是道家一贯的思想特征。
  【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要“俭”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活的范围,否则必死矣。张松如说:“啬者,亦俭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WwW.SLKJ.Org了无穷的力量。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啬与俭当然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过,如果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

治人事天,莫若啬相关信息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⑾。   【翻译】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以正①治国,以奇②用兵,以无事取天下③。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④:天下多忌讳⑤,而民弥贫;人⑥多利器⑦,国家滋昏;人多伎巧⑧,奇物⑨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⑩;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翻译】   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兑,闭其门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③,是谓玄同④。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⑤;故为天下贵。   【翻译】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①不螫②,猛兽不据③,攫鸟④不搏⑤。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⑥,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⑦,和之至也。知和曰"常"⑧,知常曰"明",益生⑨曰祥⑩,心使气曰强⑾。物壮⑿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翻译】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
  •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善剑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③;修之于邦④,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⑤,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翻译】   善于建树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以脱掉,如果子...
  •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使我①介然有知②,行于大道,唯施③是畏。大道甚夷④,而人⑤好径⑥。朝甚除⑦,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⑧,财货有余,是谓盗竽⑨。非道也哉!   【翻译】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朝政腐败已极,弄得农田...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④,终身不勤⑤。开其兑,济其事⑥,终身不救。见小曰明⑦,守柔曰强⑧。用其光,复归其明⑨,无遗身殃⑩;是为袭常⑾。   【翻译】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①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③;养④之覆⑤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⑥。   【翻译】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
  •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事天,莫若啬”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⑥。   【翻译】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
  •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①,以道莅②天下,其鬼不神③。非④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⑤,故德交归焉⑥。   【翻译】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
  •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大邦①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②。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③。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④,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翻译】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
  •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美言可以市尊③,美行可以加人④。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虽有拱璧以先驷马⑥,不如坐进此道⑦。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⑧,有罪以免邪⑨?故为天下贵。   【翻译】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②。报怨以德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④,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翻译】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①,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④。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⑤。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⑥,复众人...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⑤,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⑦,然后乃至大顺⑧。   【翻译】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③,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①,似不肖②。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③!我有三宝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⑤,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⑥;俭故能广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⑧。今舍慈且⑨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⑩,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翻译】   天下人能说&ldq...
  •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事天,莫若啬”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⑥。   【翻译】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