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翻译】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引语】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着;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wwW.SLKJ.Org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评析】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相关信息

  •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翻译】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翻译】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   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翻译】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
  •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翻译】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
  •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翻译】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翻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翻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
  •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阮郎归·初夏》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   ⑷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⑸玉盆:指荷叶。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⑹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翻译】   窗外...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翻译】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翻译】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翻译】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翻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翻译】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翻译】   看它看不见...
  •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犹兮⑤若畏四邻⑥;俨兮⑦其若客⑧;涣兮其若凌释⑨;敦兮其若朴⑩;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翻译】   古时候善...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翻译】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翻译】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