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翻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评析】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wwW.SLKJ.Org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相关信息

  •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阮郎归·初夏》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   ⑷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⑸玉盆:指荷叶。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⑹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翻译】   窗外...
  •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阮郎归·初夏》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   ⑷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⑸玉盆:指荷叶。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⑹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翻译】   窗外绿...
  •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阮郎归·初夏》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   ⑴阮郎归:词牌名。   ⑵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白居易 《首...
  •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阮郎归·初夏》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   ⑴阮郎归:词牌名。   ⑵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白居易 《首...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翻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翻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
  •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翻译】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
  •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翻译】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翻译】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翻译】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   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
  •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翻译】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翻译】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翻译】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翻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