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前言】
  《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拟行路难》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3)“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断绝,停止。
  (4)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翻译】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
  【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确士(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如此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是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应当说,此刻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似乎达到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尽情渲泻,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下面出现的竟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不难想见,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们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wWW.sLkj.org强咽到肚里,该是人间多么大的不幸呵!作者有着正确的感知,读者亦有正确的感应。这不幸从何而来,已尽在言外,全可理喻的了。所以,回顾前文,那“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能看作是诗人在忍气吞气,无可奈何之下的一句愤激之词罢了。
  从读者的审美心理角度来说,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使读者心领神会,从而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前人王船山(王夫之)曾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沈确士(沈德潜)曾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都准确地指明了本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灵活的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钟嵘《诗品》曾批评鲍照“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岂不知,这恰是鲍照诗作独具艺术特色之所在。。

拟行路难其四相关古诗词

  • ·古诗《空洞歌·无自而然》--  《空洞歌·无自而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   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wWW.sLkj.org绝尔之思,可以观。
  • ·古诗《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wWW.sLkj.org更随宵梦向吴洲。
  • ·古诗《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  《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前言】   《渔父》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作的七言律诗。是诗人《渔父歌》五首的姊妹篇,作者以“南溪老人”来比喻自己,通过写渔父的悠闲垂钓的生活,来暗...
  • ·古诗《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前言】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
  • ·古诗《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若虚。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
  • ·古诗《代答闺梦还》--  《代答闺梦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若虚。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赏析】   这首诗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艳丽工整,欲出宫体之篱,似启温李之风,张若虚的诗风上承齐梁,下开盛唐,在诗歌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家往往认为,是初...
  • ·古诗《归燕诗·海燕虽微眇》--  《归燕诗·海燕虽微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前言】   《归燕诗》是一首咏物诗。所咏的是将要归去的燕子,但诗人并没有工细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风神,而是叙述与议论多于精工细雕的刻画。然而,它确是一首妙用比兴、寓意深长的咏物诗。   【翻译...
  • ·古诗《感遇·兰叶春葳蕤》--  《感遇·兰叶春葳蕤》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前言】   《感遇十二首其一》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注释】   1.感...
  • ·古诗《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前言】   《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拟行路难》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
  • ·古诗《代白头吟》--  《代白头吟》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陵。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前言】   《代白头吟》是南朝宋文学家...
  • ·古诗《拟古·河畔草未黄》--  《拟古·河畔草未黄》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秋蛩扶户吟,寒妇晨夜织。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宿昔衣带改,旦暮异容色。   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明镜尘匣中wWW.sLkj.org,宝琴生网罗。...
  • ·古诗《梅花落·中庭杂树多》--  《梅花落·中庭杂树多》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前言】   这首《梅花落》是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托讽之辞。作者以庭中杂树象征一般无节操的士大夫,开始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他们的软弱、动摇,最后批判梅花...
  • ·古诗《芜城赋》--  《芜城赋》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芜城赋》是南朝文学家鲍照的赋作,为南朝抒情小赋中的名篇。芜城即广陵(今江苏扬州)。此赋将广陵山川胜势和昔日歌吹沸天、热闹繁华的景象与眼前荒草离离、河梁圯毁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在对历史的回顾和思索中,通过气氛的渲染和夸张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屠城暴行的谴责和对统治者的警告,寓有今昔兴亡之感。语言清新遒丽...
  • ·古诗《观沧海·东临碣石》--  《观沧海·东临碣石》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前言】   《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乌桓胜利时。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ldqu...
  • ·古诗《龟虽寿》--  《龟虽寿》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前言】   《龟虽寿》东汉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龟虽寿》可贵的价值在于它...
  • ·古诗《苦寒行北上太行山》--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
  • ·古诗《薤露行·惟汉廿二世》--  《薤露行·惟汉廿二世》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前言】   《薤露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所写的叙事诗,诗歌描述的是汉...
  • ·古诗《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前言】   《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拟行路难》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