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深居俯夹城

  《晚晴·深居俯夹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前言】
  《晚晴》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雨后晚晴明净清新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欣慰喜悦的感受和明朗乐观的襟怀,典型反映了作者桂幕初期的情绪心态。
  【注释】
  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⑵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⑶并:更。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迥:高远。
  ⑷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⑸越鸟:南方的鸟。
  【翻译】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鉴赏】
  细腻地描画晚晴景物,或许不算太难,但如果要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诗人独特的感受与心境,特别是要不露痕迹地寓托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读者在思想上受www.SLkJ.Org到启示,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工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首联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时令正值清和的初夏。乍读似不涉题,上下两句也不相属,其实“俯夹城”的“深居”即是览眺晚晴的立足点,而清和的初夏又进而点明了晚晴的特定时令,不妨说是从时、地两方面把诗题一体化了——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初夏多雨,岭南尤然(此时诗人在桂林郑亚幕供职)。久雨转晴,傍晚云开日霁,万物顿觉增彩生辉,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爽。这种景象与感受,本为一般人所习见、所共有。
  诗人的独特处,在于既不泛泛写晚晴景象,也不作琐细刻画,而是独取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虚处用笔,暗寓晚晴,并进而写出他对晚晴别有会心的感受。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诗人触景兴感,忽生“天意怜幽草”的奇想。这就使作为自然物的“幽草”无形中人格化了,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诗人自己就有着类似的命运,故而很自然地从幽草身上发现自己。这里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他在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时不期然地流露出对往昔厄运的伤感,或者说正由于有已往的厄运而倍感目前幸遇的可慰。这就自然引出“人间重晚晴”,而且赋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义。晚晴美丽,然而短暂,人们常在赞赏流连的同时对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与怅惘。然而诗人并不顾它的短暂,而只强调“重晚晴”。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颈联则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这样虚实疏密相间,诗便显得弛张有致,不平板,不单调。雨后晚晴,云收雾散,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所以说“并添高阁迥”(这高阁即诗人居处的楼阁)。这一句从侧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下句从正面写,角度由外及内。夕阳的余晖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了一线光明。因为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而柔和,故说“微注”。尽管如此,这一脉斜晖还是给人带来喜悦和安慰。这一联通过对晚景的具体描绘,写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体化了。
  尾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巢干”、“体轻”切“晴”,“归飞”切“晚”。宿鸟归飞,通常是触动旅人羁愁的,这里却成为喜晴情绪的烘托。古诗有“越鸟巢南枝”之句,这里写越鸟归巢,带有自况意味。如果说“幽草”是诗人“沦贱艰虞”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鸟”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这里要交代一下作者入桂幕前后的一些情况。李商隐自开成三年(838)入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入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晴、越鸟喜归干巢之感。
  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所以显得特别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晚晴·深居俯夹城相关古诗词

  • ·古诗《京都元夕》--  《京都元夕》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好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前言】   《京都元夕》是金朝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金代京都元宵佳节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游的欢快气氛,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的欢乐之情。   【注释】   ①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   ②元夕:元...
  • ·古诗《忆帝京》--  《忆帝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前言】   《忆帝京》是宋代词人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
  • ·古诗《游赤石进帆海》--  《游赤石进帆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谢灵运。其古诗全文如下: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前言】   《游赤石进帆海》是谢灵运非常有名的一首五言诗,此诗的情...
  • ·古诗《杜工部蜀中离席》--  《杜工部蜀中离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前言】   公元851(宣宗大中五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辟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不久,他又奉差赴西川推狱。这诗是留别僚友杜之作。题意本是“蜀中离席&rdquo...
  • ·古诗《端午日赐衣》--  《端午日赐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注释】   ①宫衣:指官服。曾经有谚语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后穿上画了图案的衣裳,可以让这一年都不再怕风霜   ②葛:是一种植物,可用来织布,细葛,指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含...
  • ·古诗《闺怨诗》--  闺怨诗是唐代诗坛一枝独秀的奇葩,闺怨诗与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一起,成为唐代诗人喜欢吟咏的题材。至今唐诗流传下来的闺怨诗,佳作极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就是唐以后的宋元明清,也再也没有出现如此高质量的闺怨诗。    通过对唐代闺怨诗的阅读和比较,我们大概可以把唐代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接下来,我们对这四类诗加以较为细致的分...
  • ·古诗《日射·日射纱窗风撼扉》--  《日射·日射纱窗风撼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翻译】   日光洒在纱窗上,微风拂过,窗子轻轻摇动。空旷的屋子里,独自以罗帕拭手,窗外春将近,花事了。步入院中,回廊四合,寂寞涌现。孤单一人无伴,只见蔷薇花开灿烂,只闻鹦鹉学舌之声。而蔷薇谢后,春天也就过去了,正如青春流逝,无可奈何;只闻鹦鹉...
  • ·古诗《立春偶成》--  《立春偶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栻。其古诗全文如下: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前言】   立春偶成,诗名,描写立春是一年之始的景象。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从&ldquo...
  • ·古诗《晚晴·深居俯夹城》--  《晚晴·深居俯夹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前言】   《晚晴》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雨后晚晴明净清新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欣慰喜悦的感受和明朗乐观的襟怀,典型反映了作者桂幕初期的情绪心态。
  • ·古诗《梅花·疏枝横玉瘦》--  《梅花·疏枝横玉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亮。其古诗全文如下: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注释】   ①疏:稀疏,稀落   ②点:闪着,泛着   ③休:莫,不要   ④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三弄。   ⑤东君:司春之神   ⑥主张:当令,作主,主宰春天。   【翻译】   稀稀落落地梅树...
  • ·古诗《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
  • ·古诗《沉醉东风·秋景》--  《沉醉东风·秋景》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挚。其古诗全文如下: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前言】   《沉醉东风·秋景》是元代文学家卢挚创作的散曲。整首小令写的是潇湘行舟所见,按时间顺序道来。作者的态度感想,更多的是寓于冷静的观照之中。视野所及,潇湘两岸的山水风物,都使卢挚心旷...
  • ·古诗《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曹组。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前言】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峰回路转,曲折尽致,读来只觉精神飞动,情韵无限。“碧山锦树...
  • ·古诗《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  《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前言】   《放言五首》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第三首诗流传最广,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若想对人、事得到全面的认识,都...
  • ·古诗《撼庭秋》--  《撼庭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鉴赏】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开篇点题,说自与情人离别以来,音信远隔千里,惆怅的是,这一片深情无从寄去。以情语开篇后,作者接着以景写情,“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写的是:碧纱窗下...
  • ·古诗《赠范晔·折花逢驿使》--  《赠范晔·折花逢驿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凯。其古诗全文如下: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释】   ⑴驿使:古代驿站传递公文、书信的使者。   ⑵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⑶聊:姑且。   ⑷一枝春:此处借代一枝花。   ⑸春:梅   【翻译】   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 ,于是将花寄给你这个身在陇头的好友。江南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表达...
  • ·古诗《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桌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
  • ·古诗《晚晴·深居俯夹城》--  《晚晴·深居俯夹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前言】   《晚晴》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雨后晚晴明净清新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欣慰喜悦的感受和明朗乐观的襟怀,典型反映了作者桂幕初期的情绪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