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行送别

  《灞陵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前言】
  《灞陵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抒写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同时蕴含著作者对政局的忧虑。诗中运用灞水、紫阙、古树、春草等意象,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神激荡的景象,并向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
  【注释】
  ⑴灞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灞陵,也作“霸陵”,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
  ⑵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⑶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
  ⑷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
  ⑸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一作“紫关”
  ⑹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后因以为典,指告别。一作“黄鹂”
  【翻译】
  送君送到灞陵亭,灞水浩荡似深情。岸上古树已无鲜花,岸边有伤心的春草,萋萋蓠蓠。我向当地的秦人问路,他说:这正是当初王粲南去走的古道。古道的那头逶迤连绵通长安,紫色宫阙上浮云顿生,遮蔽了红日。正当今夜送君断肠的时候,虽有黄鹂婉婉而啼,此心愁绝,怎么忍心听。
  【鉴赏】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在这里,所以称为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灞水”重复出现,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写灞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这是赋,而又略带比兴。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两句一笔宕开,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不仅展现了灞陵道边的古树春草,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春草萋萋,会增加离wWW.slkJ.Org别的惆怅意绪,令诗人伤心不已;而古树枯而无花,对于春天似乎没有反映,那种历经沧桑、归于默然的样子,比多情的芳草能引起更深沉的人生感慨。这样,前面四句,由于点到灞陵、古树,在伤离、送别的环境描写中,已经潜伏着怀古的情绪了。于是五六句的出现就显得自然。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王粲,建安(汉献帝年号,公元196~220年)时代著名诗人。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在长安作乱,他避难荆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诗》,其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这里说朋友南行之途,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友人在离开灞陵、长别帝都时,也会像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这是回望所见。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很多前往长安的人,好像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然而西京的巍巍宫殿上,太阳快要西沉,浮云升起,景象黯淡。这带有写实的成份,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从诗中来看,行者和送行者除了一般的离情别绪之外,还有着对于政局的忧虑。“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指逸诗《骊驹》,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因此骊歌也就泛指离歌。骊歌之所以愁绝,正因为诗人所感受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由此触发的更深广的愁思。
  诗是送别诗,真正明点离别的只有收尾两句,但却始终围绕着送别,诗人抒发的感情也绵长而深厚。这首诗的语言节奏和音调,表现出诗人欲别而不忍别的绵绵情思和内心深处相应的感情旋律。诗以两个较短的五言句开头,但“灞水流浩浩”的后面三字,却把声音拖长了,仿佛临歧欲别时感情如流水般地不可控制。随着这种“流浩浩”的情感和语势,以下都是七言长句。三句、四句和六句用了三个“之”字,一方面造成语气的贯注,一方面又在句中把语势稍稍煞住,不显得过分流走,则又与诗人送别友人而又欲留住友人的那种感情相似。诗的一二句之间,有“灞陵”和“灞水”相递连;三四句“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由于排比和用字的重叠,既相递连,又显得回荡。五六句和七八句,更是顶针直递而下,这就造成断而复续、回环往复的音情语气,从而体现了别离时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围绕离别,诗人笔下还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古老的西京,绵绵的古道,紫阙落日的浮云,怀忧去国、曾在灞陵道上留下足迹的前代诗人王粲等等。由于思绪绵绵,向着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读者以世事浩茫的感受。
  李白的诗,妙在不着纸。像这首诗无论写友情,写朝局,表面上是用文字写出来的,实际上更多地是在语言之外暗示的。诗的风格是飘逸的,但飘逸并不等于飘渺空泛,也不等于清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却又都是丰满的。诗中展现的西京古道、暮霭紫阙、浩浩灞水,以及那无花古树、伤心春草,构成了一幅令读者心神激荡而几乎目不暇接的景象,这和清空飘渺便迥然不同。像这样随手写去,自然流逸,但又有浑厚的气象,充实的内容,是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灞陵行送别相关古诗词

  • ·古诗《送薛九被谗去鲁》--  《送薛九被谗去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   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贤哉四公子...
  • ·古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前言】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金乡(今属山东)送别韦八回长安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抒写了作者西望京华、思君念国之意。全诗用语自然,构思奇特,形象鲜明,富...
  • ·古诗《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   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
  • ·古诗《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 ·古诗《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前言】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计十二句六十字,表达了对浙江山水风物以及友人才干人品的赞美。   【注释】   ①...
  • ·古诗《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前言】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表现暮春怀人之情,上片...
  • ·古诗《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如下: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前言】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此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
  • ·古诗《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  《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前言】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
  • ·古诗《灞陵行送别》--  《灞陵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前言】   《灞陵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抒写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同时蕴含著作者对政局的忧虑。诗中运用
  • ·古诗《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慎虚。其古诗全文如下: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前言】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在对暮秋的景色的描写中寄寓了滞留异乡的客愁和对故人孟浩然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以诗代书 ”诗人...
  • ·古诗《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慎虚。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前言】   诗题中的孟六,指孟浩然。刘慎虚与孟浩然是诗友,曾相互酬唱。江滔,未详其人。据诗意,江氏或是孟浩然的同乡,或者曾在孟浩然的家乡襄阳(今属湖北)一带为官。本篇诗是在孟浩然去世后,刘慎虚以诗代书,嘱友...
  • ·古诗《河阳桥送别》--  《河阳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中庸。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前言】   《河阳桥送别》是唐代诗人柳中庸的作品。此诗抒写诗人在河阳桥上送别友人远去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分别是一幅独立的画面,而又共同组成了一幅“浮桥送别图”。诗篇言辞简淡自然,意境萧疏淡雅,情感真挚浓厚,可谓余味无穷。   【注释...
  • ·古诗《夜渡江·夜渚带浮烟》--  《夜渡江·夜渚带浮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中庸。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前言】   《夜渡江》是唐代诗人柳中庸(一作姚崇)的诗作。这首诗描写夜晚乘船渡江情景,诗人抓住夜色晦暗的特点,写出渡江的感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江上景色,但由于充分调动了视觉以外的听觉、嗅觉、感觉...
  • ·古诗《山中作·桥上山万重》--  《山中作·桥上山万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惟政。其古诗全文如下:   桥上山万重,桥下水千里。   唯有白鹭鸶,见我常来此。   【鉴赏】   惟政禅师为有道高僧,以佛学修持为主务,兼又性格豁达豪放,不愿拘泥形式,故写诗只作为禅暇余技,绝不穷搜博引,精工雕琢。其诗想到就落笔,说明了一件事,表达了一种情绪,也就行了,用不着修饰。这首诗便是如此。   此诗写作者惟政禅师隐修的山中,山wWW.slkJ.O...
  • ·古诗《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秦系。其古诗全文如下: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前言】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是唐代著名文人秦系所作的一首诗。该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位自足自立的禅僧,赞美了志幽禅师超脱而又实际、潇洒而又执着的怡然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他的送别之情。   【注释】   ①...
  • ·古诗《题僧明惠房》--  《题僧明惠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秦系。其古诗全文如下: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   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前言】   《题僧明惠房》是唐代文人秦系题写在明惠禅师僧房中的一首诗作。该诗勾勒出了一位全心修行的高僧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明惠禅师潜心佛学、淡泊名利的赞扬。   【注释】   ①一麻:一麻一米之略称。世尊苦行时,每日只食一麻一米   ②入定:指僧人坐...
  • ·古诗《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严武。其古诗全文如下: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   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   【前言】   本诗又名《寄题杜二锦江野亭》,是杜甫谪居四川成都时期他的好朋友严武写的一首律诗,意在劝杜甫出仕为官、担任自己的幕僚,杜甫因此写了《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 ·古诗《灞陵行送别》--  《灞陵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前言】   《灞陵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抒写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同时蕴含著作者对政局的忧虑。诗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