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史三别

  《三史三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三史三别指的是杜甫的6部著名作品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石壕吏》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前言】
  《石壕吏》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注释】
  (1)暮:在傍晚。  投: 投宿。石壕村:今名干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2)吏: 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最近,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唯: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备晨炊:还能够做些伙食差役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登:踏上
  (23)独:唯独、只有
  【翻译】
  “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人姑且过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完结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我“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鉴赏】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wWw.slkJ.Org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新安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前言】
  《新安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注释】
  ⑴客:杜甫自称。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
  ⑵点兵:征兵,抓丁
  ⑶更:岂
  ⑷府帖:指征兵的文书,即“军帖”
  ⑸次:依次。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
  ⑹绝短小:极矮小
  ⑺王城:指东都洛阳
  ⑻伶俜(pīng):形容孤独伶仃的样子
  ⑼白水:河水
  ⑽眼枯:哭干眼泪
  ⑾天地:暗喻朝廷
  ⑿相州:即邺城,今河南安阳
  ⒀岂意:哪里料到
  ⒁归军:指唐朝的败兵。星散营: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
  ⒂就粮:到有粮食的地方就食
  ⒃旧京:这里指东都洛阳
  ⒄壕:城下之池。不到水:指掘壕很浅
  ⒅王师顺:朝廷的军队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
  ⒆抚养:爱护
  ⒇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翻译】
  杜甫在去新安的路上走过,听到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在村里点名征兵。杜甫便问那些新安县里派来的吏役:“新安这个小县,连年战争,还会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吗?”(又一说为:难道新安这个县小到没有二十三岁的成丁的人了吗?)官吏回答说:“昨夜已有兵府文书下达,规定点选十八岁的中男入伍了。”杜甫说:“啊,这些人还是年龄不大的青年,怎么能让他们去守卫东都啊? ”肥胖的青年大概家境还不坏,他们都有母亲来送行。瘦弱的青年大多来自贫户,他们都孤零零的,无人陪送。时候已到黄昏,河水东流而去,青山下还有送行者的哭声。杜甫看到如此景象,觉得只好对那些哭泣的人安慰一番。他说: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不要哭坏了眼睛,徒然伤了身体。天地终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啊! 官军进攻相州,本来希望一二天之内就能平定,岂知把敌人的形势估计错了,以致打了败仗,兵士一营一营地溃散了。伙食就在旧营垒附近供应,训练也在东都近郊。要他们做的工作是掘城壕,也不会深到见水。牧马也是比较轻的任务。况且这一场战争是名正言顺的正义战争,参加的是讨伐叛徒的王师。主将对于兵士,显然是很关心抚养的。你们送行的家属不用哭得很伤心,仆射对兵士仁爱得象父兄一样
  【鉴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公元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定制:男女十六岁为中男,二十一岁为丁。至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又改以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官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官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官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官吏不愿跟杜甫啰嗦下去了。这就把官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跟官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之所以父亲不来,是因为前面说过“县小更无丁”,有父亲在就不用抓孩子了。所以“有母”的言外之意,正是表现了另一番惨景。“瘦男”的“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俜”三字,更显得他们无亲无靠。怀着无限的痛苦,但却茫然而无法倾诉,这就是“独伶俜”三字展现给读者的情形。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泪站了很久,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便见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真实,使读者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官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本来中男已经走了,他的话不能讲给他们听。这里,既像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又像是中男走过以后,杜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更显出他茫然的心理。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放,可是此处却似乎在进行收束。“使眼枯”、“泪纵横”本来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使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来加以堵塞。“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好像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就收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艺术效果。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就显得更加“无情”。
  杜甫写到“天地终无情”,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唐军讨伐安史叛军,可以说名正言顺,但实际上又谈不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另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诗在揭露的同时,又对朝廷有所回护,杜甫这样说,用心良苦。实际上,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
  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除了有他自己思想上的根源外,同时又是社会现实本身矛盾的反映。一方面,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另一方面,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压迫人民,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又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捐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然而前者毕竟居于主要地位。可以说,在平叛这一点上,人民和唐王朝多少有一致的地方。因此,杜甫的“三吏”、“三别”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读者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表达了作者对应征的“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潼关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前言】
  《潼关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吏三别”之一。此诗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
  【注释】
  ⑴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⑵草草:疲劳不堪之貌。何:多么
  ⑶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上句言坚,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万丈余
  ⑷备胡:指防备安史叛军
  ⑸要:同“邀”,邀请
  ⑹连云列战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
  ⑺西都:与东都对称,指长安
  ⑻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⑼艰难:战事紧急之时。奋:挥动
  ⑽桃林二句: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城,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
  ⑾哥舒:即哥舒翰
  【翻译】
  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鉴赏】
  公元759年(干元二年)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显示出一种威武的雄姿。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所给予他的总印象。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句引出了“潼关吏”。胡,即指安史叛军。“修关”何为,其实杜甫是不须问而自明的。这里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暗带出了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心与悬念。这对于开拓下文,是带关键性的一笔。
  接下来,应该是潼关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并不急于作答,却“要(邀)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从结构上看,这是在两段对话中插入一段叙述,笔姿无呆滞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这两句暗承了“修关还备胡”。杜甫忧心忡忡,而那位潼关吏看来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他可能以为这个问题不必靠解释,口说不足为信,还是请下马来细细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看高耸的山峦说:“瞧,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何须再担心长安的安危呢!”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富有信心而表现出的神采。他又兴致勃勃地邀请杜甫察看最险要处:老丈,您看那山口要冲,狭窄得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浦起龙《读杜心解》),不只是关吏简单的介绍,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而这虽然是通过官吏之口讲出来的,却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地方。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wWw.slkJ.Org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简单地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结束,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新婚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前言】
  《新婚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所写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此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丈夫头天结婚,第二天就要去九死一生的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全诗模拟新妇的口吻自诉怨情,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
  【注释】
  ⑴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⑵结发:这里作结婚解。君妻:一作“妻子”
  ⑶无乃:岂不是
  ⑷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⑸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⑹姑嫜:婆婆、公公
  ⑺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⑻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⑼将:带领,相随。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⑽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死地:冒死之地
  ⑾迫:煎熬、压抑。中肠:内心
  ⑿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⒀事戎行:从军打仗。戎行:军队
  ⒁“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扬:高昂
  ⒂久致:许久才制成。襦:短衣。裳:下衣
  ⒃不复施:不再穿
  ⒄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⒅双翔: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⒆错迕:错杂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⒇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翻译】
  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
  【鉴赏】
  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也可以说是三层,但是这三层并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层比一层高,而且每一层当中又都有曲折。这是因为诗中人物的心情本来就是很复杂的。
  第一段,从“兔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写新娘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她是刚过门的新嫁娘,过去和丈夫没见过面,没讲过话。所以语气显得有些羞涩,有些吞吞吐吐。这表现在开头两句:“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新嫁娘这番话不是单刀直入,而是用比喻来引起的。这很符合她的特定身份和她这时的心理状态。“菟丝”是一种蔓生的草,常寄生在别的植物身上。“蓬”和“麻”也都是小植物,所以,寄生在蓬麻上的菟丝,它的蔓儿也就不能延长。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活,可是现在她嫁的是一个“征夫”,很难指望白头偕老,用“菟丝附蓬麻”的比喻非常贴切。“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是一种加重的说法,这位新娘子之所以会伤心到这步田地,“结发为君妻”以下的八句,正是申明了这个问题的原因。“结发”二字,读者不要轻易读过,它说明这个新娘子对丈夫的好歹看得很重,因为这关系到她今后一生的命运。然而,这洞房花烛之夜,却就是生离死别之时,头一天晚上刚结婚,第二天一早就得走,连床席都没有睡暖,这根本不像是结发夫妻过的生活。“无乃太匆忙”的“无乃”,是反问对方的口气,意即“岂不是”。如果是为了别的什么事,匆忙相别,也还罢了,因为将来还可以团圆,偏偏丈夫又是到河阳去作战,将来的事且不说,眼面前,媳妇的身份都没有明确,妻子也就无法去拜见公婆、侍候公婆。古代婚礼,新嫁娘过门三天以后,要先告家庙、上祖坟,然后拜见公婆,正名定分,才算成婚。“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两句,点明了造成新婚别的根由是战争;同时说明了当时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守边”战争。从诗的结构上看,这两句为下文“君今往死地”和“努力事戎行”张本。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广大地区沦陷,边防不得不往内地一再迁移,而现在,边境是在洛阳附近的河阳,守边居然守到唐王朝自己家门口来了,这令作者感到十分可叹。所以,这两句也是对统治阶级昏庸误国的讥讽,诗人在这里用的是一种“婉而多讽”的写法。
  第二段,从“父母养我时”到“形势反苍黄”。新娘子把话题由自身进一步落到丈夫身上了。她关心丈夫的死活,并且表示了对丈夫的忠贞,要和他一同去作战。“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当年父母对她非常疼爱,把她当作宝贝似的。然而女大当嫁,父母也不能藏她一辈子,还是不能不把她嫁人,而且嫁谁就得跟谁。“鸡狗亦得将”,“将”字当“跟随”讲,就是俗话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是新婚之时,“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丈夫要到那九死一生的战场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就不能再依靠谁了。想到这些,这让她沉痛得柔肠寸断。紧接着,新娘子表示:“我本来决心要随你前去,死也死在一起,省得牵肠挂肚。但又怕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要把事情弄得糟糕,更复杂。军队里是不允许有年轻妇女的,你带着妻子去从军,也有许多不方便,我又是一个刚出门的闺女,没见过世面,更不用说是打仗了。真是叫人左右为难。”这段话,刻画了新娘子那种心痛如割、心乱如麻的矛盾心理,非常曲折、深刻。
  诗的第三段,是从“勿为新婚念”到“与君永相望”。在这里,女主人公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剧烈的斗争以后,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中、从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眼光放得更远了。“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她一变哀怨沉痛的诉说而为积极的鼓励,话也说得痛快,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吞吞吐吐的了,她决定不随同丈夫前去,并且,为了使丈夫一心一意英勇杀敌,她表示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这爱情,是通过一些看来好像不重要,其实却大有作用的细节,或者说具体行动表达出来的。这就是“自嗟贫家女”这四句所描写的。新娘说,费了许久的心血好不容易才备办得一套美丽的衣裳,现在不再穿了。并且,当着丈夫的面,她这就把脸上的脂粉洗掉。丈夫走了以后,我更没心情梳妆打扮了。这固然是她对丈夫坚贞专一的爱情的表白,但是更可贵的,是她的目的在于鼓励丈夫,好叫他放心地、并且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去杀敌。她对丈夫的鼓励是明智的。因为只有把幸福的理想寄托在丈夫的努力杀敌、凯旋归来上面,才有实现的可能。应该说,她是识大体,明大义的。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四句是全诗的总结。其中有哀怨,有伤感,但是已经不像最初那样强烈、显著,主要意思还是在鼓励丈夫,所以才说出“人事多错迕”,好像有点人不如鸟,但立即又振作起来,说出了“与君永相望”这样含情无限的话,用生死不渝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
  《新婚别》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杜甫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去偷听新娘子对新郎官说的私房话。在新娘子的身上倾注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新婚别》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诗中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丝毫没有给读者勉强和抽象之感,而显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并且能让读者深受感染。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新婚别》的一大艺术特点。诗人化身为新娘子,用新娘子的口吻说话,非常生动、逼真。诗里采用了不少俗语,这也有助于语言的个性化,因为他描写的本来就是一个“贫家女”。
  此外,在押韵上,《新婚别》和《石壕吏》有所不同。《石壕吏》换了好几个韵脚,《新婚别》却是一韵到底,《垂老别》和《无家别》也是这样。这大概和诗歌用人物独白的方式有关,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更有利于主人公的诉说,也更便于读者的倾听。

  《无家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前言】
  《无家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叙写了一个邺城败后还乡无家可归、重又被征的军人,通过他的遭遇反映出当时农村的凋敝荒芜以及战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全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注释】
  ⑴天宝后:指安史之乱以后。开篇是以追叙写起,追溯无家的原因,引出下文。庐:即居住的房屋。但,只有,极为概括也极为沉痛地传达出安禄山乱后的悲惨景象:什么都没有,唯有一片蒿藜(也就是野草)
  ⑵贱子:这位无家者的自谓。阵败:指邺城之败
  ⑶日瘦:日光淡薄,杜甫的自创语
  ⑷怒我啼:对我发怒且啼叫。写乡村的久已荒芜,野兽猖獗出没
  ⑸这句以“宿鸟”自比,言人皆恋故土,所以即便是困守穷栖,依旧在所不辞
  ⑹这句是说他又要被征去打仗
  ⑺携:即离。无所携,是说家里没有可以告别的人
  ⑻这两句是以能够服役于本州而自幸。终转迷:终究是前途迷茫,生死凶吉难料
  ⑼齐:齐同。这两句更进一层,是自伤语。是说家乡已经一无所有,在本州当兵和在外县当兵都是一样
  ⑽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作乱到这一年正是五年。委沟溪:指母亲葬在山谷里
  ⑾两酸嘶:是说母子两个人都饮恨。酸嘶,失声痛哭
  ⑿蒸黎:指劳动人民。蒸,众。黎,黑
  【翻译】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活着的没有消息,死了的已化为尘土。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四邻还剩些什么人呢?只有一两个老寡妇。宿鸟总是留恋着本枝,我也同样依恋故土,哪能辞乡而去,且在此地栖宿。正当春季,我扛起锄头下田,到了天晚还忙着浇田。县吏知道我回来了,又征召我去练习军中的骑鼓。虽然在本州服役,家里也没什么可带。近处去,我只有空身一人;远处去终究也会迷失。家乡既已一片空荡,远近对我来说都是一样。永远伤痛我长年生病的母亲,死了五年也没有好好埋葬。她生了我,却得不到我的服侍,母子二人终身忍受辛酸。人活在世上却无家可别,这老百姓可怎么当。
  【鉴赏】
  《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从开头至“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总写乱后回乡所见,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两句插在中间,将这一大段隔成两个小段。前一小段,以追叙发端,写那个自称“贱子”的军人回乡之后,看见自己的家乡面目全非,一片荒凉,于是抚今忆昔,概括地诉说了家乡的今昔变化。“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这两句正面写今,但背后已藏着昔。“天宝后”如此,那么就会想到天宝前的情况。于是自然地引出下两句。那时候“我里百余家”,应是园庐相望,鸡犬相闻,当然并不寂寞:“天宝后”则遭逢世乱,居人各自东西,园庐荒废,蒿藜(野草)丛生,自然就寂寞了。一起头就用“寂寞”二字,渲染满目萧条的景象,表现出主人公触目伤怀的悲凉心情,为全诗定了基调。“世乱”二字与“天宝后”呼应,写出了今昔变化的原因,也点明了“无家”可“别”的根源。“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两句,紧承“世乱各东西”而来,如闻“我”的叹息之声,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伤情绪。
  前一小段概括全貌,后一小段则描写细节,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承前启后,作为过渡。“寻”字刻画入微,“旧”字含意深广。家乡的“旧蹊”走过千百趟,闭着眼都不会迷路,如今却要“寻”,见得已非旧时面貌,早被蒿藜淹没了。“旧”字追昔,应“我里百余家”:“寻”字抚今,应“园庐但蒿藜”。“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写“贱子”由接近村庄到进入村巷,访问四邻。“久行”承“寻旧蹊”来,传“寻”字之神。距离不远而需久行,见得旧蹊极难辨认,寻来寻去,绕了许多弯路。“空巷”言其无人,应“世乱各东西”。“日瘦气惨凄”一句,用拟人化手法融景入情,烘托出主人公“见空巷”时的凄惨心境。“但对狐与狸”的“但”字,与前面的“空”字照应。当年“百余家”聚居,村巷中人来人往,笑语喧阗;如今却只与狐狸相对。而那些“狐与狸”竟反客为主,一见“我”就脊毛直竖,冲着“我”怒叫,好像责怪“我”不该闯入它们的家园。遍访四邻,发现只有“一二老寡妻”还活着!见到她们,自然有许多话要问要说,但杜甫却把这些全省略了,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而当读到后面的“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时,就不难想见与“老寡妻”问答的内容和彼此激动的表情。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这在结构上自成一段,写主人公回乡后的生活。前两句,以宿鸟为喻,表现了留恋乡土的感情。后两句,写主人公怀着悲哀的感情又开始了披星戴月的辛勤劳动,希望能在家乡活下去,不管多么贫困和孤独!
  最后一段,写无家而又别离。“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波澜忽起。以下六句,层层转折。“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这是第一层转折;上句自幸,下句自伤。这次虽然在本州服役,但内顾一无所有,既无人为“我”送行,又无东西可携带,怎能不令“我”伤心!“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这是第二层转折。“近行”孑然一身,已令人伤感;但既然当兵,将来终归要远去前线的,真是前途迷茫,未知葬身何处!“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这是第三层转折。回头一想,家乡已经荡然一空,“近行”、“远去”,又有什么差别!六句诗抑扬顿挫,层层深入,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主人公听到召令之后的心理变化。如刘辰翁所说:“写至此,可以泣鬼神矣!”(见杨伦《杜诗镜铨》引)沈德潜在讲到杜甫“独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时指出:“……又有透过一层法。如《无家别》篇中云:‘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无家客而遣之从征,极不堪事也;然明说不堪,其味便浅。此云‘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转作旷达,弥见沉痛矣。”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尽管强作达观,自宽自解,而最悲痛的事终于涌上心头:前次应征之前就已长期卧病的老娘在“我”五年从军期间死去了!死后又得不到“我”的埋葬,以致委骨沟溪!这使“我”一辈子都难过。这几句,极写母亡之痛、家破之惨。于是紧扣题目,以反诘语作结:“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意思是:已经没有家,还要抓走,叫人怎样做老百姓呢?
  诗题“无家别”,第一大段写乱后回乡所见,以主人公行近村庄、进入村巷划分层次,由远及近,有条不紊。远景只概括全貌,近景则描写细节。第三大段写主人公心理活动,又分几层转折,愈转愈深,刻画入微。层次清晰,结构谨严。诗人还善用简练、形象的语言,写富有特征性的事物。诗中“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概括性更强。“蒿藜”、“狐狸”,在这里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谁也不能容忍在自己的房院田园中长满蒿藜。在人烟稠密的村庄里,狐狸也不敢横行无忌。“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仅仅十个字,就把人烟灭绝、田庐荒废的惨象活画了出来。其他如“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也是富有特征性的。正因为是“老寡妻”,所以还能在那里苟延残喘。稍能派上用场的,如果不是事前逃走,就必然被官府抓走。诗中的主人公就是刚一回村,就又被抓走了的。诗用第一人称,让主人公直接出面,对读者诉说他的所见、所遇、所感,因而不仅通过人物的主观抒情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而且通过环境描写也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几年前被官府抓去当兵的“我”死里逃生,好容易回到故乡,满以为可以和骨肉邻里相聚了;然而事与愿违,看见的是一片“蒿藜”,走进的是一条“空巷”,遇到的是竖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满目凄凉,百感交集!于是连日头看上去也消瘦了。“日”无所谓肥瘦,由于自己心情悲凉,因而看见日光黯淡,景象凄惨。正因为情景交融,人物塑造与环境描写结合,所以能在短短的篇幅里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当时战区人民的共同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垂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前言】
  《垂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所作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此诗通过描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悲戚场景,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人民遭受的灾难与统治者的残酷,而且也忠实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全诗叙事抒情,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析精微,准确传神地表现特定时代的生活真实,无愧“诗史”之称。
  【注释】
  ⑴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
  ⑵垂老:将老
  ⑶焉用:何以。身独完:独自活下去,完即活
  ⑷投杖:扔掉拐杖
  ⑸骨髓干:形容筋骨衰老
  ⑹介胄:即甲胄。铠甲和头盔
  ⑺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上官:指地方官吏
  ⑻岁暮:年底
  ⑼孰知:深知
  ⑽加餐:多进饮食
  ⑾土门:在今河阳孟县附近,是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壁:壁垒
  ⑿杏园:在今河南汲县东南,为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⒀势异:形势不同
  ⒁岂择:岂能选择。端:端绪、思绪
  ⒂迟回:徘徊。竟:终
  ⒃被冈峦:布满山冈
  ⒄丹:红
  ⒅盘桓:留恋不忍离去
  ⒆蓬室:茅屋
  ⒇塌然:形容肝肠寸断的样子。摧肺肝:形容极度悲痛
  【翻译】
  四野的战争还没得到安平,我已经老了却得不到安宁。子孙们在战场上尽都殉难,兵荒马乱又何需老命苟全。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庆幸牙齿完好胃口还不减,悲伤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儿既披戴盔甲从戎征战,也只好长揖不拜辞别长官。听到老伴睡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明知道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犹听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土门关深沟高垒防守坚严,杏园镇天险足恃偷渡实难。形势变不比当年邺城之战,纵然是死去时间也有宽限。人生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哪管你饥寒交迫衰老病残!想以前少壮年华国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蹰长吁短叹。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战火遍地何处觅人间乐园,勤王杀敌又岂敢犹豫盘桓。毅然地抛弃茅棚奔赴前线,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断肺肝。
  【鉴赏】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军于邺城兵败之后,朝廷为防止叛军重新向西进扰,在洛阳一带到处征丁,连老翁老妇也不能幸免。《垂老别》就是抒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苦情。
  一开头,诗人就把老翁放在“四郊未宁静”的时代的动乱气氛中,让他吐露出“垂老不得安”的遭遇和心情,语势低落,给人以沉郁压抑之感。他慨叹着说:“子孙都已在战争中牺牲了,剩下我这个老头,又何必一定要苟活下来!”话中饱蕴着老翁深重的悲思。战火逼近,官府要他上前线,于是老翁把拐杖一扔,颤巍巍地跨出了家门。“投杖出门去”,笔锋一振,暗示出主人公是一个深明大义的老人,他知道在这个多难的时代应该怎样做。但是他毕竟年老力衰了,同行的战士看到这番情景,不能不为之感叹唏嘘。“同行为辛酸”,就势跌落,从侧面烘托出这个已处于风烛残年的老翁的悲苦命运。“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牙齿完好无缺,说明还可以应付前线的艰苦生活,表现出老翁的倔强;骨髓行将榨干,又使他不由得悲愤难已。这里,语气又是一扬一跌,曲折地展示了老翁内心复杂的矛盾和变化。“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作为男子汉,老翁既已披上戎装,那就义无反顾,告别长官慷慨出发了。语气显得昂扬起来。
  接下去,就出现了全诗最扣人心弦的描写:临离家门的时候,老翁原想瞒过老妻,来个不辞而别,好省去无限的伤心。谁知走了没有几步,迎面却传来了老妻的悲啼声。他唯一的亲人已哭倒在大路旁,褴褛的单衫正在寒风中瑟瑟抖动。这突然的发现,使老翁的心不由一下子紧缩起来。接着就展开了老夫妻间强抑悲痛、互相爱怜的催人泪下的心理描写:老翁明知生离就是死别,还得上前去搀扶老妻,为她的孤寒无靠吞声饮泣;老妻这时已哭得泪流满面,她也明知老伴这一去,十成是回不来了,但还在那里哑声叮咛:“到了前方,你总要自己保重,努力加餐呀!”这一小节细腻的心理描写,在结构上是一大跌落,把人物善良凄恻、愁肠寸断、难舍难分的情状,刻画得入木三分。究其所以感人,是因为诗人把“伤其寒”、“劝加餐”这类生活中极其寻常的同情劝慰语,分别放在“是死别”、“必不归”的极不寻常的特定背景下来表现。再加上无可奈何的“且复”,迥出人意的“还闻”,层层跌出,曲折状写,便收到了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土门”以下六句,用宽解语重又振起。老翁毕竟是坚强的,他很快就意识到必须从眼前凄惨的氛围中挣脱出来。他不能不从大处着想,进一步劝慰老妻,也似乎在安慰自己:“这次守卫河阳,土门的防线还是很坚固的,敌军要越过黄河上杏园这个渡口,也不是那么容易。情况和上次邺城的溃败已有所不同,此去纵然一死,也还早得很哩!人生在世,总不免有个聚散离合,哪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老!”这些故作通达的宽慰话语,虽然带有强自振作的意味,不能完全掩饰老翁内心的矛盾,但也道出了乱世的真情,多少能减轻老妻的悲痛。“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眼看就要分手了,老翁不禁又回想起年轻时候度过的那些太平日子,不免徘徊感叹了一阵。情思在这里稍作顿挫,为下文再掀波澜,预为铺垫。
  “万国”以下六句,老翁把话头进一步引向现实,发出悲愤而又慷慨的呼声:“睁开眼看看吧!如今天下到处都是征战,烽火燃遍了山冈;草木丛中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哪儿还有什么乐土?我们怎敢只想到自己,还老在那里踌躇彷徨?”这一小节有两层意思。一是逼真而广阔地展开了时代生活的画面,这是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真实写照。他告诉老妻:人间的灾难并不只是降临在他们两人头上,言外之意是要想开一些。一是面对凶横的敌人,他们不能再徘徊了,与其束手待毙,还不如扑上前去拼一场。通过这些既形象生动又概括集中的话语,诗人塑造了一个正直的、豁达大度而又富有爱国心的老翁形象,这在中国诗史上还不多见。从诗情发展的脉络来看,这是一大振起,难舍难分的局面终将结束了。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到狠下心真要和老妻诀别离去的时候,老翁突然觉得五脏六腑内有如崩裂似的苦痛。这不是寻常的离别,而是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家乡。长期患难与共、冷暖相关的亲人,转瞬间就要见不到了,此情此景,老翁难以承受。感情的闸门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汇聚成人间的深悲巨痛。这一结尾,情思大跌,却蕴蓄着丰厚深长的意境:独行老翁的前途将会怎样,被扔下的孤苦伶仃的老妻将否陷入绝境,仓皇莫测的战局将怎样发展变化,这一切都将留给读者去体会、想象和思索。
  这首叙事短诗,并不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刻画见长。诗人用老翁自诉自叹、慰人亦即自慰的独白语气来展开描写,着重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多变的情思基调,又决定了全诗的结构层次,于严谨整饬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缘情宛转之妙。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此诗叙别老妻,“忽而永诀,忽而相慰,忽而自奋,千曲百折,末段又推开解譬,作死心塌地语,犹云无一寸干净地,愈益悲痛”,是很有道理的。
  杜甫高出于一般诗人之处,主要在于他无论叙事抒情,都能做到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精析微,探骊得珠,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准确传神地表现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概括劳苦人民包括诗人自己的无穷辛酸和灾难。他的诗,博得“诗史”的美称,决不是偶然的。

三史三别相关古诗词

  • ·古诗《无家别·寂寞天宝后》--  《无家别·寂寞天宝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
  • ·古诗《新婚别·兔丝附蓬麻》--  《新婚别·兔丝附蓬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
  • ·古诗《垂老别·四郊未宁静》--  《垂老别·四郊未宁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
  • ·古诗《潼关吏·士卒何草草》--  《潼关吏·士卒何草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前言】   《潼关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l...
  • ·古诗《新安吏》--  《新安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 ·古诗《画鹘行·高堂见生鹘》--  《画鹘行·高堂见生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功刮造化窟。   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   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前言】   《画鹘行》是唐代...
  • ·古诗《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   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   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   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   【前言】   《李鄠县丈人...
  • ·古诗《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   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前言】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可分两段,每段四句。上段是对往日交情的回忆,下段写中途欢聚的喜悦。诗中情感复杂,有无奈有洒脱有悲慨。...
  • ·古诗《三史三别》--  《三史三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三史三别指的是杜甫的6部著名作品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石壕吏》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
  • ·古诗《夏日叹·夏日出东北》--  《夏日叹·夏日出东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前言】   《夏日叹》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 ·古诗《寄赞上人》--  《寄赞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前言】   《寄赞上人》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
  • ·古诗《太平寺泉眼》--  《太平寺泉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前言】   《...
  • ·古诗《赠崔侍郎二首其一》--  《赠崔侍郎二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前言】   《赠崔侍郎》(郎一作御),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同题酬赠诗,酬赠对象是同一个人,但不是同时同地之作。李白集中,现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除了两首之外,其余都是在金陵一带写的。李白《赠崔侍御》...
  • ·古诗《别赞上人》--  《别赞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异县逢旧友,初忻写胸臆。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昏黑。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   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前言】   《别...
  • ·古诗《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  《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前言】...
  • ·古诗《百忧集行》--  《百忧集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前言】   《百忧集行》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
  • ·古诗《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步屉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
  • ·古诗《三史三别》--  《三史三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三史三别指的是杜甫的6部著名作品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石壕吏》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