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秦川·秦川朝望迥

  《望秦川·秦川朝望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前言】
  《望秦川》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是诗人将归东川临离长安时,眺望秦川之作,它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前四句描写的景物明净、壮丽,体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后四句描写的景物萧条、清冷,体现了作者去官途中的怅惘和凄凉之情。全诗写景细致,笔墨简淡,线条清晰,情景交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⑴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⑵朝:早晨。迥:遥远。
  ⑶山河: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净:明洁。
  ⑷逶迤:曲折绵延貌。都城,京城。汉张衡《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辚辚,殿未出乎城阙,旆已返乎郊畛。”重:重叠。
  ⑸秋声: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万户: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⑹寒色:寒冷时节的颜色、景色。五陵:指长安城北、东北、西北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高祖刘邦)、安陵(惠帝刘盈)、阳陵(景帝刘启)、茂陵(武帝刘彻)、平陵(昭帝刘弗陵)。
  ⑺客:作者自指,因为当时在外作官是作客他乡。归欤(yú):归去。辞官回乡叫“归”。
  ⑻凄其:凄然,心情悲凉的样子。霜露浓:比喻官场上不得志,就像是遭受风霜雨露那样,萎靡不振失去生机。
  【翻译】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鉴赏】
  这首诗,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凉寥落的景象。
  诗的上四句写景。旭日东升,登高一望,号称八百里秦川尽呈眼底,正东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照下,山形尤显清晰。四周环顾,远近层峦叠嶂,泾渭纵横,山河互映,都显得明亮洁净,而长安都城则随山势而逶迤WWW.SLKJ.org曲折,尤显气势雄伟。这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广阔,山河明净,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观景的特点,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下四句即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写秋亦全然由具体的景物来作渲染和衬托。诗中对秋景的描写既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笔墨简淡,线条清晰,犹如一幅萧疏散淡的山水画卷。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清晨,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太阳刚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中显露出来,照得长安、渭水一片苍翠。一个“迥”字,将渭河平原的辽远开阔,准确地表现了出来。红日东升,本是极其绚丽多彩的景色,但是由于诗人的心境不佳,这美景也随着萧瑟的秋风显得肃穆苍凉。
  太阳升起来了,将大地照得十分清洁、明净,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远处山葱草翠,近处渭水泛波。那蜿蜒起伏、逶迤连绵的城阙正是帝都长安。这“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句中的“净”字和“重”字,将长安城周围的庄重肃穆,秋色的苍劲凄清,传神地点染出来。
  接着,诗人进一步渲染秋的悲凉气氛,“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五陵”, 指长安城北、东北、西北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高祖刘邦)、安陵(惠帝刘盈)、阳陵(景帝刘启)、茂陵(武帝刘彻)、平陵(昭帝刘弗陵)。汉代豪门贵族曾聚居于此。这两句是说,帝都附近,家家有竹,秋风袭来,竹摇叶动,萧萧飒飒,五陵松柏,蓊郁苍翠,微风吹动,松涛声响,更给长安增添了几分寒意。
  前面的诗句在着意渲染气氛,结尾两句则是要说明写此诗的原意。诗人“望秦川”是因为“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诗人才华出众,为时人所推重,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那样的小官,而且长期不得升迁,而现在就要返乡,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有“归欤”之叹。“客”是作者自指,因为当时在外作官是作客他乡,辞官回乡叫“归”。“凄其”就是凄然,心情悲凉的样子。“霜露浓”是比喻**上不得志,就像是遭受风霜雨露那样,萎靡不振失去生机。尾联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
  这首抒情诗,对秋景的描述极为生动细致的,它不但用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的心境,而且将秦川大地的秋色呈献在读者面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情景交融的诗篇。

望秦川·秦川朝望迥相关古诗词

  • ·古诗《送刘昱》--  《送刘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前言】   《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八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写景起兴,抒写离情别绪;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在设想的景况中,寄寓一腔深情厚谊。这首诗以临风寒苇...
  • ·古诗《别梁锽·梁生倜傥心不羁》--  《别梁锽·梁生倜傥心不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   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庭中犊鼻昔尝挂,怀里琅玕今在无?   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   忽然遣跃紫骝...
  • ·古诗《赠张旭·张公性嗜酒》--  《赠张旭·张公性嗜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   ...
  • ·古诗《系裙腰·惜霜蟾照夜云天》--  《系裙腰·惜霜蟾照夜云天》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前言】   《系裙腰》是北宋词人张先的一首婉约词,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如诗如画。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伤感之余又充满了愁思。   【注...
  • ·古诗《夜渡湘水》--  《夜渡湘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涔阳何处边。   【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之前,游湘桂的路上。诗人三十六岁左右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此诗叙述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诗人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   “客...
  • ·古诗《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   ⑴迥:远。   ⑵渤澥:大海。   【鉴赏】   这是一首山水诗,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不详其名。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钱塘:旧县名,唐时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钱塘门内。樟亭:在钱塘县城外...
  • ·古诗《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昏。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鉴赏】   出谷未亭午,到家已夕昏”,是说未午离观,傍晚还家。说明路途不是很远。由诗题可以知道,诗人与王白云结伴同游,途中两人走失,直到回家,才发现“王白云在后”。弄得孟浩然伫立&ldqu...
  • ·古诗《万山潭作》--  《万山潭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桌歌还。   【前言】   《万山潭作》由孟浩然所作,诗中写了清、闲,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中,闻一多评价这首诗说“这是诗的孟浩然,又是孟浩然的诗”,也恰好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悠闲、清静、旷达、淡泊。   【注释】...
  • ·古诗《望秦川·秦川朝望迥》--  《望秦川·秦川朝望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前言】   《望秦川》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是诗人将归东川临离长安时,眺望秦川之作,它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前四句描写的景物明净、壮丽,体
  • ·古诗《采莲曲·晚日照空矶》--  《采莲曲·晚日照空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萧纲。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桌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鉴赏】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
  • ·古诗《采莲曲·玉溆花争发》--  《采莲曲·玉溆花争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国辅。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木兰舟。   【鉴赏】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
  • ·古诗《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鉴赏】   《采莲曲》是乐府的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
  • ·古诗《奉答李和甫代简·山色江声相与清》--  《奉答李和甫代简·山色江声相与清》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   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前言】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组诗作品。这两首绝句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对朋友的思念,二是表达诗人的苦闷。第一首诗人以托景寄情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对睽别已久的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二首诗人尽情地向...
  • ·古诗《小长干曲》--  《小长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国辅。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翻译】   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长江边。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的生活和情趣。崔国辅的《小长干曲》内容也如此。这是一首表现古时江南青年男女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小诗。全诗风格清新,语言晓畅,于平淡自然中见含蓄委婉,很耐人寻味...
  • ·古诗《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
  • ·古诗《从军行其二》--  《从军行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翻译】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鉴赏】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
  • ·古诗《青楼曲二首》--  《青楼曲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其一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其二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前言】   《青楼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两首,均为七言绝句。组诗描写了少妇在家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大军胜利归来的盛大场面,从侧面反映出...
  • ·古诗《望秦川·秦川朝望迥》--  《望秦川·秦川朝望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前言】   《望秦川》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是诗人将归东川临离长安时,眺望秦川之作,它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前四句描写的景物明净、壮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