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乐乡县

  《晚次乐乡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前言】
  《晚次乐乡县》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征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愁,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注释】
  ⑴次:停留。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
  ⑵杳:遥远。
  ⑶际:边。
  ⑷日暮:太阳将落山之时。
  ⑸孤征:独自在旅途。孤,单独。征,征途。
  ⑹川原:山川原野。
  ⑺迷旧国;迷失了故乡。迷,迷失。旧国,故乡。
  ⑻边城:边远的小城。
  ⑼“野戍”句: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荒烟,荒野的烟雾。断,断绝,停止。
  ⑽平:此处指景象没有变化,模糊一片。
  ⑾如何:为何,为什么。
  ⑿恨:惆怅之意。
  ⒀噭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翻译】
  故乡已经遥远的看不到边际,太阳西垂暮色来临时,我一个人在征途。山川原野使我迷失了故乡,道路终于进入边远的小城。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为何此时心中充满无限惆怅,猿猴在夜色里嗷嗷的鸣叫。
  【鉴赏】
  陈子昂诗多以思理深邃、质朴劲健见长,此诗却以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见胜,在陈诗中别具一格,值得重视,由此也可见陈子昂艺术才能的多面性。
  诗题中的乐乡县,唐时属山南道襄WwW.SLKJ.org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从诗中所写情况看来,此篇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次”是停留的意思。
  首联说,故乡早已在远方消失,暮色苍茫之中自己还在孤独地行进着。“杳”,遥远。诗人从“故乡”落笔,以“日暮”相承,为全诗定下了抒写“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的伤感情调。首句中的“杳无际”,联系着回头望的动作,虽用赋体,却出于深情。次句以“孤征”承“日暮”,日暮时还在赶路,本已够凄苦的了,何况又是独自一人,更是倍觉凄凉。以下各联层层剥进,用淡笔写出极浓的乡愁。
  第三句承第一句,第四句承第二句,把异乡孤征的感觉写得更具体。三句中的“旧国”,即首句中的“故乡”。故乡看不到了,眼前所见河流、平原无不是陌生的景象,因而行之若迷。四句中的“边城”,意为边远之城。乐乡县在先秦时属楚,对中原说来是边远之地。“道路”即二句中的“孤征”之路,暮霭之中终于来到了乐乡城内。
  接着,诗人又放眼四围:入城前见到过的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这时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参差不齐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以“烟断”、“木平”写夜色的浓重,极为逼真。烟非自断,而是被夜色遮断;木非真平,而是被夜色荡平。尤其是一个“平”字,用得出神入化。萧梁时钟嵘论诗,有所谓“自然英旨”的说法(见《诗品序》)。“平”字用得既巧密又浑成,可以说是深得自然英旨的诗家妙笔。颈联这两句的精彩处还在于,在写景的同时,又将诗人的乡愁剥进了一层。“野戍荒烟”与“深山古木”,原是孤征道路上的一点可怜的安慰,这时就要全部被夜色所吞没,不用说,随着夜的降临,诗人的乡情也愈来愈浓重了。
  写完以上六句,诗人还一直没有明白说出自己的感情。但当他面对寂寥夜幕时,隐忍已久的感情再也无法控制。一个抒情性的设问句“如何此时恨”,便在感情波涛的推掀下,从满溢着的心湖中自然地汩汩流出。诗人觉得,最使他动情的,无过于深山密林中传来的一声又一声猿鸣的“噭噭”声了。诗人自问自答,将荡开的笔墨收拢,泻情入景,以景写情,写出了情景交融的末一句。入暮以后渐入静境,啼声必然清亮而凄婉,这就使诗意更为深长悠远,抒发了无尽的乡思之愁。从全诗艺术形象来看,前面六句诉诸视觉,最后这一句则诉诸听觉,在画面之外复又响起声音,从而使质朴的形象蕴有无穷的意味。前面说到,这首诗情韵悠长,正是表现在这寓情于景、以声音作结的末一句中。需要顺便指出的是,末一句诗出于南朝沈约的《石塘濑听猿》诗,字面全同,而所写情景各异。由于陈子昂用人若己,妙过前人,因而这一诗句得以广为流传,沈约的原诗反倒少为人知了。
  纵观全诗结构,是以时间为线索串连起来的。第二句的“日暮”,是时间的开始;中间“烟断”“木平”的描写,说明夜色渐浓;至末句,直接拈出“夜”字结束全诗。通篇又可以分成写景与抒情两个部分,前六句写景,末两句抒情。诗人根据抒情的需要取景入诗,又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抒情,所以彼此衔接,自然密合。再次,第七句插入一个设问句式,使诗作结构获得了开合动荡之美,严谨之中又有流动变化之趣。最后,以答句作结,粗粗看来,只是近承上一问句,再加推敲,又可发现,句中的“噭噭”“猿鸣”远应前一句的“深山古木”,“夜”字关合篇首“日暮”,“夜猿鸣”的意境又与篇首的日暮乡情遥相呼应。句句沟通,字字关联,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综上可见,此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由于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点。这些,与笔法粗犷并与直抒见长的《登幽州台歌》比较起来,自然是大相径庭的。但也由此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窥见诗人丰富的个性与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晚次乐乡县相关古诗词

  • ·古诗《度荆门望楚》--  《度荆门望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前言】   《度荆门望楚》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诗作。此诗首联交代了作者的行程;颔联进一步描写眼前所历之景;颈联继续写景,更具体地状写楚境胜地;尾联作者以楚狂接舆自比,直抒胸臆。全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寓情于景...
  • ·古诗《岘山怀古·秣马临荒甸》--  《岘山怀古·秣马临荒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前言】   《岘山怀古》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出蜀入京途中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怀古之思,也是诗人对他所处的时代的含蓄抨击。陈...
  • ·古诗《岘山怀古·访古登岘首》--  《岘山怀古·访古登岘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注释】   ①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襄阳府志》:“襄有三岘,此山为首,故以岘首名。”依次由南向西有岘中、岘尾之说。凭高:登临高处。襄中:指襄阳城一带。李白登上岘山远望襄阳城一带。...
  • ·古诗《送别崔著作东征》--  《送别崔著作东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前言】   《送别崔著作东征》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并勾划出送别时的气氛;颔联表面歌颂王师,实则规谏崔融要垂恤生灵;颈联借表现河北战场的环境盛赞...
  • ·古诗《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前言】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此诗为送别唱和之作,赞颂了一位满腹韬略的戍边将军的勇武,鼓励他抵御突厥,安边立...
  • ·古诗《修竹篇·龙种生南岳》--  《修竹篇·龙种生南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
  • ·古诗《赠苏绾书记》--  《赠苏绾书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审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前言】   《赠苏绾书记》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作品。此诗是作者为赠别友人从军边地而作。诗中称述了友人文才卓异以及慷慨从戎的豪迈气概,并用眷眷的儿女私情寄托勉励之意,使得全诗充满愉悦无拘的气氛,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全诗新...
  • ·古诗《经行岚州》--  《经行岚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审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鉴赏】   杜审言于公元645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经行岚州》,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品。   诗人所在的隰城县距岚州不是很远,但岚州的西...
  • ·古诗《晚次乐乡县》--  《晚次乐乡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前言】   《晚次乐乡县》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征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愁,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注释】   ⑴次:停留。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
  • ·古诗《邺都引·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  《邺都引·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家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鉴赏】   张说一生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度执掌大政,堪称...
  • ·古诗《蜀道后期》--  《蜀道后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前言】   《蜀道后期》是唐朝大臣张说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作者力争按时回到洛阳,不料情况突变,秋前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表现了心中的怅惘;后两句作者却绕开一笔,埋怨秋风无情,不等自己抢先到洛阳去了,抒写内心感触,点明题意。这样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把本来无情的秋风人格化...
  • ·古诗《幽州夜饮》--  《幽州夜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前言】   《幽州夜饮》是唐代诗人张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出自诗集《张燕公集》。   【注释】   ⑴幽州:古州名。辖今北京、河北一带,治所在蓟县。   ⑵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   ⑶迟暮心:因衰老引起凄凉...
  • ·古诗《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颋。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   【前言】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是唐代诗人苏颋所作的一首歌功颂德之作。此诗旨在歌颂君主游幸迎春,极尽雍容华贵的盛况,言辞间充满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感。全...
  • ·古诗《汾上惊秋》--  《汾上惊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颋。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前言】   《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虽仅二十字,但字字勾连古今,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
  • ·古诗《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前言】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名相、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描写庐山瀑布水的远景的写景诗,张九龄通过写山水以抒怀,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
  • ·古诗《浈阳峡·行舟傍越岑》--  《浈阳峡·行舟傍越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鉴赏】   浈阳峡,是浈水中的一个峡谷,浈水源出江西省信丰县,流经张九龄的故乡曲江。   这首诗描写在故乡峡谷溪流中行舟的情景。首联写峡谷的狭窄、深邃。诗人驾着小船,曲曲折折地穿过峡谷,紧紧地...
  • ·古诗《耒阳溪夜行·乘夕桌归舟》--  《耒阳溪夜行·乘夕桌归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乘夕桌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鉴赏】   耒阳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东南部,这首诗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诗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清幽的溪山景色,触动诗人的情怀,由此产生淡淡...
  • ·古诗《晚次乐乡县》--  《晚次乐乡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前言】   《晚次乐乡县》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征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愁,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注释】   ⑴次:停留。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