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

  《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作者为宋朝诗人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前言】
  《拟挽歌辞三首》是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晚年的组诗作品。诗人假设自己死后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又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第三首诗是写下葬的情形。诗人对下葬后的幽冥世界不猜测,也认为贤达也不能逃避死亡,与当时追求神仙得道的风气迥异。全诗艺术构思极有新意,以形象化的语言设想自己离开人世之后发生的主客观情状,表现了诗人对生死极其坦然的态度,显示了他极其明彻达观的思想。
  【注释】
  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寒霜,浓霜。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嶕峣:高耸的样子。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幽室:指墓穴。
  朝:早晨,天亮。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
  向:先时,刚才。
  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托体:寄身。山阿:山陵。
  【翻译】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赏析】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第三首。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
  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而一篇最精彩处,全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
  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www.SLKJ.ORG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实在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
  至于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相关古诗词

  • ·古诗《拟挽歌辞·在昔无酒饮》--  《拟挽歌辞·在昔无酒饮》作者为宋朝诗人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前言】   《拟挽歌辞三首》是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晚年的组诗作品。诗人假设自己死后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又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 ·古诗《无忧·不关老去愿春迟》--  《无忧·不关老去愿春迟》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前言】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共两首。第二首写思乡盼归。两首诗联系密切。由于寂寞无聊,所以产生思乡盼归之念;也正由于深感寂寞无聊,所以思乡盼归之念也愈切。   【赏析】   第二首“不...
  • ·古诗《无忧·病眼逢书不敢开》--  《无忧·病眼逢书不敢开》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容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前言】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共两首。第一首写寂寞无聊。   【赏析】   第一首一二两句都是因果句:由于“病眼”,所以“逢书不敢开”,由于“春泥”所以“...
  • ·古诗《赴官寿安泛汴》--  《赴官寿安泛汴》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耒。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前言】   《赴官寿安泛汴二首》是宋代张耒所作的七律组诗。诗人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但仕宦却并不如意,这首诗就以沿途所见萧瑟秋景,衬托出诗人长年沉沦下僚的忧悒心境。全诗...
  • ·古诗《画折枝·瘦竹如幽人》--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前言】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题画诗。第二首诗以王主簿折枝画为描写对象,至篇末以诗代简,表示...
  • ·古诗《画折枝·论画以形似》--  《画折枝·论画以形似》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前言】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题画诗。第一首诗从诗画创作理论谈起,由大处入笔,然后层层推进,最...
  • ·古诗《海州道中·秋野苍苍秋日黄》--  《海州道中·秋野苍苍秋日黄》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耒。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前言】   《海州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勾勒了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第二首,续写第二天白昼所见,景物与夜间的静谧优...
  • ·古诗《海州道中·孤舟夜行秋水广》--  《海州道中·孤舟夜行秋水广》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耒。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前言】   《海州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勾勒了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第一首写广阔的河水载着一叶孤舟,秋风满帆,诗人...
  • ·古诗《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  《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作者为宋朝诗人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前言】   《拟挽歌辞三首》是晋末宋初诗
  • ·古诗《赠友人·袖中赵匕首》--  《赠友人·袖中赵匕首》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翻译】   袖中揣着赵国制造的匕首,是从徐夫人家买的。霜雪...
  • ·古诗《赠友人·慢世薄功业》--  《赠友人·慢世薄功业》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
  • ·古诗《寄衣曲·忆郎赴边城》--  《寄衣曲·忆郎赴边城》作者为宋朝诗人罗与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   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   【前言】   《寄衣曲三首》是南宋诗人罗与之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写思念丈夫,从忆旧开始,三、四句,转而写失望,说如不是还有书信往来,眼前的分离就如同死去永无相见之期。   【注释】   ⑴寄衣曲:乐府题。《乐府诗集》收有张籍《寄衣曲》,入“...
  • ·古诗《寄衣曲·愁肠结欲断》--  《寄衣曲·愁肠结欲断》作者为宋朝诗人罗与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愁肠结欲断,边衣犹未成。   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   【前言】   《寄衣曲三首》是南宋诗人罗与之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接写裁衣,这位女子在灯下为丈夫赶制寒衣而迟迟未成,三、四句,写女子一边赶做衣服,一边想念边塞的丈夫。   【注释】   ⑶愁肠:郁结愁闷的心绪。   ⑷剑环:即剑柄上端与剑身连接处的...
  • ·古诗《寄衣曲·此身傥长在》--  《寄衣曲·此身傥长在》作者为宋朝诗人罗与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   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   【前言】   《寄衣曲三首》是南宋诗人罗与之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三首从丈夫不能回来,转而鼓励丈夫好好戍边。   【注释】   ⑸傥:倘若   【翻译】   只要我能够活下去,我怎敢怨恨你回家的日子绵绵悠长?我只是衷心地祝愿,郎君你严密地守卫着边防,像我...
  • ·古诗《赠从弟·泛泛东流水》--  《赠从弟·泛泛东流水》作者为汉朝诗人刘桢。其古诗全文如下: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前言】   《赠从弟三首》是三国时期诗人刘桢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运用比兴之法,分咏苹藻、松柏、凤凰三物,以其高洁、坚贞的品性、远大的怀抱,激励堂弟,亦以自勉。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注释】  ...
  • ·古诗《赠从弟·凤皇集南岳》--  《赠从弟·凤皇集南岳》作者为汉朝诗人刘桢。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前言】   《赠从弟三首》是三国时期诗人刘桢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运用比兴之法,分咏苹藻、松柏、凤凰三物,以其高洁、坚贞的品性、远大的怀抱,激励堂弟,亦以自勉。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注释】  ...
  • ·古诗《苏武诗·良时不再至》--  《苏武诗·良时不再至》作者为汉朝诗人无名氏。其古诗全文如下: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赏析】   人生的奔波总这样聚散匆匆,伤心的离别总这样依依难舍:长长短短的身影,历尽数百千载,似还叠印在“路侧”、“河梁&rdqu...
  • ·古诗《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  《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作者为宋朝诗人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前言】   《拟挽歌辞三首》是晋末宋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