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萧瑟仲秋月

  《秋日·萧瑟仲秋月》作者为宋朝诗人孙绰。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鉴赏】
  在东晋的诗坛上,曾经盛行过一种玄言诗。所谓玄言诗就是大谈老庄的玄之又玄、深微莫测的哲理诗。它们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人的感情,“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孙绰就是写这种诗的代表作家,像“仰观大造,俯览时物。机过患生,吉凶相拂。智以利昏,识由情屈”(《答许询诗》)之类,就很有点像歌诀和偈语。但是,他的这首《秋日》却又是一番面貌,虽然旨归仍不离老庄,却并不高谈道家的玄虚哲理,而只是表明道家的人生态度,且这种态度也是在对秋日景象的感应上生发的,因而有着一定的人生实感和较为鲜明的形象。在玄言诗充塞诗坛的当时,这等作品自然可算是佳胜之作了。
  全诗清晰地显现出三个层次。首四句总写秋日的节侯特点及其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前二句首先写出秋天的一派肃杀之气。“仲秋月”就是农历八月,是典型的秋日,此时天气转凉,霜露渐起,百物凋零,所以冠以“萧瑟”二字。“飂戾风云高”是说此时节云淡天高,秋风阵阵。“飂戾”就是风声。如此萧瑟的节候自然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感应:“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住在山中的人会首先感到这时序的变化;远行在外的人很容易产生凄凉之感、思家之念,以至于要放声唱歌来舒散心中的愁闷。这一层写出了对秋日的总体印象,为后面的具体描写秋景张本。
  接下六句为第二层意思,写自身所感到的节候变化。“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是说稀疏的树林中不断地刮起冷风,空荡荡的山峦上聚集着浓云,这是山林中的变化。“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是说浓重的露水洒落在庭院中的树上,繁密的叶子就从茂盛的枝条上落下,这是庭院中的变化。这种无情的肃杀之气虽说无可抗拒,但在受其摧残的时间和程度上,各种WWw.sLkJ.ORG景物是不相同的,那是它们各自的品质和抗御能力不一样,所以紧接着补了两句:“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菌是一种寿命极短的植物,《庄子》上曾说过“朝菌不知晦朔”,所以作者抚之而生悲。苍松不怕寒冷,秋气无损于它,所以作者不禁要攀其枝叶,投以羡慕的眼光。这一层写的虽是眼前常见景物,刻画却是精细而鲜明的,而且诗人还为之动了悲、羡之情,足见他并没有用哲人的冰冷目光去静观这种“时变”,而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去体察的,也就是说诗人是以热呼呼的心肠描绘出这秋日的凄清画面的,所以其间充溢着浓郁的诗意。
  松柏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上句诗人既有羡于松,虽是写景,但个人志趣已经流露,后四句遂顺调转入抒写自己的情志。“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是说:在这秋天的日子里,大自然尽管如此萧瑟,我还是愿意投身于它的怀抱,远远地来到林边野外钓鱼,与朝廷、市场这些争名争利的场所断绝联系。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意思是说:只要把纷繁的世界看得淡漠,无求于人,无苛于己,保持着远古人的心胸,那我们离无为自适的境界也就不远了。“濠上”一典出于《庄子》的《秋水》篇,其中写庄子与惠施在濠上(在今安徽凤阳)闲游,看到鲦鱼从容出游,因而引起了鱼究竟知不知道快乐的一番辩论,后世就把濠上指代逍遥闲游的地方,把崇尚老庄就说成是濠上之风。此二句是谈玄论虚之词,也是全篇的旨归。道家认为一切礼乐道德等社会规范,以及人们有组织的行动与交往都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扼杀,所以他们要摆脱一切制度与文明的束缚,把任情适性、归真返朴当作终身追求的目标。这里颂扬的也就是这种精神。
  孙绰此诗虽也涉及玄理,却并不淡然寡味。首先,作者是在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和由此而产生的悲、羡之情上引出对濠上之风的颂扬的,这是诗歌艺术上常用的讽咏比兴法,因此自然也具有艺术感染力。其次,此诗所涉及的玄理,并非阐释道家的具体教义,仅仅是表明一种归依道风的感情,而表现感情乃是诗歌的天职,诗情诗味即由此出,这也是此诗不乏诗味的原因。
  当然,此诗虽也较多地写了山水风景,林野秋色,但因为它既未以游览作为描写景物的过程和手段,也没有把自然景物作为美感观照的主位对象,所以它仍属于玄言诗,还不是一首山水诗。但是,孙绰本人是爱好山水的,描摹山水的本领也是高超的(例如其《天台山赋》就写得掷地有声),而且他“借山水以化其郁结”(《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所以他诗中的自然景物(包括山水),也就应当另眼相看了。此诗借秋日景物来表明其向往濠上之风,也就是为了化解其胸中郁结,这与“老庄告退”后兴起的山水诗有着共同之处。更明确地说,被称为空洞虚泛的玄学,却也有其注重自然之道、注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一面。作为玄学的诗歌形式的玄言诗,因而也有其注重从自然——山水之中体悟玄理,亦即企图让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取得和谐的倾向。正是这个倾向的不断发展延伸,才终于有了以山水为重头、而玄理退居为“尾巴”的山水诗。孙绰此诗中,阐明玄理虽然还是诗的主要目的,但谈玄在篇幅上已是“尾巴”了。因此,如果说此诗包含着山水诗的某些因素或萌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

秋日·萧瑟仲秋月相关古诗词

  • ·古诗《秋日·连卷雌霓小西楼》--  《秋日·连卷雌霓小西楼》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连卷雌霓小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缠头。   【前言】   《秋日三首》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组诗作品。前两首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都以观察细致见称。第三首是写雨后彩虹,则表现了诗人诗歌风格中慷慨豪俊的一面。   【注释】   ⑹连卷:长而弯曲的样子。雌霓:副虹,双虹中色彩浅淡...
  • ·古诗《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  《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前言】   《秋日三首》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组诗作品。前两首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都以观察细致见称。第二首写家庭生活的闲适情趣。   【注释】   ⑷月团:茶饼名。蔡襄《茶录》:“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
  • ·古诗《秋日·碧芦青柳不宜霜》--  《秋日·碧芦青柳不宜霜》作者为唐朝诗人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前言】   《秋日》的作者是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这首诗虽然只是描写景物,但以景衬情,表达了作者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系念。   【注释】   ⑴不宜:不适宜,经受不了。   ⑵沧州:指近水的一带,此处指诗人所见。一说泛指江南水乡之地。   ...
  • ·古诗《秋日·庭草衔秋自短长》--  《秋日·庭草衔秋自短长》作者为唐朝诗人高翥。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释】   ①翥:鸟向上飞。(组词:龙翔凤翥)   ②蛩:蟋蟀、蝗虫。   ③寒螀: 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   【翻译】   庭前的草儿衔着几分秋意,蟋蟀、寒蝉的鸣叫相互应答;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
  • ·古诗《秋日·反照入闾巷》--  《秋日·反照入闾巷》作者为唐朝诗人耿湋。其古诗全文如下: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前言】   《秋日》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从写静态的景物开始,又以动态的景物结束,其间由景而情,又由情而景,以景结情。这种写法使诗意余象外,蕴藉隽永。   【注释】   ⑴反照:即返照,夕阳...
  • ·古诗《偶见·深山曲路见桃花》--  《偶见·深山曲路见桃花》作者为唐朝诗人徐祯卿。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鉴赏】   徐祯卿的自然山水诗善于捕捉微妙的自然景象,擅长在发现美的瞬间表现自己的心灵感受。正如这首《偶见》诗题所示,这是诗人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赶路时,由眼前景物所触发的一时感兴。   诗人跋涉在山间,在山回路转时,鲜艳的桃花忽然...
  • ·古诗《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  《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作者为唐朝诗人韩偓。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鉴赏】   李清照《点绛唇》云:“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对照韩偓这首绝句,可见,李词化用了韩诗。联系二人的其他作品,也可看出,李清照对韩偓非常欣赏,她受...
  • ·古诗《晚泊·半世无归似转蓬》--  《晚泊·半世无归似转蓬》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前言】   《晚泊》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两联是说明晚泊即乘舟出行的原因及黯然的心情,第三联入题写晚泊,通过泊船时的一件小事及眼前的景色来...
  • ·古诗《秋日·萧瑟仲秋月》--  《秋日·萧瑟仲秋月》作者为宋朝诗人孙绰。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鉴赏】   在东晋的诗坛上,曾经盛行过一种玄言诗。所谓玄言诗就是大谈老庄的玄之又玄、深微莫测的哲理诗。
  • ·古诗《秋日·爽气澄兰沼》--  《秋日·爽气澄兰沼》作者为唐朝诗人李世民。其古诗全文如下: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翻译】   秋高气爽,秋风中飘来阵阵桂花的香气。霜露润在石头之上如美玉一般,满地的菊花瓣像是铺了一地的黄金。忽然间,太阳就落在了山后,天空中布满了乌云。远山已经看不清楚了,且在脚下的清石泉水寻找乐...
  • ·古诗《行经庐山东林寺》--  《行经庐山东林寺》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前言】   《行经庐山东林寺》是由晚唐杰出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语言清新俊爽,意境恬淡高远,表现了杜牧对国事的忧虑,对仕途的厌倦和追慕范蠡功成身退的情怀。   【...
  • ·古诗《闻雁·朔风吹雁渡江干》--  《闻雁·朔风吹雁渡江干》作者为唐朝诗人韩恰。其古诗全文如下:   朔风吹雁渡江干,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   【鉴赏】   写景之中运用了通感手法,嘹唳的雁鸣,响彻江空,而传来寒栗之感,由听觉形象转为触觉形象。同时还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雁鸣之“响”来反衬出环境的荒寂。两句诗着意在一个“寒”字:“朔风”“霜&rdqu...
  • ·古诗《村舍·山高正对烧畲火》--  《村舍·山高正对烧畲火》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高正对烧畲火,溪近时闻戽水声。   破屋已斜犹可往,老牛虽瘠尚能耕。   【注释】   [1]畲火:火耕。在田中烧草泥。   [2]戽水:车水灌田。   [3]瘠:瘦弱。   【鉴赏】   此诗题《村舍》,诗即句句扣“村舍”。前两句写村舍的地理环境:面对高山,旁临小溪,有声有色,历历如绘。三句正面写村舍,四句写农家所有,&...
  • ·古诗《思归·一首乡音曲》--  《思归·一首乡音曲》作者为宋朝诗人黄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首乡音曲,谁怜漂泊人。   寒风催日落,可是送来春。   【鉴赏】   这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一首乡音曲。”起笔凝聚人性共鸣之音,无论是在外漂泊,还是羁旅游玩,或是定居海外,谁人不思乡怀故。起笔用通感手法,把乡音设置在漂泊之人的心灵深处,一有同感,便就会产生共鸣。那么,这乡音就是故人来,WWw.sLkJ.ORG还是其...
  • ·古诗《留赠偃师主人》--  《留赠偃师主人》作者为唐朝诗人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漏未残,徒侣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前言】   《留赠偃师主人》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之一,创作于晚唐,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注释】   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徒侣:同伴;朋辈。   归梦:归乡之梦。   晴雪:天晴后的积雪。   卷帘:卷起或掀...
  • ·古诗《孤雁·天寒稻粱少》--  《孤雁·天寒稻粱少》作者为宋朝诗人鲍当。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   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   【前言】   《孤雁》是北宋诗人鲍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抒写大雁宁可被杀食用也要替人送信的,表现了大雁的忠诚和戍边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注释】   ⑴天寒句:化用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句。   ⑵充...
  • ·古诗《华山题王母祠》--  《华山题王母祠》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前言】   《华山题王母祠》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创作的七言绝句,该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4首。该诗反映了神仙不死之 “道”,人能长生成仙是道教哲学的核心命题。   【注释】   ①王母祠:西王母祠。诗约作于会昌末。   ②莲华...
  • ·古诗《秋日·萧瑟仲秋月》--  《秋日·萧瑟仲秋月》作者为宋朝诗人孙绰。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鉴赏】   在东晋的诗坛上,曾经盛行过一种玄言诗。所谓玄言诗就是大谈老庄的玄之又玄、深微莫测的哲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