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注释】
  (1)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2)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
  (3)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茏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
  (4)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wwW.SLKJ.OrG的感伤情怀。
  (5)“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
  (6)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
  (7)“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
  (8)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9)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10)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11)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12)滴沥:水珠下滴。
  【赏析】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春江花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春江花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现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春江花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红楼梦曲·枉凝眉》、《葬花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很有启发的。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相关古诗词

  • ·古诗《琵琶仙·中秋》--  《琵琶仙·中.秋》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前言】   《琵琶仙·中秋》是清朝学者纳兰性德的词作品...
  • ·古诗《送荪友》--  《送荪友》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 ·古诗《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前言】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一首为悼念亡妻而作的词,词中不仅表现了他对卢氏的怀念和深沉的爱,而且也流露出他厌弃尘俗的哀伤心绪。这首词真实地抒写由悼...
  • ·古诗《清平乐·风鬟雨鬓》--  《清平乐·风鬟雨鬓》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前言】   《清平乐·风鬟雨鬓》是由清代作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凄婉伤感。上片追忆往日的幽会欢情,极为浓艳。“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刻画出月下柔情缱绻...
  • ·古诗《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王国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侧身天地苦拘孪,姑射神人未可攀。   云若无心常淡淡,川若不竞岂潺潺。   驰怀敷水条山里,托意开元武德间。   终古诗人太无赖,苦求乐土向尘寰。   【赏析】   读了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忧郁而充满无奈的诗人,究其一生,王国维的忧郁从来不曾停止过。   “终古诗人太无赖,苦求乐土向尘寰”两句读来...
  • ·古诗《杂感·积雨沿村涨》--  《杂感·积雨沿村涨》作者为清朝文学家张际亮。其古诗全文如下:   积雨沿村涨,新晴刈稻忙。   日沉山紫翠,稼纳谷青黄。   燮理资台省,征输赖井乡。   迢迢天外雁,何处觅秋粮。   【注释】   [1]燮理:调理,安排。资:凭借,依赖。台省:官署。   [2]赖:依赖,依靠。   【赏析】   作者在《杂感》二十四首原题下有序云:“余既折回浮梁西乡山中从兄宅,倏将八月,缘江路阻兵,童仆又遘疾,遂...
  • ·古诗《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  《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黄景仁。其古诗全文如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前言】   《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是清朝诗人黄景仁所作的一首杂诗,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一种慨叹,其中“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句是经...
  • ·古诗《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前言】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词作品。上片由问句起,接以“一年能几团圆月”句,其怅叹离多会少之情已见。又二句是苦恨如今虽已春尽,但仍...
  • ·古诗《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
  • ·古诗《薛宝钗咏白海棠》--  《薛宝钗咏白海棠》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前言】   《薛宝钗咏白海棠》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薛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端庄矜持、稳重和平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注释】   ①珍重:珍视,看重。芳...
  • ·古诗《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顾太清。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回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输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注释】   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蔽日:遮蔽日光。   【赏析】   因为...
  • ·古诗《晓窗·少闻鸡声眠》--  《晓窗·少闻鸡声眠》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魏源。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赏析】   由少到老,世上千千万万代人,他们的岁月与生命,都无一例外地消磨在报晓的鸡鸣中,无志者wwW.SLKJ.OrG消沉,蹉跎岁月;有志者奋发,建功立业。人生短促,时不我待。...
  • ·古诗《咏秋柳·栖鸦流水点秋光》--  《咏秋柳·栖鸦流水点秋光》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纪映淮。其古诗全文如下: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注释】   ①这首诗题一作《秦淮竹枝词》。   ②绾:系,盘结。   ③谢女:晋谢安侄女名道韫,乃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赏析】   这是女诗人纪映淮的一首咏物诗。   首句写柳树所处的环境。清秋时节,几点寒鸦栖息在秦...
  • ·古诗《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作者为清朝文学家姚鼐。其古诗全文如下: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前言】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是清朝散文家姚鼐所创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写作者山行所见所闻,赞美和歌唱大自然与山乡农民和谐的景象。   【注释】   ①舂锄:白鹭;   ②扑扑:扑打翅膀。   【翻译】   布谷飞来飞去的劝说...
  • ·古诗《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作者为清朝文学家康有为。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前言】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这首词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以为是写戊戌变法后维新党人的命运,而梁令娴《艺蘅馆词选》认为是长素少年绮...
  • ·古诗《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前言】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这首词运用了老套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手法,但景清情切,颇令人动容。就如同面对同样的材料,高明的厨师和平庸的厨师却能做出天壤之别的两种味道来。   【...
  • ·古诗《绮怀十六首》--  《绮怀十六首》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黄景仁。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其二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其三   旋旋...
  • ·古诗《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