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燕丹善养士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作者为西晋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前言】
  《咏荆轲》此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Www.slKJ.orG易水饮饯的场景。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注释】
  荆轲:战国时卫国人,为燕太子丹报仇,以送地图为名,藏匕首刺秦王,不成被杀。
  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
  强嬴:秦国。
  荆卿:指荆轲。
  渐离: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与荆轲友善,善击筑(古时的一种乐器)。
  宋意:燕国的勇士。
  商音、羽奏:商声和羽声。商声凄凉,羽声较激昂。
  【翻译】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 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赏析】
  该诗作者取材于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表现了诗人铲除强暴的愿望,反映陶渊明真淳、恬淡之外的“金刚怒目”的另一面。
  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陶渊明的这首诗显然是取材于上述史料,但并不是简单地用诗的形式复述这一历史故事。[2]
  这是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诗中借对荆轲的歌颂,表现了诗人对强暴势力的憎恶和铲强除暴的愿望。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报,报复、报仇之意),引出荆轲。不仅概括了荆轲入燕,燕丹谋于太傅鞫武,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燕丹得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等经过,而且,一开始便将人物(荆轲)置于秦、燕矛盾之中,又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俊的勇士(百夫良,超越百人的勇士),于是乎他自然成了矛盾一方(燕)的希望之所托。那么,故事的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之重任,大体都已亮出,所以说这四句是“已将后事全摄”。正因为如此,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等悬念,也就同时紧紧地系在读者的心上。下面接着就写荆轲出燕,在临行前,史书中有荆轲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引起荆轲怒叱太子,且在一怒之下,带着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的记载。诗人略去这一重要情节,而代之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这后一句逗出下文,而前一句显然是回护了燕丹的过失,但这样写却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既使得内容和谐统一,一气贯注,也使得笔墨集中,结构浑成。易水饯行,《战国策》与《史记》是这么写的:“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由平缓而渐趋激昂。诗人则不然,他首先插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素骥,白马。马犹如此,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因而“雄发”二句的刻画——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子;雄猛之气,冲动了系冠的丝绳——虽不无夸张,但却由于情真意足而显得极其自然。易水饯别,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酝酿和展开的激昂悲壮的一幕。高渐离、宋意……一时燕国的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寒水哀风,击筑高歌,声色俱现,情景相生,送者、行者,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流涕。“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又一笔折到行者,道出了行者的决心,写出了行者的气概,而这也就是这幕戏的意图与效果之所在。
  “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顾,飞车入秦。使上述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概,从行动上再加以具体的表现。其中“凌厉”二句亦属诗人的想像,它好似一连串快速闪过的镜头,使人物迅逼秦廷,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铺叙得排荡淋漓,而写到行刺失败的正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前一句洗练地交代了荆轲与燕丹在地图中藏着利刃以要劫、刺杀秦王的计谋,同时也宣布了高潮的到来,后一句只写秦王慌张惊恐,从对面突出荆轲的果敢与威慑,而对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等等,则只字不提,其倾向之鲜明,爱憎之强烈,自在不言之中。作者以有限的篇幅,再现了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剪裁的功夫与创造的才能。诗的最后四句,便是直截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在惋惜和赞叹之中,使这个勇于牺牲、不畏强暴的形象,获得了不灭的光辉、不朽的生命。可以看得出诗人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下了这个精采而又有分量的结尾。正如张玉谷说的:“既惜之,复慕之,结得抟捖有力,遂使通首皆振得起”(《古诗赏析》)。
  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不过这“现实”亦不宜说得过窄过死(如一些论者所言,这首诗是诗人出于“忠晋报宋”而作),为什么呢?首先,因为陶渊明反复地说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之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这使我们看到在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也早已具有着豪放、侠义的色彩。其次,诗人也曾出仕于晋,不过他说这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田园居五首》),悔恨之情溢于言表,足见“晋”也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当然“宋”亦如此。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将《咏荆轲》的作意胶柱于“忠晋报宋”的理由。诗人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常在,诗中的荆轲也正是这种精神和理想的艺术折光。说得简单一点,便是借历史之旧事,抒自己之爱憎,这样看是比较接近诗人心迹的吧。是的,这首诗的影响也正在此,此亦有诗为证:“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相关古诗词

  • ·古诗《思吴江歌》--  《思吴江歌》作者为西晋文学家张翰。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前言】   《思吴江歌》是西晋诗人张翰创作的七言诗。此诗通过对作者对于秋天的到来,想起故乡的秋景和鲈鱼的肥美等,来表达了作者思归之情。   【注释】   ①木叶:树叶。   ②鲈鱼:即桂花鱼,古名银鲈、玉花鲈。体侧扁,巨口细鳞,身有桂花色纹,肉肥嫩鲜美。   ...
  • ·古诗《铜雀台赋·从明后以嬉游兮》--  《铜雀台赋·从明后以嬉游兮》作者为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
  • ·古诗《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作者为西汉文学家张衡。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
  • ·古诗《李夫人赋》--  《李夫人赋》作者为西汉文学家刘彻。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疆。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呼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
  • ·古诗《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作者为西汉文学家汉乐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前言】   《上山采蘼芜》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徐陵辑)卷一。这是一首写弃妇的诗...
  • ·古诗《平陵东》--  《平陵东》作者为西汉文学家汉乐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前言】   《平陵东》是汉代乐府诗歌,误传为汉代翟义门客所作。《平陵东》揭露了贪官暴吏劫夺民财,残害百姓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揭露了汉代社会的阴暗面。艺术手法上,《平陵东》运用顶针续麻的...
  • ·古诗《悲愤诗》--  《悲愤诗》作者为西汉文学家蔡文姬。其古诗全文如下: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
  • ·古诗《陌上桑》--  《陌上桑》作者为西汉文学家秦罗敷。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l...
  • ·古诗《咏荆轲·燕丹善养士》--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作者为西晋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 ·古诗《咏荆轲·燕秦不两立》--  《咏荆轲·燕秦不两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
  • ·古诗《闲情赋》--  《闲情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闲情赋》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赋作。这是陶渊明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一篇,它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此赋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作者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想变成各种器物,附着在这位美人身上。全赋沿用比兴手法,情思缭绕,逐层...
  • ·古诗《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七哀诗·西京乱无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粲。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前言】   《七哀诗三首》是汉...
  • ·古诗《七哀诗·明月照高楼》--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前言】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是魏晋诗人曹植作的一首五言闺怨诗。这首诗借一...
  • ·古诗《野田黄雀行》--  《野田黄雀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前言】   《野田黄雀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诗作。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掌权,杀了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曹植却无力相救。《野田黄雀行》所抒写的,就...
  • ·古诗《煌煌京洛行》--  《煌煌京洛行》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丕。其古诗全文如下: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
  • ·古诗《定情诗·我出东门游》--  《定情诗·我出东门游》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繁钦。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 ·古诗《西征赋》--  《西征赋》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潘岳。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纳旌弓于铉台,赞庶绩于帝室。嗟鄙夫之常累,固既得而患失。无柳季之直道,佐士师而一黜。   武皇忽其升遐,八音遏于四海。天子寝于谅闇,百官听于冢宰。彼负荷之殊重,虽伊、周其犹殆。窥七贵于汉庭,畴一姓之或在?无危明以安位,祗居逼以示专。陷乱逆以受戮,匪祸降之自天。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
  • ·古诗《咏荆轲·燕丹善养士》--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作者为西晋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