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无朋

  文言文《小人无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欢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注释】
  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
  交疏:交情疏远。
  保:关心,爱护。
  【翻译】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说法,从古代就有了,只是希望国君能够分清楚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一般说来,君子和君子是因为志趣相同而结为朋党,小人和小人则是因为利益相同而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道理。
  然而臣下我认为小人是没有朋党的,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小人所爱好的是薪俸,所贪图的是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相互牵引,勾结而成为朋党,这是假的。等到他们看到利益后就争先恐后了,有时利益没了就交情疏远,甚至反过来互相伤害,即使是兄弟亲戚这么亲近的人,也不能互相保护了。所以臣下我认为小人是没有朋党的,他们虽然暂时结为朋党,却是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所坚持的是道义,他们所履行的是忠信,他们所爱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修养自己,就会志趣相同而互相助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情,就会心思相同而互相帮助,始终如一。这是君子的朋党哪!所以做君主的人,应当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唐尧的时候,小人共工、欢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凯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了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凯的君子朋党,尧的天下因此而大为治理。到了舜自己做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互相赞美、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个人结为一个朋党,而舜都重用他们,天下也因此而大为治理。《书经》上说:“纣王有亿万名大臣,却有亿万颗心;周有三千名大臣,却只有一条心。”纣王的时候,亿万人的心各个不同,可以说并没有结为朋党,然而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大臣,三千人结为一个大朋党,可是周朝用了这些人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全天下的名士都囚禁了起来,把他们当党人看待;等到黄巾贼造反,汉朝大乱,后来才懊悔觉悟,释放了所有党人,然而国家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末年,逐渐产生了朋党的争论,到了唐昭宗的时候,杀光了朝廷的名士WwW.slkj.orG,把他们都丢到黄河里去,并且说:“这些人自命清流,可以把他们丢到浊流里去啊!”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君主,能够使人人不同心思,不结为朋党的,谁也比不上纣王了;能够禁止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比不上汉献帝;能够杀害清流的朋党,谁也比不上唐昭宗的时候。然而(这些人)结果都让国家纷乱灭亡。互相赞美,彼此推让,一点儿也不自相猜疑的,谁也比不上舜的二十二名大臣;舜也毫不怀疑地都进用了他们。然而后代并不讥笑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骗,反而称赞舜是个聪明睿智的圣君,这是因为他能分辨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大臣三千人共同结为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没有比得上周朝的了,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这是因为善人虽多却不嫌多。
  前代治乱兴之的过程,当君主的人实在可以引为借鉴啊! 

小人无朋相关古诗词

  • ·古诗《朝士刘廷式本田家》--  文言文《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刘廷式为婚。后契阔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行,凡生数子。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
  • ·古诗《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  “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出自文言文《魏文侯燕饮》,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rdqu...
  • ·古诗《魏文侯燕饮》--  文言文《魏文侯燕饮》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
  • ·古诗《郗超与谢玄不善》--  “郗超与谢玄不善”出自文言文《郗超不以爱憎匿善》,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翻译】   东晋大臣郗超和谢玄不和...
  • ·古诗《郗超不以爱憎匿善》--  文言文《郗超不以爱憎匿善》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   ①善:和,和睦。   ②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
  • ·古诗《孔子献计救火》--  文言文《孔子献计救火》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自将众趋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不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
  • ·古诗《义犬救主》--  文言文《义犬救主》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华隆好弋。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   华隆:人名   怪:感到奇怪   好:喜欢   委地:倒在地上   后...
  • ·古诗《晋文公逐麋而失之》--  文言文《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厌闲而近人,故得;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之居也,厌众而远游,故亡其国。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君放不归,...
  • ·古诗《小人无朋》--  文言文《小人无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
  • ·古诗《杨震论四知》--  文言文《杨震论四知》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
  • ·古诗《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出自文言文《杨震论四知》,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bi)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
  • ·古诗《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文言文《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琢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注释】   1、受:接受   2、...
  • ·古诗《与诸弟书节选》--  文言文《与诸弟书节选》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诸位贤弟足下:十一前月八日,已将日课抄与弟阅,嗣后每次家书,可抄三叶付回。日课本皆楷书,一笔不苟,惜抄回不能作楷书耳。   冯树堂时攻最猛,余亦教之如弟,知无不言。可惜弟不能在京,在树堂日日切磋,余无日无刻不太息也!九弟在京年半,余懒散不努力;九弟去后,余乃稍能立志,盖余实负九弟矣!   余尝语贷云曰:“余欲尽孝道,更...
  • ·古诗《曾子杀猪》--  文言文《曾子杀猪》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⑾。" 遂烹彘也。   【注释】   ①市:集市。市集   ②女还:你回去吧。 女,同&ldquo...
  • ·古诗《细柳营》--  文言文《细柳营》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古诗《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文言文《永州韦使君新堂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古文名篇之一,作于公元812年(元和七年)。当时作者任永州司马,刺史韦宙是他的顶头上司。在韦使君新堂落成的时候,作者以其生花的妙笔,道出了韦使君的乔迁之喜,清明之治,让人心生一种顺应自然的美感,积极向上的激情。   【原文】   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
  • ·古诗《上梅直讲书》--  文言文《上梅直讲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上梅直讲书》是苏轼写的酬谢书,因为得到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赏识,得以跻身仕途,而后参加在礼部欧阳修列席的宴饮,向欧、梅二位表现酬谢之情,感念知遇之恩。文章旁征博引,文意雄阔,是向举荐之人陈情的上佳之作。   【原文】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
  • ·古诗《小人无朋》--  文言文《小人无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