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白日沦西河

  《杂诗·白日沦西河》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注释】
  ①沦:落下。阿:山岭。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万里辉:指月光。荡荡:广阔的样子。景:同影,指月轮。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
  ④房户:房门。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⑤时易:季节变化。夕永:夜长。这两句是说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⑥无予和:没有人和我对答。和,去声。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⑦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掷,抛开。骋,驰骋。这里指大展宏图。
  ⑧终晓:直到天亮。
  【翻译】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结苍凉无尽。
  渊明此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Www.SLKJ.ORg慨,打成一片。素月万里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呈露。有志未骋之悲慨,亦是心灵中之一境界。所以诗的全幅境界,自然融为一境。诗中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其陶冶人类心灵,感召、激励人类心灵之意义,乃是长青的,不会过时的。渊明此诗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之喜爱,根源即在于此。

杂诗·白日沦西河相关古诗词

  • ·古诗《傅显迂缓》--  文言文《傅显迂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
  • ·古诗《象虎》--  文言文《象虎》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象虎》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原文】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
  • ·古诗《楚人养狙》--  文言文《楚人养狙》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
  • ·古诗《说虎》--  文言文《说虎》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
  • ·古诗《与长子受之》--  文言文《与长子受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
  • ·古诗《猫犬》--  文言文《猫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东坡云:“养猫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犬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谓不捕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则甚矣。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非捕鸡乎?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注释】   1 捕:捉。   2 蓄:蓄养。   3 奸:邪恶伪诈的人。   4 犹:仍然;还是。   5 甚:比&he...
  • ·古诗《江淮之蜂蟹》--  文言文《江淮之蜂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   1空群:倾巢而出   2连房刳(kū)取: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   3郭索...
  • ·古诗《正午牡丹》--  文言文《正午牡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注释】   1 尝:曾经。   2 其下:牡丹丛下面。...
  • ·古诗《杂诗·白日沦西河》--  《杂诗·白日沦西河》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注释】   ①沦:落下。阿:山岭。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万里辉:指月光。荡荡:广阔的样子。景:
  • ·古诗《幼时记趣》--  文言文《幼时记趣》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 ·古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言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
  • ·古诗《先君序略》--  文言文《先君序略》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①;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
  • ·古诗《宾主无愧色》--  文言文《宾主无愧色》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张玄⑴与王建武⑵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⑶许⑷,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⑸,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⑹留之,遂⑺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⑻,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⑼,自应见诣⑽。”范驰⑾报张,张便束带⑿造之。遂举觞对话,宾主...
  • ·古诗《阮籍不拘礼法》--  文言文《阮籍不拘礼法》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注释】   ⑴。   【翻译】   阮籍秉性极孝,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方(听说阮籍...
  • ·古诗《交友之道》--  文言文《交友之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逢蒙学射于羿, 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曰:“薄乎云耳,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 其仆曰:‘庾公之斯也。&r...
  • ·古诗《孔孟论学》--  文言文《孔孟论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
  • ·古诗《麻叶洞天》--  文言文《麻叶洞天》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西垂。大岭东转,束涧下流,夹峙如门,而当门一峰,耸石屼突,为将军岭;涧捣其西,而枣核之支,西至此尽。涧西有石崖南向,环如展翅,东瞰涧中,而大领之支,亦东至此尽。回崖之下,亦开一隙,浅不能入。崖前有小溪,自西而东,经崖前入于大涧。循小溪至崖之西胁乱石间...
  • ·古诗《杂诗·白日沦西河》--  《杂诗·白日沦西河》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注释】   ①沦:落下。阿:山岭。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万里辉:指月光。荡荡:广阔的样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