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

  《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前言】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注释】
  ⑴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秋半:八月。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挽弓射猎,又指回鹘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⑵云外:一作“云际”。
  ⑶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⑷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⑸须知WwW.slKJ.ORg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⑹莫厌:一作“好是”。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
  ⑺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
  【翻译】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赏析】
  此诗通篇为咏物体,前四句写大雁惊飞,影过皇城,鸣声回荡在长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宫中统治者的关注?后四句安慰大雁:胡骑尚在,你们到春天时也不要急于北飞,潇湘之地也可以觅食。此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明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
  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诗人说: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问题是: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它们的归宿是:“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菰米,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相关古诗词

  • ·古诗《鹧鸪天·兰溪舟中》--  《鹧鸪天·兰溪舟中》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韩淲。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前言】   《鹧鸪天·兰溪舟中》,是宋代词人韩淲所作。这是首山水词,朗诵这首词,不知不觉中将人带入了空江烟雨境界。词人境界,从传统的深院绣阕,歌舞楼榭,推向美好的大...
  • ·古诗《留春令·咏梅花》--  《留春令·咏梅花》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史达祖。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赏析】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   ...
  • ·古诗《秋浦途中》--  《秋浦途中》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前言】   《秋浦途中》这首诗写于会昌四年(884)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凉秋九月,与“穷秋”句合,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比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现在又改调池州,转徙于僻左小邑间,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
  • ·古诗《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罗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前言】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
  • ·古诗《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韩驹。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前言】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是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和作。首联写冬日的气候物色,描绘出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
  • ·古诗《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   ①褰(qiān)帷:掀起帘子   ②巉岩(chán yán):高而险的山岩   【翻译】   船行很快,刚才还感觉风从北面吹来,这回变成风从南面吹来了。转眼间,船从黄田到了谢潭。仿佛间船外面有一个山峰的影子,急忙撩起船帘看,发现是...
  • ·古诗《江宿·寂历秋江渔火稀》--  《江宿·寂历秋江渔火稀》作者为明朝诗人、文学家汤显祖。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前言】   《江宿》是明代诗人汤显祖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二句写秋江所见远景,残月西垂,渔火稀疏,残月微光,映照树梢,四处呈现万籁俱寂的宁静景象。后二句写秋江近景,鸟宿萤湿,苍林隐约。此诗描写秋江夜宿中所见景象,选景典型,描写细腻...
  • ·古诗《长相思·山驿》--  《长相思·山驿》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万俟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前言】   《长相思·山驿》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万俟咏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与《长相思·雨》词意相近,写法与用韵相类,或是同时所作。作者通过描写雨后山驿的黄昏景色,借用暮云、暮山、几片秋叶和雁声...
  • ·古诗《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  《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前言】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
  • ·古诗《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  《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徐俯。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前言】   《春游湖》是宋代诗人徐俯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通过燕子归来,桃花盛开.描绘出春日湖光美景,通过春雨断桥,小舟摆渡来突出湖水上涨的特点。诗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据觅wWW.slKJ.ORg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踪安排构图。   【注释】...
  • ·古诗《朝耕·荷锄出茅屋》--  《朝耕·荷锄出茅屋》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袁中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   过林滴雨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   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赏析】   袁中道的《朝耕》,仿佛让人来到农村,清早走上躬耕之路。拿起锄头出了茅屋,月色还有淡淡的光亮,经过林子,露滴晶莹,雾露好大。东方还没有全光,路上的粼粼光线,都是露珠反射朝霞的光彩。一声...
  • ·古诗《晚望·向晚古原上》--  《晚望·向晚古原上》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郑珍。其古诗全文如下: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赏析】   《晚望》,写出春色,写出碧水青山,更写出一代大儒心系天下百姓的情怀。   山水交映,一派悠然春色。鸟儿将飞翔的影子隐没于万里碧空之中,农人在田间穿行劳作。水因为山而显得澄碧静美,而雨...
  • ·古诗《咏史·济济京城内》--  《咏史·济济京城内》作者为南北朝诗人左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前言】   《咏史·济济京城内》这首诗前半首写汉代繁荣的长安城中权贵们的豪华...
  • ·古诗《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张孝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翻译】   白雪洗刷了金人掀起的战尘,大江已很平静,寒风阻住了楚天...
  • ·古诗《越台怀古》--  《越台怀古》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萨都剌。其古诗全文如下: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注释】   ①越台:在今福建闽侯县冶山上,汉闽越王无诸曾在冶山前建都城,开辟闽疆,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此诗为作者在福建任闽海廉访知事时作   ②风尘:此处指污浊的...
  • ·古诗《虞美人·梳楼》--  《虞美人·梳楼》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蒋捷。其古诗全文如下: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前言】   《虞美人·梳楼》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赏析】   “丝丝杨...
  • ·古诗《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前言】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是宋代文学家张先的代表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上阕写春愁无限及人生遗憾,五句...
  • ·古诗《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  《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前言】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