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芳菲歇

  《秦楼月·芳菲歇》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向子諲。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干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前言】
  《秦楼月·芳菲歇》是南宋词人向子諲所作的一首词。全词行文情景交融,格调苍凉,以真情和血泪将家国之痛抒写得自然、深沉,最后用悲凉的景语作结,情景交融而又一波三折地抒发了词人对故居的怀念,对中原沦丧的痛心和对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的不满。
  【注释】
  ⑴秦楼月:又名忆秦娥。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仄韵,一叠句,二十一字。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叠句,二十五字。
  ⑵芳菲歇:指春残花谢的景况。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词:“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⑶故园:这里指沦陷的国土。
  ⑷目断:望断。
  ⑸可堪:何况。
  ⑹干龙节:四月十三日为宋钦宗赵桓诞辰,定名干龙节。
  ⑺啼血:陈藏器《本草拾遗》谓杜鹃“啼至血出乃止”。这里指词人悲痛至极。
  【翻译】
  暮春时节,芳菲飘落,登高遥望故国,内心悲伤痛切。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更让我伤心欲绝。更不能忍受的是干龙节又快到了,追昔抚今,眼中泪水流尽,像杜鹃鸟那样啼出鲜血来。在一片凄厉的子规声外,是故国破败的河山。
  【鉴赏】
  起首“芳菲歇”三字,写春光消逝景象,似实而虚。因为词人并非吟咏节序,抒发一般的伤春伤别情怀,所以下面不再展开对景色的描绘。当此春末夏初时节,萦绕词人心间的是什么呢?是“故园目断伤心切”。这句中“故园”可作家乡解,但向子諲家江西临江,并未沦落于金人之手,这里显然是指失去的国土。词人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WwW.SLKj.ORg国不可见,对于一个胸怀爱国之情的南渡词人来说,怎能不悲伤痛苦呢?这一句,是词人内心感情的直捷表露。但如果任凭感情的驱使,沿此思路写下去,就未免有一泻无余之病了。词是吟咏性惰的,但最好是诉诸具体的事物。至此,词人笔锋一转,由直而曲,欲吐又休,不言情而转写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词人眼中所见,唯有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这一景象,既是“故园目断”含义的丰富和扩展,又使“伤心切”这一心理活动形象化;同时,无边无际的自然山水,又恰到好处地隐隐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情感的悠远的惆怅。所以,读至此,读者简直分不清词人是写景呢,还是抒情。景与情合,情以景生,情景交融,“悲喜亦于物显”(王夫之语),正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的妙处。
  下阕“可堪”二字,是不能堪的意思。此乃词人着意用力之笔,正是这两字把上阕“故园目断伤心切”的感情向前深化了。词人为何春末夏初时节思念故国呢?因为是“更近干龙节”。《易·干》:“九五,飞龙天。”乾卦以龙取象,所以古人便以“干龙”喻帝王。干龙节,是北宋钦宗赵恒的生日。据《宋史·礼志》记载:“靖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太宰徐处仁等表请为干龙节。”从记载中可以想见当年此日,朝廷中群臣为皇帝祝寿,钦宗赐宴,好一派隆重的寿宴的盛况!而此时又是四月,干龙节又将近,然而此时却是神州板荡,山河易主。词人抚今追昔,怎能忍受得了如此巨变呢?于是万千感触,化为使人不忍卒读的词句:“眼中泪尽空啼血。”这一句,哀怨悲凉,撼人心魄。向子諲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将领。公元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金兵大举南下,一路杀奔江西、湖南。此时向子諲正潭州(今长沙)知州任上,有人建议暂避敌锋,他大呼曰:“是何言之不忠也!使向之诸郡有一二能为国家守,敌其至此耶?朝廷使我守此潘也,委而去之,非义矣!”(见汪应辰《向公墓志铭》、胡宏《向侍郎行状》)他亲率军民血战数日,终因实力不济而城破。事后,他的好友陈与义赠诗,诗中赞曰“柱天勋业须君了”(《题向伯恭过峡图》)。然而词人想当时家亡国破,君辱臣耻,却又回天无力,胸中不禁充塞着极度的愤恨和悲哀。这样深沉难遣的感情郁积胸中,实非“眼中泪尽空啼血”一句不能尽之了。以上为词意的第二层。
  紧接着,词人由人的“空啼血”联想到自然界的子规,感情又进一层。按《秦楼月》词调的要求,“空啼血”是承上句而来,并非是语句的简单重复,而用以引起以下句意。词人因情设景,以“子规声外,晓风残月”这样凄厉萧索的意境结束全词。子规即杜鹃鸟。子规啼血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山甫《闻子规》:“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晓风残月”,是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名句。这首词虽是移用,但词人显然对“杜鹃啼血”内涵进行了改造。此词中它表现的已不是离别的愁苦,而是因国破家亡而生的故国之思了。“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是因情而设景,也就是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它以丰富的内蕴,传达出词人心中的无限哀怨,撞击着读者的心扉。
  全词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在《酒边词》中,是一首成功的小令。但终因其忠愤有余而少豪放之气,且词中意境独创性少,新鲜感不足,不免影响了它的艺术感染力量,在宋词中未臻上乘。

秦楼月·芳菲歇相关古诗词

  • ·古诗《蝶恋花·和漱玉词》--  《蝶恋花·和漱玉词》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注释】   ①漱玉词: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集   ②花漏:镂花的铜漏   ③欹枕:斜靠在枕上   ④窗罅(xià):窗户的缝隙   ⑤桐花凤:鸟名,羽毛五色,暮春采集桐花而得名   ⑥连珠弄:古曲名   【鉴赏...
  • ·古诗《寄于淅川道子》--  《寄于淅川道子》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望商于地,风前木叶红。   荒城三户在,官舍万山中。   归路日犹远,故人今不同。   淅江通汉水,WwW.SLKj.ORg心折武关东。
  • ·古诗《高邮雨泊》--  《高邮雨泊》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前言】   《高邮雨泊》清初诗人王士禛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顺治十七年农历三月诗人赴扬州推官任,途经高邮,触景生情,遥想出生于高邮的北宋词人秦观而有此作。诗前两句写景,自然空间的清寂无人引起了诗人心理空间的寂寞之感,于是乃有“风流不见秦淮海,...
  • ·古诗《初春济南作》--  《初春济南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翻译】   初春,下过雪刚刚晴天的济南城,一个又一个的池塘里,都涌满了清清的泉水。城里的人家都住在水边,城外的山峰有一半也进了城。   【鉴赏】   最后一句是写大明湖的奇观,湖水清澈透明,倒映着城外千佛山的数座山峰。就好像这些山峰也进了城一样。这...
  • ·古诗《符离吊颍川侯傅公》--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   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沉沉大泽乡。   颖川汤沐尽,空羡颗颐王。   【鉴赏】   开篇即采用对仗句式:“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精炼有力,音韵铿锵,生动地勾勒出傅公在家乡狩猎时的雄姿与气概。“跃马”、“呼鹰”是强烈的动作,勃发出豪健之气;而...
  • ·古诗《沧浪静吟》--  《沧浪静吟》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舜钦。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满缸。   【前言】   《沧浪静吟》是北宋诗人苏舜钦被贬苏州之后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题为“静吟”,全诗也环绕一个“静”字,极力描写环境的静和心情的静,实际上却是不能...
  • ·古诗《题花山寺壁》--  《题花山寺壁》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舜钦。其古诗全文如下: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前言】   《题花山寺壁》是北宋诗人苏舜钦所写的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写作者游玩花山寺的感慨。诗人观其景而发感,“花木”需要精心修剪护养,而“野草”应勤除,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革新除弊的企望。   【注释】   (1)花山寺:地址不详...
  • ·古诗《淮中晚泊犊头》--  《淮中晚泊犊头》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舜钦。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前言】   《淮中晚泊犊头》是宋代苏舜钦的诗,选自《苏学士文集》。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作者到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一带旅行,在旅途中写下这首诗。诗是有声画。当然绘画艺术所要表现的某些特征如色觉和光觉也会体现在诗中。杜甫《绝句》&l...
  • ·古诗《秦楼月·芳菲歇》--  《秦楼月·芳菲歇》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向子諲。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干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前言】   《秦楼月·芳菲歇》是南宋词人向子諲所作的一首词。全词行文情景交融,格调苍凉,以真情和血泪将家国之痛抒写得自然、深沉,最后用悲凉的景语作结,情景交融而又一波三折地抒发了词
  • ·古诗《梅花·琼姿只合在瑶台》--  《梅花·琼姿只合在瑶台》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WwW.SLKj.ORg东风愁寂几回开。
  • ·古诗《客中忆二女》--  《客中忆二女》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WwW.SLKj.ORg灯下看缝寄我衣。
  • ·古诗《牧牛词·尔牛角弯环》--  《牧牛词·尔牛角弯环》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注释】   ①尔:“你”的意思。“尔”与下一句的“我”:牧童间彼此相称   ②弯环:弯曲成环状   ③秃速:尾...
  • ·古诗《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
  • ·古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郑板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前言】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首诗是郑板桥(郑燮)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
  • ·古诗《水调歌头·翠釜一朝裂》--  《水调歌头·翠釜一朝裂》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陈维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夏五大雨浃月,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   翠釜一朝裂,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庐舍没长川。菱蔓绕床下,钓艇系门前。   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家家秧马闲坐,墟井断炊烟。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   【注释】  ...
  • ·古诗《泊歙浦·此路难为别》--  《泊歙浦·此路难为别》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方岳。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鉴赏】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为红枫、大雁、霜月、江涛、号角,无不透出冷瑟凄清之感,漂泊异乡、家国危倾、孤独凄凉的羁旅情感跃然纸上。在意境上有点像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连韵脚都有一半相同。   ...
  • ·古诗《泾州塞·行到泾州塞》--  《泾州塞·行到泾州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到泾州塞,唯闻羌戍鼙。   道边古双堠,犹wWW.SLKj.ORg记向安西。
  • ·古诗《秦楼月·芳菲歇》--  《秦楼月·芳菲歇》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向子諲。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干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前言】   《秦楼月·芳菲歇》是南宋词人向子諲所作的一首词。全词行文情景交融,格调苍凉,以真情和血泪将家国之痛抒写得自然、深沉,最后用悲凉的景语作结,情景交融而又一波三折地抒发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