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登高望四海

  《古风·登高望四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如下: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www.slKj.oRg。
  【前言】
  《古风·登高望四海》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全诗十二句六十字,诗中借景寓情,感叹光阴飘忽,世事翻覆,也寓有揭露权贵当道的黑暗之意。
  【注释】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无涯无际。
  ③被:披,覆盖。“霜被”句:谓各种花草树木因受霜寒而呈现出一派秋色。
  ④大荒:广阔的原野。
  ⑤“荣华”二句:荣华易逝,有如东流水一去不返,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无常。
  ⑥徂辉:太阳落山时的余辉。“白日”句:即夕阳西下。[2]⑦枳棘:有刺的灌木。“梧桐”二句意为,鸳鸾本来栖宿于梧桐,燕雀只配作巢于枳棘,现在情况正相反。喻是非颠倒。
  ⑧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渊明不愿逢迎权势,弃官归乡,并作《归去来兮辞》。
  ⑨剑歌:弹剑而歌。《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最初不如意,曾三次弹剑而歌。《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调名。
  【翻译】
  登高四望,海天茫茫,大地苍凉。秋风劲吹,秋霜遍野,万物萧瑟。荣华富贵,如水东流,人间万事,尽起波澜。浮云不定,遮掩太阳,万物黯淡。雀巢梧桐,荆棘刺丛,双栖鸳鸯。不如归去,弹剑高歌:行路真难。
  【鉴赏】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三十九首。这首诗作于初离朝廷之时,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地广大无边,群物被霜而秋,从而想到光阴飞逝,荣华似水,人生短促,身世飘摇,贤愚颠倒,最后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悲叹。登——望——想——叹,是全诗的脉络。[2]“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诗的开头就以大气包举、气吞六合之势,不仅展现出宇宙的广大无边和诗人的博大胸怀,而且也隐寓着诗人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傲岸不屈的气概,为下文抒发登高的所见所感,讥刺时政昏暗、贤愚颠倒等事伏根。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字面上写登高所见的景象:严霜覆盖着大地上的山川草木,万物萧瑟,秋风肃杀,辽阔的草原(大荒)笼罩着凛冽的寒风;实则象征着那种阴暗压抑、充满杀机的政治气候,犹如严霜、秋风摧残万物之肃杀、冷酷一般。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这二句则由所见写到所感。“荣华”、“万事”,既承上文自然万物的盛衰荣枯,也指由此而触动的人生年华的盈虚消长,功名事业的进退穷通。李白当初奉诏入京,曾经抱着满腔热情和美好幻想,但李白最终不过是个文学侍臣而已,不但理想无法实现,甚至为近臣嫉妒而遭谗见疏,只好自求还山。回顾长安三年的遭遇,面对眼前的大荒流水,诗人不免喟然感慨:人生亦如自然万物,荣华易逝,有如东流河水一去不反;万事盛衰不一,有如波澜之起伏无常。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以落日的光辉(徂辉)为浮云所掩蔽,比喻玄宗为谗邪所惑。以喻人君晚节为奸臣蔽其明,犹白日将落为浮云掩其辉也。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这两句典出《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陆德明注:“鹓雏,鸾凤之属也。”又《后汉书仇览传》云:“枳棘非鸾凤所栖。”诗人运用这个典故意谓枳棘(有棘刺的树木)本是燕雀筑巢之所,现在却委曲鸾凤去栖息;而高大的梧桐本是鸳鸾所居,而今却让燕雀作巢占据。“鸳鸯”竟栖身于此,与得意的“燕雀”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啊!以喻贤愚颠倒、是非不分,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亲信奸佞,而压抑贤才的罪恶。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诗人极欲改变这种对比,但无能为力,因而只有“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以示对社会不公的抗议了。“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欢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它们已成为封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这里诗人满腔悲愤难平,发出的愤怒呼声:吟唱《行路难》歌曲,借以抒发人生仕途坎坷艰难的悲愤。
  这是李白在长安失宠以后的思想活动,此时他已经萌发了离京回家的思想。为了逃避权贵们的迫害,李白想到了贺知章的故事:加入道士籍,还山,做回酒中仙。诗中对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进行了抨击,比如“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两句;也对权贵们的陷害进行了揭露,比如“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两句。

古风·登高望四海相关古诗词

  • ·古诗《宋书》--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   宋书在wWw.SLkj.oRg长期流传过程中,...
  • ·古诗《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着,作者共二十一人[1]。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晋书》wWw.SLkj.oRg由房玄龄等人负责监修,组织一...
  • ·古诗《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灭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
  • ·古诗《微雨登城二首其一》--  《微雨登城二首其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刘敞。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前言】   《微雨登城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刘敞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登楼野望之作。第一首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第二首诗写作者正午时间登临望远,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鸟语花香,勃勃生...
  • ·古诗《望湖楼晚景》--  《望湖楼晚景》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前言】   《望湖楼晚景》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作品,该题目共有五首诗,这是其中第二首。   【注释】   ①时:时时   ②掣:拉,拽   ③紫金蛇:形容闪电的形状和色彩   【翻译】   风和雨不断的吹入楼里面,风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
  • ·古诗《晓至湖上》--  《晓至湖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厉鹗。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前言】   《晓至湖上》载于《清诗选》,是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厉鹗的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的语文试题中。   【注释】  ...
  • ·古诗《渡江·扬子江头几问津》--  《渡江·扬子江头几问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弼。其古诗全文如下: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注释】   ①扬子津,为古津渡名,在江苏江都县南,有扬子桥,自古为江滨津要处。几问津,几次求渡   【翻译】   徘徊在长江岸边,几番求渡却不得;江上风雨烟波一如旧时模...
  • ·古诗《骤雨·牛尾乌云泼浓墨》--  《骤雨·牛尾乌云泼浓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华岳。其古诗全文如下: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前言】   《骤雨》是宋代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牧童眼中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富于生活情趣。首联说乌云尚在牛身后,大雨却已经打翻了牛前...
  • ·古诗《古风·登高望四海》--  《古风·登高望四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如下: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www.slKj.oRg。   【前言】   《古风·登高望四海》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全诗十二句六十字,诗中借景寓情,感叹
  • ·古诗《绝句漫兴·手种桃李非无主》--  《绝句漫兴·手种桃李非无主》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鉴赏】   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埋怨春风欺花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园之中,“非”、“还”二字加强语气,强调感情色彩。后两句说,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rd...
  • ·古诗《咏怀·林中有奇鸟》--  《咏怀·林中有奇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阮籍。其全文如下: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释】   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悲伤。   ③醴泉: 亦名www.slKj.oRg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翻译】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 ·古诗《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向子湮。其全文如下: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释】   ①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翻译】   红花多姿,www.slKj.oRg绿叶茂密,是何处的花神前来呈献这一派祥瑞啊。那鲜明的衣服,真像是从织女那里割来了一织机的锦缎。拥...
  • ·古诗《峡口送友人》--  《峡口送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空曙。其全文如下: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前言】   《峡口送友人》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此诗使用多个意象来描摹当时春天的景色,作者采用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   【注释】   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欲尽春:春欲尽。   ③去住:指走的人和留...
  • ·古诗《送蜀客·剑南风景腊前春》--  《送蜀客·剑南风景腊前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雍陶。其全文如下: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前言】   《送蜀客》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描述诗人所设想的蜀地风俗和景色,后两句写诗人所想象的友人赴蜀途中的景色,寄托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注释】   ①祭碧鸡:用汉王褒事。祭:一作“...
  • ·古诗《南齐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南齐书六十卷,见于梁书萧子显传。到了旧唐书经籍志著录这部书,就只有五十九卷了。刘知几史通序例曾说过南齐书原有序录,后人从而推论南齐书佚失的一卷就是。萧子显虽然是以封建史臣的观点来修史的,但他以当代人记当代事,在南齐书里保留了一定数量...
  • ·古诗《梁书》--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wWw.slKj.oRg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
  • ·古诗《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  《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翁卷。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前言】   《野望》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七言绝句,诗是作者秋日眺望四野时即兴所作。诗中写清秋野外的山光水色,也倾注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喜悦情怀。诗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   【注释】   ①一天:.指满天   ②晴湾:...
  • ·古诗《古风·登高望四海》--  《古风·登高望四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如下: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www.slKj.oRg。   【前言】   《古风·登高望四海》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全诗十二句六十字,诗中借景寓情,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