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渡汉江

  《初渡汉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其全文如下: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前言】
  《初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崔涂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用典贴切,语言内敛,不以模山范水见长,而以吐发情怀取胜,自然真挚,毫不矫情,意境苍凉却蕴涵着豪迈、激越的情感。
  【注释】
  ⑴汉江:一称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源出于陕西宁强县北蟠冢山。作者所游汉江是指流入湖北西北部和中部这段水域。
  ⑵襄阳:古郡名,建安十三年(208年)分南郡、南阳西郡置,隋唐时代或称襄州,或称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岘亭:指岘山之亭,岘山又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县南,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东晋桓宣曾于山上筑戍守。晋羊祜镇守此地时,尝登此山置酒言泳,在任时务德政,身后民众为他在山上置碑,即“堕泪碑”,有亭必有碑,此碑乃羊公碑也。
  ⑶值岁阑:时值岁末。阑,晚意。
  ⑷习家:指习姓之人。这个习家是指姓习的望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如习凿齿,《晋书》卷八十二《习凿齿传》记:“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宗族富盛,世为乡豪。凿齿少有志气,博学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累迁别驾……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识,温甚器遇之。”由于有文才,后来人常喻指才俊之士。在晋代是十分重视名士的,故习家为名士之家,受人尊重。
  【翻译】
  襄阳的景致应数岘亭最好看,渡口行人稀少一年将要过完。替我告知习家多多置办美酒,夜里迎风冒雪过江倍觉严寒。
  【鉴赏】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常可以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成功的作品也可以加深读者对作家的了解:“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对于文学史上可以指名道姓的作家是如此,甚而对于一些无名氏作家也是如此。
  这首写风雪渡江的诗,用极古简的笔法,绘出一幅饶有情致的图画。首句点出地点,诗人正“渡”的是汉江环绕襄阳、岘山的一段,这同时也是写景,淡淡勾勒出岘山的轮廓,在灰色的冬晚天空背景衬托下,岘亭的影子显得特别惹眼和好看。次句点节令(“岁阑”),兼写江上景色。由于岁暮天寒逆旅主人,故“古道少行人”。然而“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是疏疏”,反而增添了一种诗情画意。三句是寄语备酒,借此引起末句“夜来风雪过江寒”,于是读者看到:江间风雪弥漫,岘山渐渐隐没在雪幕之中,一叶扁舟正冲风冒雪过江而来。末二句用“为报”的寄语方式喝起,更使读者进入角色,不仅看到一幅天生的图画,而且感到人在画图中。
  说它如画,似乎还远不能穷尽此诗的好处。虽然这位佚名诗人无一语道及自己的身份、经历和心情,但诗中有一股郁结之气入人很深,读后经久难释,读者对诗人不曾言及的那一切似乎又了解得很多。
  襄阳这地方,不仅具有山水形胜之美,历来更有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流人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晋代的羊祜。史载他镇守襄阳,务修德政,身后当地百姓为他在岘山置碑,即有名的“堕泪碑”。诗的首句说“襄阳好向岘亭看”,绝不仅仅是就风光“好”而言的,那尽人皆知的羊公碑,诗人是不会不想到的。而且,诗越往后读,越让人感到有一种怀古之情深蕴境中。前面提到岘山“岘亭”,紧接就说“人物萧条”,也不仅仅是就江上少人行而言的,细细含味,就感到一种“时无英雄”的感喟盘旋句中。
  “习家池”乃襄阳名胜之一。在那注重名士风度的晋代,“习家”曾是襄阳的望族,出过像习凿齿那样的大名士。在重冠冕(官阶爵禄)压倒重门阀的唐代,诸习氏自然是今不如昔了。第三句不言“主人”或“酒家”,而言“习家”,是十分有味的。它不仅使诗中情事具有特殊地方色彩,而且包含浓厚的怀古情绪,一种“人事有代谢,往来Www.Slkj.oRg成古今”的感慨油然而生。怀着这样的心情,所以他“初渡汉江”就能像老相识一样“为报习家多置酒”了。不光“置酒”而且要“多”,除因“夜来风雪过江寒”的缘故,而联系前文,还有更深一层涵义,这就是要借酒杯一浇胸中块垒,不明说尤含蓄有味。这两句写得颇有情致,开口就要主人“多置酒”,于不客气中表现出豪爽不羁的情怀。
  于是,在那风雪汉江渡头如画的背景之上,一个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越来越鲜明地凸现出来。就像电影镜头的“迭印”,他先是隐然于画面中的,随着人们对画面的凝神玩赏而渐渐显影。这个人似乎心事重重而举措落落大方,使人感到尽管他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却没有儒生的酸气,倒有几分豪侠味儿。这大约是一个落魄的有志之士吧。他别有怀抱,却将一腔感慨愤疾,以淡语出之,诗的风格十分沉郁。而这种风格,在绝句中是不多见的。

初渡汉江相关古诗词

  • ·古诗《题玉泉溪》--  《题玉泉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湘驿女子。其全文如下: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前言】   《题玉泉溪》是唐代一位被称为“湘驿女子”的女诗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四句二十字,主要描写一个失去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女子心灵上的痛楚。   【翻译】   红枫树陶醉在秋日风景中,潺潺溪水伴着我的悠扬的乐声萦绕在河畔。美好的日子不会转回,只有风雨一...
  • ·古诗《从军行·玉门山嶂几千重》--  《从军行·玉门山嶂几千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全文如下: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前言】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注释】   ①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烽:指烽火台   【翻译】   玉...
  • ·古诗《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  《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全文如下: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①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②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翻译】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
  • ·古诗《渡浙江问舟中人》--  《渡浙江问舟中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如下: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前言】   《渡浙江问舟中人》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通过“引领”遥望和向舟中人探问,表现对越地的向往。首句即写“江落潮平”,点明正适宜轻舟快渡,但诗人却“时时引领”遥望,足见心情的急切。末句一问,寄托着对越...
  • ·古诗《闺怨·雁尽书难寄》--  《闺怨·雁尽书难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沈如筠。其全文如下: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前言】   《闺怨》首诗是唐代诗人沈如筠的作品,为思妇代言,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全诗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致,一往情深。诗没有单纯写主人公的愁怨和哀伤,也没有www.Slkj.oRg仅凭旁观者的...
  • ·古诗《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  《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全文如下: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前言】   《赋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赋得是一种诗体。张九龄摘取古人成句作为诗题,故题首冠以“赋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作者随手拈来当作首句。诗句比喻美妙熨帖,想象新颖独特,饶富新意,给人...
  • ·古诗《罢相作·避贤初罢相》--  《罢相作·避贤初罢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适之。其全文如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前言】   李适之从天宝元年(742)至五载担任左相。为相五年中,他与权奸李林甫“争权不协”,而与清流名臣韩朝宗、韦坚等交好,所以“时誉美之”。当他的友好韦坚等先后被李林甫诬陷构罪,他就“俱自不安,求为散职”。而在天宝五载,当...
  • ·古诗《宿渔家·几代生涯傍海涯》--  《宿渔家·几代生涯傍海涯》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郭震。其全文如下: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前言】   《宿渔家》,是唐代诗人郭震在借宿渔家是写下的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的诗。在诗中作者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注释】   生涯:生活   海涯:海边   【翻译】   世代在海边生活...
  • ·古诗《初渡汉江》--  《初渡汉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其全文如下: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前言】   《初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崔涂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用典贴切,语言内敛,不以模山范水见长,而以吐发情怀取胜,自然真挚,毫不矫情,意境苍凉却蕴涵着豪迈、激越的情感。   【注释】   ⑴汉江:一称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源出于陕西宁强县北蟠冢山。作者所游
  • ·古诗《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  《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无名氏。其全文如下:   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   1、着:吹入   2、等是:为何,等于   3、杜鹃:鸟名,即子规   4、啼:鸟儿鸣叫的声音   【翻译】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这是为什么呢?我却有家归去不得?杜鹃啊,不要在我...
  • ·古诗《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无名氏。其全文如下: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翻译】   读这首诗使人联想到唐代名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共通之处。   【鉴赏】...
  • ·古诗《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  《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如下: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前言】   王...
  • ·古诗《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前言】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
  • ·古诗《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林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前言】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是宋代诗人...
  • ·古诗《水调歌头·盟鸥》--  《水调歌头·盟鸥》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前言】   《水调歌头·盟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罢官...
  • ·古诗《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前言】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
  • ·古诗《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前言】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
  • ·古诗《初渡汉江》--  《初渡汉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其全文如下: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前言】   《初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崔涂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用典贴切,语言内敛,不以模山范水见长,而以吐发情怀取胜,自然真挚,毫不矫情,意境苍凉却蕴涵着豪迈、激越的情感。   【注释】   ⑴汉江:一称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源出于陕西宁强县北蟠冢山。作者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