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前言】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这组词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的路途中所作,主要写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这五首词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在语言上也清丽自然,洗尽华靡见真淳。以诗的句法入词,是其主要艺术特色。这组词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农村词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文风。它将农村题材带入北宋词坛,给词坛带来了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对词的题材,有开拓意义。
  【注释】
  1、乌:乌鸦。
  2、黄童:黄发儿童;白叟:白发老人;睢盱:喜悦高兴的样子。
  3、麋鹿:鹿类的一种。
  4、猿猱:猿类的一种。
  【鉴赏】
  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照日深红暖见鱼”,深红温暖的夕阳斜斜地映照潭水,把潭水染得通红也增加了一份暖意,而潭中的鱼儿欢快游玩,清晰可见,染红了的潭水、欢快游动的鱼儿都是春旱过后、大雨降后的情景,词人虽未点出春旱之时的情景,但读者可以想象那是一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无处寻觅,这样的前后对比之中、温馨的画面之中隐含了词人欣喜的心态。“连溪绿暗晚藏乌”,沿着石潭向四处望去,看见成阴的绿树接连一片,而深藏其中的乌鹊发出鸣噪的声响,动静结合,更显幽静。“黄童白叟聚睢盱”,以黄童、白叟代称所有聚集的人群,词人看到他们都呈现出喜悦兴奋的神态。上片中红、绿、黄、白等色彩和谐搭配,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麋鹿在突然之间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顿觉不习惯,有一种惊慌之感,而猿猱却一听到喧天的喜庆鼓声不招自来,极度兴奋,这一对比的描写情趣盎然。以动物的反映间接写出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不着一字,而风流自现,可谓神笔。“归家说与采桑姑”,结尾由实转虚,笔法灵活,词人想象这些观看长官亲自谢雨而欢喜异常、激动难耐的在场者,WWW.SLKJ.Org归家之后一定会把谢雨之时的欢腾景象向采桑姑细细说与。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读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相关古诗词

  • ·古诗《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前言】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写作者在乡间的所遇所感,词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 ·古诗《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前言】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词的上片描写雪景和作者由此而想象的来年丰收景象,以及因人民有希望获丰收、饱暖而喜悦的心情,下片回叙前一日酒筵间的情景,抒发了...
  • ·古诗《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前言】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注释】   ...
  • ·古诗《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前言】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是一首苏轼所作的咏春词。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上片由景及情,先实后虚;下片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高妙...
  • ·古诗《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前言】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此词作于公元1074年秋(史料记载为宋神宗熙宁七年九月)。时苏轼离杭州赴密州(今山东诸城),途经苏州时,有歌妓阊门为他设宴饯行,苏轼赋此词...
  • ·古诗《醉落魄·离京口作》--  《醉落魄·离京口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前言】   《醉落魄·离京口作》这首词作于公元1073年(熙宁六年)冬苏轼任杭州通判时。词中情景交融,描述了舟中酒醒后的心境,表达了对仕宦奔波的倦意和对家乡的思念,词之上...
  • ·古诗《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前言】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作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年作者即将由湖州调任密州时,是作者临行前为寄南州...
  • ·古诗《行香子·过七里濑》--  《行香子·过七里濑》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前言】   《行香子·过七里濑》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也流露了功名虚无、江...
  • ·古诗《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前言】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这组词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的路途中所作,主要写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
  • ·古诗《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前言】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在江南一段快乐浪漫的生活,虽然是回忆,却写得栩栩如生,历历如绘,一位春衫舞风、春风得意的"年少",立马在横斜水面的桥头,英姿飒爽,风流自赏,引起...
  • ·古诗《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前言】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
  • ·古诗《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着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百战奇略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Www.slkj.oRg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若无余策”;他认为:只要“握兵者平时能熟于心,若将有事而精神...
  • ·古诗《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前言】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词的上篇写早春景象,下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注释】   ⑴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一作《浣溪纱》,又...
  • ·古诗《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前言】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是一首送别词,苏轼的友人梅庭老到上党(今山西长治)任学官,苏轼便写了这首词送他。《浣溪沙》词调,苏轼以前的词家手中,大抵只用于写景抒怀,而此词却用来...
  • ·古诗《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前言】   《减字木兰花 双龙对起》作者是是宋朝词人苏轼。苏轼爱和僧人交往,喜欢谈禅说法,这首词既是应和尚的请求而作,自然透露出禅机。本词的作意,小序里交代得很清楚。   【注释】   ①元佑五年(109...
  • ·古诗《大悲咒全文》--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全文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除此类藏经外,还有一些很重要...
  • ·古诗《金刚经》--  《金刚经》为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
  • ·古诗《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前言】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这组词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的路途中所作,主要写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