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

  一、寒食节是哪一天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二、寒食节的来历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三、寒食节的诗句
  《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翎。古诗全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翻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小寒食舟中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古诗词全文如下: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翻译】
  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皮几,席地而坐,乌皮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http://wWw.SLKJ.ORG/a/hanshijie.html,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翻译】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WWw.SLkJ.OrG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寒食寄京师诸弟》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翻译】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春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唐庚。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定何物,所至则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翻译】
  诗人在这首诗里用丽景反衬深愁,先极写春光暄妍骀荡,直到最后才急转直下,托出满腹心事。这一顿挫反跌,加强了抒情的力量。诗的首尾处尤见用力,一起一结都颇出人意表。起得俊快,结得沉郁:东风送春,势不可挡;愁绪袭来,难以招架。一首一尾恰如两重合奏,奏出了一阕“春归愁亦归”的主题歌。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出自《宋词三百首》,其诗人为宋朝诗人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颦不语恨春残。

  《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云卿。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翻译】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赵鼎。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翻译】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寒食夜苏二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食明堪坐,春参夕已垂。
  好风经柳叶,清风照花枝。
  客泪闻歌掩,归心畏酒知。
  佳辰邀赏遍,忽忽更何为。

  《寒食还陆浑别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寒食江州满塘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隆基。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
  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着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
  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淹。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
  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
  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
  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
  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

  《寒食野望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翻译】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峤。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融。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颋。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
  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
  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
  自有长筵欢不极,还将彩服咏南陔。

  《诉衷情·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仲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涌金门外小瀛州,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寒食夜》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壬辰寒食》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翻译】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不想知道做官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道中寒食》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陈与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
  有时酬岁月,无梦到功名。
  客裹逢归雁,愁边有乱莺。
  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寒食月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长安寒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邵谒。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綦毋潜落第还乡》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桌,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翻译】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就连你这个隐居东山的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你应试到京城君门遥远难叩,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你将经过江淮去度过寒食节,到东京洛阳时滞留缝制春衣。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知心朋友如今又要与我分离。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寒食节相关信息

  • ·《朋友分别的诗句》--  关于朋友分别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朋友分别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
  • ·《思念情人的诗句》--  关于思念情人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思念情人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相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翻译】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游水西简郑明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
  • ·《表达人间真情的诗句》--  表达人间真情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人间真情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翻译】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
  • ·《江南水乡的诗句》--  关于江南水乡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江南水乡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泊船瓜洲》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江南逢李龟年...
  • ·《劳动的诗句》--  关于劳动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劳动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江上渔者》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往来人,但...
  • ·《牧童的诗句》--  关于牧童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牧童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牧童诗》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翻译】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哎,多少到长安求取名利的人啊,机关算尽都不如你(牧童)啊,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他认为人...
  •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一时名辈,咸伟其作。然恃才傲睨,薄于亲党。其舅云安刘钦之下第,归三峡,却寄陶诗云:“山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得诗颇愧赧,遂通向不绝。   雍陶的诗全集:   《题情尽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雍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
  • ·《宫怨诗》--  关于宫怨诗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宫怨诗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秋夕》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翻译】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春宫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古诗全文如下:   早被婵娟误,欲...
  • ·《寒食节》--  一、寒食节是哪一天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二、寒食节的来历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
  • ·《清明节诗词》--  关于清明节诗词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清明节诗词,整理后列表如下:   《清 明》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诗词全文如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翻译】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
  • ·《笛声的诗句》--  关于笛声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笛声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塞上听吹笛》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高适。其全文古诗如下: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翻译】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朝文...
  •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郑燮的诗全集:   《题画竹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郑燮。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情诗绝句》--  关于情诗绝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情诗绝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登乐游原》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古诗如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将要结束。   《闲居初夏午睡起》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杨...
  •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张元干...
  •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   江总的诗词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江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翻译】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
  •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范云的古诗词集   《渡黄河》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范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玉台新咏序》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范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
  • ·《沈约》--  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   沈约的诗词集:   《夜夜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沈...
  • ·《寒食节》--  一、寒食节是哪一天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二、寒食节的来历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