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wWw.SLKJ.orG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教材简说】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老师可以根据课后资料袋的提示,准备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如,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西藏的碉房,重庆的吊脚楼。
  2.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课程标准高段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本文教学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1)初读课文,读对读通,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自主阅读,可采用找中心句、重点句和列提纲的方法,理清说明顺序。
  (2)再读课文,画画批批,体会民居特点。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认真与文本对话,梳理民居特色,体会文化内涵。也可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比如,分客家围屋组、傣家竹楼组,先分组读、议,再相互交流、补充。
  (3)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再次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抓住民居特点,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民居特点介绍清楚的?让学生把运用的说明方法找出来,读读议议,体会表达的效果。
  3.读写结合,学用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引领、归纳、提炼,加深学生对民居特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再补充介绍一些课前搜集的有关民居的资料。老师也可以出示不同种类的民居图片、音像资料,或出一些随文练笔作业让学生选做。比如,为中国民居博物馆写一段关于重庆吊脚楼(或其他本地特色建筑)的解说词;以某一种民居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学生练习时,老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
  4.在学习客家民居最后一段和傣家竹楼最后一段时,要注意引领学生以民俗特点为依托,体会由此反映出的民族心理特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5.学习这篇课文,可以把两篇短文对照起来读一读: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有利于对表达方法的更多领悟。

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相关信息

  • ·课文《北京的春节》--  课文《北京的春节》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
  • ·课文《顶碗少年》--  课文《顶碗少年》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①。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
  • ·课文《桃花心木》--  课文《桃花心木》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
  • ·课文《匆匆》--  课文《匆匆》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 ·课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共计26篇,其详细列表如下:   第一单元   1、《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 ·课文《林海》--  课文《林海》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落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
  • ·课文《我的舞台》--  课文《我的舞台》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我还没有出生时,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母亲是评剧演员新凤霞...
  •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们在纽(niǔ)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一群灰鸽飞来,在我...
  • ·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
  • ·课文《和田的维吾尔》--  课文《和田的维吾尔》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那是一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
  •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
  • ·课文《灯光》--  课文《灯光》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 ·课文《为人民服务》--  课文《为人民服务》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
  • ·课文《一夜的工作》--  课文《一夜的工作》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周总理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
  •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
  • ·课文《凡卡》--  课文《凡卡》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九岁的凡卡·茹科夫,三个月前给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他等老板...
  • ·课文《鲁滨孙漂流记》--  课文《鲁滨孙漂流记》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天,鲁滨孙在沙滩上,发现了人类的脚印和几堆人骨头。经过仔细考察,他发现附近的海上,住着吃人的土...
  • ·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