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封弟辨别

  文言文《桐叶封弟辨别》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桐叶封弟辨》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辨”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的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韩愈的《讳辨》和柳宗元的这篇文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但此文的重点不在于辨伪,而是围绕重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中心发挥议论。君主随便开了一句玩笑的话,臣子却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绝对地予以服从;作者尖锐地批评了这种荒唐现象,指出“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对统治者的言行,要看它的客观效果如何,不能拘执盲从。这在君主至高无上的封建时代,是相当大胆的议论。文章论辩反复曲折,波澜起伏,闪耀着深刻的思想光芒。
  【原文】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注释】
  (1)传者:书传。此指《吕氏春秋·重言》和刘向《说苑·君道》所载周公促成桐叶封弟的故事。
  (2)成王:姓姬名诵,西周初期君主,周武王之子,十三岁继承王位,因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
  (3)小弱弟:指周成王之弟叔虞。
  (4)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朝开国大臣。
  (5)唐:古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
  (6)不中之戏:不适当的游戏。
  (7)苟:轻率,随便。
  (8)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
  (9)举:指君主的行动。
  (10)病:弊病。
  (11)遂:成。
  (12)道:指思想和行为的规范。
  (13)从容:此指举止言行。优乐:嬉戏,娱乐。
  (14)大中:指适当的道理和方法,不偏于极端。
  (15)辞:解释,掩饰。
  (16)驰骤:指被迫奔跑。
  (17)自克:自我约束。克,克制,约束。
  (18)直:只是,只不过。
  (19)缺缺(quē):耍小聪明的样子。缺,原文“垂夬”。
  (20)唐叔:即叔虞。
  (21)史佚:周武王时的史官尹佚。史佚促成桐叶封弟的说法,见《史记·晋世家》。
  【翻译】
  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小弟弟开玩笑,说:“把它封给你。”周公进去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笑。”于是,成王把唐地封给了小弟弟。
  我认为事情不会是这样的,成王的弟弟应该受封的话,周公就应当及时向成王说,不应该等到他开玩笑时才用祝贺的方式来促成它;不应该受封的话,周公竞促成了他那不合适的玩笑,把土地和百姓给予了小弟弟,让他做了君主,周公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能随便罢了,难道一定得要遵从办成这件事吗?假设有这样不幸的事,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妇人和太监开玩笑,周公也会提出来照办吗?
  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他的行为怎么样。假设他做得不恰当,即使多次改变它也不算是缺点,关键在于是不是恰当,恰当就使它不能更改,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的呢!假若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这就是周公在教成王铸成过错啊,我想周公辅佐成王,应当拿不偏不倚的道理去引导他,使他的举止行动以至玩笑作乐都要符合“中庸”之道就行了,必定不会去逢迎他的过失,为他巧言辩解。又不应该管束成王太严,使他终日忙碌不停,对他像牛马那样,管束太紧太严就要坏事。况且在一家人中父子之间,还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是君臣关系呢!这只是小丈夫耍小聪明做的事,不是周公应该采用的方法,所以这种说法不能相信。
  有的史书记载说:“封唐叔的事,是史佚促成的。”
  【赏析】
  “桐叶封弟”是流传很久的一个典故。在“君权神授”的谬论横行的时代,君主具有无上的权威,君主的言行被绝对化了。“天子无戏言”、“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之类的口头禅就是绝好的说明。作者在本文中虽然批评的是周公,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其主旨是说明对君主的一言一行要从实际效果上来观察,而不应盲从。这种观点无疑是进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此文在写作上很有特wWW.Slkj.ORG色。作者首先扼要地介绍了“桐叶封弟”的史料。然后斩钉截铁地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吾意不然。”接着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封”或“不当封”,而不在于这是谁的意图。最后提出了周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辅佐成王。全文丝丝入扣,有破有立,立论明确,读后令人为之叹服。特别是结尾的“或曰”一句,使全文的论证留有余地,更是耐人寻味。

文言文《桐叶封弟辨别》相关文章

  • ·文言文《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文言文《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①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事...
  • ·文言文《读江南录》--  文言文《读江南录》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及闻其杀王...
  • ·文言文《信州兴造记》--  文言文《信州兴造记》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晋陵张公治信之明年,皇祜二年也,奸强帖柔,隐诎发舒,既政大行,民以宁息。夏六月乙夏,大水。公徙囚于高狱,命百隶戒,不恭有常诛。夜漏半,水破城,灭府寺,苞民庐居。公趋谯门,坐其下,敕吏士以桴收民,鳏孤老癃与所徙之囚,成得不死。丙子,水降。公从宾佐按行隐度,符县调富民、水之所不至者钱夫,户七百八十六,收佛寺之积材一千一百三十有二...
  • ·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文言文课文,可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06年11月第二版中找到该名称课文。其节选自《陆游集·入蜀记》(中华书局1977年版)。课文主要是作者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日记。   【原文】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 ·文言文《常梦溪字孟图,扶风人》--  《常梦溪字孟图,扶风人》出自文言文《常梦锡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常梦溪,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溪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溪从及镇汴。为左右谮,遂来奔。烈祖辅吴,招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
  • ·文言文《常梦锡传》--  文言文《常梦锡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常梦溪,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溪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溪从及镇汴。为左右谮,遂来奔。烈祖辅吴,招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
  • ·文言文《家世旧闻》--  文言文《家世旧闻》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太傅在馆阁最久,尤所厚者,集贤杨公、翰林嵇公也。杨公,应天人,系出唐靖恭杨氏,平生为人作碑志,但称靖恭杨某而已。质素静退,与太傅俱在三馆,几三十年。后来者贵达相属,二公恬然,若将终身。太傅自号朝隐子,杨公自号大隐子,其意趣盖莫逆也。杨公晚乃为知制诰,以集贤院学士出知亳州而没。嵇公字公实,与杨公同乡里。方嵇公掌诰时,太傅...
  • ·文言文《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出自文言文《过巫山》,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
  • ·文言文《桐叶封弟辨别》--  文言文《桐叶封弟辨别》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桐叶封弟辨》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辨”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的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韩愈的《讳辨》和柳宗元的这篇文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但此文的重点不在于辨伪,而是围绕重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中心发挥议论。君主随便开了一句玩笑的话,臣子却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绝对地予以服
  • ·文言文《复杜温夫书》--  文言文《复杜温夫书》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二十五日,宗元白:两月来,三辱生书,书皆逾千言,意若相望仆以不对答引誉者②。然仆诚过也。而生与吾文又十卷,噫!亦多矣。文多而书频,吾不对答引誉,宜可自反⑧。而来征不肯相见,亟拜亟问,其得终无辞乎④?   凡生十卷之文,吾已略观之矣。吾性呆滞,多所未甚谕,安敢悬断是且非耶⑤?书抵吾必日周、孔,周、孔安可当也⑥?拟人必于其伦...
  • ·文言文《愚溪对》--  文言文《愚溪对》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愚溪对》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所写的散文名篇。文中通过虚拟的梦境,假托作者与愚溪之神的对话,曲折淋漓地发泄了对黑白颠倒、智愚不分的现实的愤慨之情,写愚溪的遭遇,实质上就是写作者自己的遭遇。文章笔墨恣肆而条理分明,诙谐戏谑而寓意深长,有声有色有神韵。   【原文】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
  • ·文言文《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  文言文《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常贤其能,谓曰:“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唯相之为,二宜去。”愈又曰:“古之老于乡者,将自佚,非自...
  • ·文言文《送高阳齐皞下第序》--  文言文《送高阳齐皞下第序》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是故为君不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详而举也,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
  • ·文言文《答崔立之书》--  文言文《答崔立之书》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斯立足下:仆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至于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于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   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及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或出礼部所...
  • ·文言文《乌氏庙碑铭》--  文言文《乌氏庙碑铭》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元和五年,天子曰:“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恒,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其执以来!”其四月,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趋哗,牙门都将乌公重胤当军门叱曰:“天子有命,从有赏,敢违者斩!”于是士皆敛兵还营,卒致从史京师。壬辰,诏用乌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河阳军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张掖郡开国公。...
  • ·文言文《记寻大龙湫瀑布》--  文言文《记寻大龙湫瀑布》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继之,或摽①田宅以便其私,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径可寻者希。”过华严,鲍甥率众登,余止山下。或曰:龙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   诘旦,舆者同声以险远辞。余曰:“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沿涧行...
  • ·文言文《辕马说》--  文言文《辕马说》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余行塞上,乘任载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 古之车,独辀加衡而服两马。今则一马夹辕而驾,领局于枙,背承乎韅,靳前而靽后。其登阤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鞭策以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
  • ·文言文《桐叶封弟辨别》--  文言文《桐叶封弟辨别》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桐叶封弟辨》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辨”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的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韩愈的《讳辨》和柳宗元的这篇文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但此文的重点不在于辨伪,而是围绕重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中心发挥议论。君主随便开了一句玩笑的话,臣子却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绝对地予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