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旧闻

  文言文《家世旧闻》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太傅在馆阁最久,尤所厚者,集贤杨公、翰林嵇公也。杨公,应天人,系出唐靖恭杨氏,平生为人作碑志,但称靖恭杨某而已。质素静退,与太傅俱在三馆,几三十年。后来者贵达相属,二公恬然,若将终身。太傅自号朝隐子,杨公自号大隐子,其意趣盖莫逆也。杨公晚乃为知制诰,以集贤院学士出知亳州而没。嵇公字公实,与杨公同乡里。方嵇公掌诰时,太傅为纠察在京刑狱,邻居于州东汴阳坊,无日不相过。太傅已绝谷食,嵇公亦蔬菇,每得道书气诀,必相示,盖方外之友也。
  景佑间,犹兼文行取士,不专糊名①。太傅守越,解试毕,入院放榜,既尽拆试卷,乃曰:“何为不见项堂长乎?”即求项程文,得之,拔置榜首,而黜最后一名。项盖有文行,为乡先生。当时多如此,不以为异也。
  太傅辟谷几二十年,然亦时饮,或食少山果。醉后,插花帽上。先君尝言此,游因请问:“前辈燕居亦着帽乎?”先君曰:“前辈平居往来,皆具袍带,惟出游聚饮,始茶罢换帽子、皂衫,已为便服矣。衫袍下,冬月多衣锦袄,夏则浅色衬衫,无今所谓背子②者。致仕则衣道服,然着帽。大抵士大夫无露巾者,所以别庶人也。王荆公在金陵山中,骑驴往来,亦具衫、帽。吾记绍圣、元符间,士大夫犹如此。”
  太傅出入朝廷数十年,然官不过吏部郎中,太傅兄弟行有官者十余人。惟十七伯曾祖,仕至远郡守,余不过县令而已。亦有为县数任者。盖前辈安于小官如此。太傅与孙威敏、庞庄敏皆亲故。自二公贵,有书则答之,不先通书也。间至京师,必俟调官毕,始一见而归。二公遣子弟追饯,或已不及。与欧阳文忠公亦联姻。尝过扬州,文忠适为守。入境,关吏以告,文忠喜谓诸子曰:“陆长官来矣,汝前母早死,吾见杨家诸亲,未尝不加厚也。”已而,公亦不求见而去。
  太傅性质直,虽在上前,不少改越音。为馆职时,尝因奏事,极言治乱,举笏指御榻,曰:“天下奸雄睥睨此座者多矣,陛下须好作,乃可长保。”明日,仁宗以其语告大臣,曰陆某淳直如此。
  太傅幼孤,伯父中允公教养成就甚力。其后,太傅纳两官,乞追赠,朝廷特许之,赠太子中允,事载《国朝会要》,至今为故事。
  【注释】
  ①糊名:古代科举考试,将考生的姓名糊起来,以防止舞弊
  ②背子:汉服的一种
  【翻译】
  太傅(陆游的曾祖父陆轸),在馆阁任职时间最长,和他感情特别深厚的是集贤杨公和翰林嵇公。杨公是应天人,出自唐朝靖恭杨氏之门,平时给别人写碑志,只称呼自己为靖恭杨氏而已。(杨公)品质朴素纯净谦逊,和太傅同在三馆任职,将近三十年。在他们后入馆阁的人一个接一个都得志显贵起来,而他们却十分安然,好像准备就此终老。太傅自称朝隐子,杨公自号大隐子,他们意志情趣相投结为莫逆。杨公晚年担任知制诰,凭借集贤院学士的身份出任亳州知州后来死在任上。嵇公字公实,和杨公是同乡。当嵇公执掌诰令时,太傅在京刑狱司担任纠察,他们在州城东边的汴阳坊比邻而居,没有一天不相互拜访的。太傅当时已经不食五谷,嵇公也只以蔬菜菌类为食,每当获得求道之书和养气的秘诀,一定拿给对方看,他们是超脱世俗的朋友啊。
  景佑年间,还兼用文行取士的方法,不只用糊名之法。太傅当时在越地做太守,解试结束后,入贡院放榜,在把所有的试卷都拆封后,问到:“为什么看不到项堂长呢?”于是寻找项程的试卷,找到后,把他列为榜首,同时把最后一名废除。项程文章和德行突出,是乡里德高望重之人。当时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人们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妥。
  太傅修行辟谷之术将近二十年,但是有时也饮酒,有时也吃一些山中的野果。他喝醉后,把花插在帽子上。我父亲曾经和我说过这些事情,我于是向父亲询问说:“曾祖父闲居之时也戴着帽子吗?”父亲说:“你曾祖父平日来往都穿戴好长袍和腰带,只是出游和聚会饮酒之时,等到喝茶结束后才换下帽子、单衣,穿上便服。士大夫大都(戴帽子)不暴露头巾,(这是他们)用来区别于布衣百姓的方法。王荆公在金陵山中,骑着驴子来来往往,也穿好长衫戴好帽子。我记得绍圣、元符年间,士大夫尤其这样。
  太傅在朝廷出入几十年,然而做官不过做到吏部郎中,太傅兄弟辈在朝廷做官的有十几个人。只有十七伯曾祖,在偏远的地方担任郡守,其余的不过做wWW.Slkj.ORG到县令而已。也有的接连担任几任县令。我家的前辈们就是这样安于这些小官。太傅和孙威敏、庞庄敏都是亲戚故旧。自从他们两人显贵之后,他们写信来太傅就回信,从不先写信给他们。太傅偶尔到京城去,一定等到(朝廷)调任官职结束后,才和二公见一面,然后就赶回去。二公派去追赶太傅,想请他吃饭,有时都追不到。太傅和欧阳文忠公也是亲戚。有一次太傅经过扬州,欧阳文忠公正好在扬州担任太守。入境之后,关吏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文忠公。文忠公高兴地对儿子们说:“陆长官来了,你们的前母早亡,我看见杨家的亲戚们,从来没有不厚待的。”后来,太傅也没有求见就离开了。
  太傅性格质朴耿直,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稍稍改变自己越地的口音。在馆阁任职时,曾经乘着向皇帝奏事,竭力陈述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他还用笏板指着御榻说:“天下觊觎这个皇位的奸雄太多啦,陛下你一定要认真治国,才能长久的拥有皇位。”第二天,仁宗皇帝把他的话告诉大臣们,说陆某(陆轸,称“陆某”为避讳)如此质朴耿直。
  太傅年幼丧父,是伯父中允公竭力教育抚养使他取得如此成绩的。之后,太傅用辞去两个官职,向朝廷乞求追赠伯父,朝廷特意答应了他的请求,追赠他的伯父为太子中允,这件事记载在《国朝会要》中,到现在都作为旧例。

文言文《家世旧闻》相关文章

  • ·文言文《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出自文言文《过巫山》,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
  • ·文言文《过巫山》--  文言文《过巫山》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ldqu...
  • ·文言文《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  文言文《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距长沙县西三十里,有墓曰狄君之墓者,乃予所记谷城狄君栗者也。始君居谷城,有善政,及其亡也,其子遵谊泣而请。呜呼!予哀狄君者,其寿止于五十有六,其官止于一卿丞。盖其生也以不知于世,若其殁而又无传,则后世遂将泯没,而为善者何以劝焉?此予之所欲铭也。   君字仲庄,世为长沙人。幼孤,事母,乡里称其孝。好学自立,年四十始...
  • ·文言文《惟俨姓魏氏,杭州人》--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出自文言文《释惟俨文集序》,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虽学于佛而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欣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得天...
  • ·文言文《释惟俨文集序》--  文言文《释惟俨文集序》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虽学于佛而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欣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贤...
  • ·文言文《画舫斋记》--  文言文《画舫斋记》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①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率,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
  • ·文言文《尹师鲁墓志铭》--  文言文《尹师鲁墓志铭》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
  • ·文言文《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  文言文《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方今西羌叛逆,未平之患在前;北虏骄悖,藏伏之祸在后。一患未灭,一患已萌。加以西则泸戎,南则湖岭,凡与四夷连接,无一处无事。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昨...
  • ·文言文《家世旧闻》--  文言文《家世旧闻》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太傅在馆阁最久,尤所厚者,集贤杨公、翰林嵇公也。杨公,应天人,系出唐靖恭杨氏,平生为人作碑志,但称靖恭杨某而已。质素静退,与太傅俱在三馆,几三十年。后来者贵达相属,二公恬然,若将终身。太傅自号朝隐子,杨公自号大隐子,其意趣盖莫逆也。杨公晚乃为知制诰,以集贤院学士出知亳州而没。嵇公字公实,与杨公同乡里。方嵇公掌诰时,太
  • ·文言文《常梦锡传》--  文言文《常梦锡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常梦溪,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溪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溪从及镇汴。为左右谮,遂来奔。烈祖辅吴,招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
  • ·文言文《常梦溪字孟图,扶风人》--  《常梦溪字孟图,扶风人》出自文言文《常梦锡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常梦溪,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溪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溪从及镇汴。为左右谮,遂来奔。烈祖辅吴,招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
  • ·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文言文课文,可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06年11月第二版中找到该名称课文。其节选自《陆游集·入蜀记》(中华书局1977年版)。课文主要是作者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日记。   【原文】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 ·文言文《信州兴造记》--  文言文《信州兴造记》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晋陵张公治信之明年,皇祜二年也,奸强帖柔,隐诎发舒,既政大行,民以宁息。夏六月乙夏,大水。公徙囚于高狱,命百隶戒,不恭有常诛。夜漏半,水破城,灭府寺,苞民庐居。公趋谯门,坐其下,敕吏士以桴收民,鳏孤老癃与所徙之囚,成得不死。丙子,水降。公从宾佐按行隐度,符县调富民、水之所不至者钱夫,户七百八十六,收佛寺之积材一千一百三十有二...
  • ·文言文《读江南录》--  文言文《读江南录》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及闻其杀王...
  • ·文言文《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文言文《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①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事...
  • ·文言文《桐叶封弟辨别》--  文言文《桐叶封弟辨别》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桐叶封弟辨》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辨”是一种用于辨析事物的是非真伪而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韩愈的《讳辨》和柳宗元的这篇文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但此文的重点不在于辨伪,而是围绕重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中心发挥议论。君主随便开了一句玩笑的话,臣子却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绝对地予以服从...
  • ·文言文《复杜温夫书》--  文言文《复杜温夫书》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二十五日,宗元白:两月来,三辱生书,书皆逾千言,意若相望仆以不对答引誉者②。然仆诚过也。而生与吾文又十卷,噫!亦多矣。文多而书频,吾不对答引誉,宜可自反⑧。而来征不肯相见,亟拜亟问,其得终无辞乎④?   凡生十卷之文,吾已略观之矣。吾性呆滞,多所未甚谕,安敢悬断是且非耶⑤?书抵吾必日周、孔,周、孔安可当也⑥?拟人必于其伦...
  • ·文言文《家世旧闻》--  文言文《家世旧闻》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太傅在馆阁最久,尤所厚者,集贤杨公、翰林嵇公也。杨公,应天人,系出唐靖恭杨氏,平生为人作碑志,但称靖恭杨某而已。质素静退,与太傅俱在三馆,几三十年。后来者贵达相属,二公恬然,若将终身。太傅自号朝隐子,杨公自号大隐子,其意趣盖莫逆也。杨公晚乃为知制诰,以集贤院学士出知亳州而没。嵇公字公实,与杨公同乡里。方嵇公掌诰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