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稽郢行成于吴

  《诸稽郢行成于吴》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句践,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陲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赅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
  【注释】
  ①逆:迎战。
  ②大夫种:即文种,越国大夫。庸:用。
  ③申胥:即伍子胥,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华登:吴国大夫。简服:训练。挫:败。
  ④决拾:射箭用具。
  ⑤素:预先。履:实行。授命:送命。
  ⑥约辞:委婉www.sLKJ.OrG的言辞。行成:求和。
  ⑦广侈:扩张,使其生骄心。
  ⑧不吾足:不把我们放在心上。
  ⑨伯:通“霸”,称霸。
  ⑩罢:通“疲”,疲劳。
  烬:灰烬。
  诸稽郢:越国大人。
  币:礼品。下执事:供役使的人。
  天王:对吴王夫差的尊称。得罪:指勾践射伤吴王之父阖闾。亲趋玉趾:亲劳大驾。孤:舍弃。
  繄:就是。
  边陲:边境。
  用:因此。老:老臣。顿颡:叩头直至额触地。
  属:会集。残伐:杀伐。
  鞭箠:鞭子。寇令:抵御盗寇的命令。
  箕帚:畚箕、笤帚。赅姓:贡纳诸姓妇子到天子之宫。槃匜:洗手脸的用具。解:同“懈”。
  【翻译】
  吴王夫差出兵攻越,越王勾践带兵迎击。大夫文种献计说:“吴越谁存谁亡,只看天意如何,用不着打仗了。伍子胥和华登练出来的吴国士兵,从来没打过败仗,只要有一人精于射箭,就会有百人拉起弓弦练习。我们很难战胜他啊。凡是谋划一件事情,必须预见到成功才实行,决不可轻易拼命。君王不如保全兵力,严守阵地,用谦卑的言辞向吴国求和,让吴民高兴,让吴王的野心一天天膨胀。我们可由此占卜天意,果真天弃吴国,吴人定会答应议和,不把我国放在眼里,而放心大胆去中原争霸。等他百姓疲惫了,再遇上天灾歉收,我们稳稳当当去收拾残局,吴国就失去上天的保佑了。”
  越王同意了,派诸稽郢向吴求和,说:“敝国君主勾践,派遣小臣诸稽郢前来,不敢公然献上玉帛,在天王驾前行礼,只好冒昧的私下向天王左右的官员说:从前,越国不幸冒犯天王,天王亲自出动玉趾,本来打算灭我勾践,又宽恕了我。天王对我越国的恩德,真是让死人复活,让白骨生肌,我勾践既不敢忘记天降的灾祸,又怎敢忘记天王的厚赐呢?如今我勾践既因无德而重遭天祸,我们这些草野的鄙贱之人,又怎敢忘记天王的大德,只因边境的小怨而耿耿于怀,以至再次得罪天王的左右呢?勾践因此率领几个老臣,亲自承担重罪,在边境上叩着响头。天王未了解下情,勃然大怒,出兵讨伐。越国本来就是向天王称臣进贡的城邑啊,天王不用鞭子驱使它,却使您尊贵的将士们受屈,来执行讨伐,更使越国不安了。因此勾践请求盟约。今送来一个嫡生的女儿,在王宫拿着簸箕扫帚;还送来一个嫡生的儿子,捧着盘子和脸盆,随同侍卫们服侍天王。春秋两季,向天王的府库进贡,决不丝毫懈怠。天王又何必御驾亲征?这本是天子向诸侯征税之礼啊!谚语说:‘狐狸埋下它,狐狸又扒出来,所以劳而无功。’如今天王既已扶植了越国,您的明智已传遍天下;倘又消灭它,天王岂不也是劳而无功吗?如何使四方的诸侯信服吴国呢?因此命我下臣把话儿说清楚,请天王就利和义两方面多加权衡吧!”

文言文《诸稽郢行成于吴》相关文章

  • ·文言文《敬姜论劳逸》--  《敬姜论劳逸》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敬姜论劳逸》出自《国语》中的《鲁语下》。敬姜的一番长论,是希望自己做高官的儿子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谨记勤俭节约,不要贪图安逸。她认为贪图安逸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贪欲最终会葬送儿子的前程乃至生命。   【原文】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
  • ·文言文《吴许越成》--  《吴许越成》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吴许越成》选自《左传·哀公元年》。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互相攻伐,结为世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千古传诵。本篇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着重记述伍子胥劝阻吴王许越议和。他以古例今,说得非常恳切。无奈吴王骄傲自大,忘乎所以,根本听不进去。伍子胥虽因忠谏而死,但他那“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话,对后人...
  • ·文言文《子革对灵王》--  《子革对灵王》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昭公十二年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干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 ·文言文《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出自古文观止。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⑿。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
  • ·文言文《颜氏父子异志》--  文言文《颜氏父子异志》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颜延之子竣贵重,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布衣茅屋,萧然如故。尝乘羸(lei)牛笨车,逢竣卤簿,即让避道则。尝语竣曰:“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竣起宅,延之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延之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说:“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岂能久乎?”   后竟为...
  • ·文言文《戎夷有利人之心》--  文言文《戎夷有利人之心》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⑤能与国士之衣哉?”   戎夷叹息曰:“嗟呼!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注释...
  • ·文言文《甘戎使于齐》--  文言文《甘戎使于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甘戎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戎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戎矣.”   【翻译】  ...
  • ·文言文《各言尔志》--  文言文《各言尔志》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1.颜渊:颜回,孔子的学生。   2.季路:子路,孔子的学生。   3.子:指孔子。   4.盍:何...
  • ·文言文《诸稽郢行成于吴》--  《诸稽郢行成于吴》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
  • ·文言文《颜斶说齐王》--  《颜斶说齐王》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齐宣王见颜斶》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文章写士人颜斶与齐宣王的对话,争论国君与士人谁尊谁卑的问题。颜斶公开声称“士贵耳,王者不贵”,并用历史事实加以证明。它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士阶层要求自身地位的提高与民主思想的抬头。颜斶拒绝齐宣王的引诱而返璞归真,既表现了士人不慕权势、洁身自爱的傲气与骨气,也...
  • ·文言文《卜居》--  《卜居》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卜居》是《楚辞》中的一篇。“卜居”的意思是占卜自己该怎么处世。相传为屈原所作,实际上是楚国人在屈原死后为了悼念他而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歌颂了他坚持真理、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   【原文】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
  • ·文言文《宋玉对楚王问》--  《宋玉对楚王问》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对楚王问》是宋玉面对他人的谗毁所作的自我辩解。此文以宋玉回答楚王提问的方式,通过设喻和比喻,表现宋玉的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气质与品性。不过,该文风格虽然与宋玉的其他作品相同,但后人疑非宋玉自作。   【原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
  • ·文言文《五帝本纪赞》--  《五帝本纪赞》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五帝本纪赞》是《古文观止》里的一篇文章,本为《史记·五帝本纪》的赞语部分,其宗旨在于说明《五帝本纪》的史料来源和作者的见解。文章先总提有关五帝最早史料,接着写作者实地考察和对史料的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说明作者论述的根据。文章不满两百字,言简意赅,曲折回环,是一篇引人入胜的说明性的短文。   【原文】...
  • ·文言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
  • ·文言文《外戚世家序》--  《外戚世家序》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外戚世家序是《史记·外戚世家》的序。《史记》中的外戚指帝王的后妃及其亲族。作者陈述三代的得失,论证后妃对国家治乱的影响。汉代自惠帝时起,后妃、外戚专权反复造成祸乱,因此作者本文是有所指的。但行文吞吞吐吐,大概有不便明言的苦衷。   【原文】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
  • ·文言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 ,是骆宾王的代表作。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其罪。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 ·文言文《获麟解》--  《获麟解》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获麟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韩愈在文中以麒麟自喻,他认为麒麟之所以称为仁兽,是由于出现在圣人在位的时候;如果不等待圣人在位的时候而出现,就会称为不祥之兽了。他借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文章曲折反复,富于变化,姑显得波澜起伏而寓意深远。   【原文】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
  • ·文言文《诸稽郢行成于吴》--  《诸稽郢行成于吴》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原文】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