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

  文言文《毛遂自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王命平原君赵胜赴楚求救,毛遂自荐随同前往。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自日出迄日中不决。毛遂按剑上阶,直陈利害,终使楚王歃血定盟,决定楚赵联合抗秦 。后因以“毛遂自荐”为自告奋勇自我推荐之典。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wwW.slKJ.orG特其末立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注释】
  (1):毛遂:战国鸡泽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门下的食客。
  (2):秦之围邯郸: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在长平大破赵军,公元前258年,秦兵又进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
  (3):合纵:指崤山以东六国联合抗秦。从:通“纵”。
  (4):偕:一同前去。
  (5):文:非暴力,这里指通过谈判而不施加压力。
  (6):歃血:古代订盟誓时的一种仪式,杀牲取血,盛在盘中,用口微吸,以表示守信。
  (7):华屋:漂亮的堂宇,指朝会或议事的地方。
  (8):定从:订立合纵的盟约。
  (9):士:指随从的文武之士。
  (10):自赞:自我推荐。
  (11):备员:凑足人员的数。备,齐备。
  (12):末:物体的尖端。
  (13):无所有:没有什么才能。
  (14):蚤:通“早”。
  (15):颖脱而出:指整个锥锋都露了出来。颖:本指禾穗的芒尖,这里指锥子的锋。
  (16):非特:不只。
  (17):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彼此用眼光示意,暗笑毛遂,没把轻视毛遂之意说出来。
  (18):比:等到……的时候。
  (19):按剑历阶而上:握着剑柄,顺着台阶一级一级不停脚地走上去。
  (20):楚王:这里指楚考烈王熊完。
  (21): 客何为者也:这个客人是干什么的。
  (22): 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宫贵族的侍从宾客,亲近左右。
  (23): 叱:高声叫骂。
  (24): 胡:为什么。
  (25): 乃:是。而:通“尔”,你的。
  (26): 汤:商汤,商朝的开国之君。
  (27): 王天下:统一天下。
  (28): 文王:指周文王姬昌。
  (29): 臣诸侯:指诸侯称臣。
  (30): 霸王之资;争霸称王的资本。资:凭借。
  (31): 白起:秦国的大将。小竖子:相当于“小子”,这是古代骂人的话,这里有轻视白起的意思。
  (32): 一战而举鄢郢: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鄢、郢。
  【翻译】
  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王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定再返回。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在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够了。”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可是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今日(有)几年了?”毛遂说:“(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最终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毛遂到了楚国,与十九个人谈论,十九个人都折服了。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阐述这些道理,到太阳当空时还没有决定,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 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赵胜的舍人。”楚王怒斥道:“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眼下,十步之内,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握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毛遂(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卒众多吗?实在是由于(他们)能够凭据他们的条件而奋发他们的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责我干什么?”楚王说:“是,是!就像先生说的,谨以我们的社稷来订立‘合纵’盟约。”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宫殿上签定了‘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和血,而用右手招唤那十九个人说:“先生们在堂下相继歃血。先生们平庸无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啊。”
  平原君签订“合纵”盟约之后归来,回到赵国,说:“赵胜(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赵胜(我)鉴选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为没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却在毛先生这里失去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吕。毛先生用三寸长的舌头,强过上百万的军队。赵胜(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于是就把毛遂作为上等宾客对待。

文言文《毛遂自荐》相关文章

  • ·文言文《精卫填海》--  文言文《精卫填海》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   4、状...
  • ·文言文《草船借箭》--  文言文《草船借箭》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   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
  • ·文言文《亡羊补牢》--  文言文《亡羊补牢》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释义】   因为羊圈的破损导致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典故】   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后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
  • ·文言文《天狗食月》--  文言文《天狗食月》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天狗食月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天狗食月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天狗食月三种。天狗食月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概述】   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
  • ·文言文《空城计》--  文言文《空城计》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原典】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   【注释】   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   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
  • ·文言文《伯牙子期》--  文言文《伯牙子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伯牙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 ·文言文《围魏救赵》--  文言文《围魏救赵》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原指战国齐国用围攻魏的方法,迫使魏撤回攻赵国古都邯郸部队而使邯郸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
  • ·文言文《悬梁刺股》--  文言文《悬梁刺股》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悬梁刺股意思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是用来形容刻苦学习、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成语典故。   【故事】   见于《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
  • ·文言文《毛遂自荐》--  文言文《毛遂自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王命平原君赵胜赴楚求救,毛遂自荐随同前往。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自日出迄日中不决。毛遂按剑上阶,直陈利害,终使楚王歃血定盟,决定楚赵联合抗秦 。后因以“毛遂自荐”为自告奋勇自我推荐之典。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
  • ·文言文《凿壁偷光》--  文言文《凿壁偷光》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凿壁偷光(凿壁借光),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凿壁偷光的故事发生在山东邹城市钢山街道杨下村。据《汉书·匡衡列传》记载,西汉丞相匡衡幼年时期,由东海郡逃荒迁居此地,因家贫,白天打工干活,夜晚凿壁借邻居杨老太纺线灯光读书。后匡衡封为丞相,为报杨老...
  • ·文言文《拔苗助长》--  文言文《拔苗助长》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在古代宋国(今商丘),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xián)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dūn)下去,用手丈量秧苗有没有长高,但秧苗好像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秧苗向上拔一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于是,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可...
  • ·文言文《闻鸡起舞》--  文言文《闻鸡起舞》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原文】   祖逖,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中原。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
  • ·文言文《三顾茅庐》--  文言文《三顾茅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时期刘备三次城访诸葛亮出山辅佐其大业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意为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故事】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
  • ·文言文《一字师》--  文言文《一字师》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已“一字之师”。   【注释】   ①郑谷:唐朝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人。   ②齐己:唐朝诗僧,本姓...
  • ·文言文《牛郎织女的故事》--  文言文《牛郎织女的故事》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故事情节】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ldquo...
  • ·文言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文言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
  • ·文言文《守株待兔》--  文言文《守株待兔》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被宋国人笑话。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 ·文言文《毛遂自荐》--  文言文《毛遂自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王命平原君赵胜赴楚求救,毛遂自荐随同前往。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自日出迄日中不决。毛遂按剑上阶,直陈利害,终使楚王歃血定盟,决定楚赵联合抗秦 。后因以“毛遂自荐”为自告奋勇自我推荐之典。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