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贺贫

  文言文《叔向贺贫》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叔向贺贫》是一个选自《国语》的教育故事,它的教育意义是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原文】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www.slKJ.orG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注释】
  (1)选自《国语》。《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ī),字叔向。
  (2)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3)实:这里指财富。
  (4)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5)栾武子:即栾书,晋大夫,于鲁成公四年升任执政大臣,将中军。
  (6)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一卒之田,100顷。是上大夫的俸禄。
  (7)宗器:祭器。
  (8)宪则:法制。
  (9)越:超过。
  (10)刑:法,就是前边的"宪则"。
  (11)行刑不疚(jiù):指栾书弑杀晋厉公而不被国人责难。
  (12)以免于难:因此避免了祸患。意思是没有遭到杀害或被迫逃亡。
  (13)桓子:栾武子的儿子。
  (14)骄泰:骄慢放纵。
  (15)艺:度,准则。
  (16)略则行志:忽略法制,任意行事。
  (17)假货居贿:把财货借给人家从而取利。贿,财。
  (18)而赖武之德:但是依靠栾武子的德望。
  (19)以没其身:终生没有遭到祸患。
  (20)怀子:桓子的儿子。
  (21)修:研究,学习。
  (22)离桓之罪:(怀子)因桓子的罪恶而遭罪。离,同"罹",遭到。
  (23)以亡于楚:终于逃亡到楚国。
  (24)郤(xì)昭子:晋国的卿。
  (25)其富半公室:他的财富抵得过半个晋国。公室,公家,指国家。
  (26)其家半三军:他家里的佣人抵得过三军的一半。当时的兵制,诸侯大国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一说郤家人占据了晋国三军中一半的职位。晋国有三军,三军主将与将佐,合称为“六卿”。
  (27)宠:尊贵荣华。
  (28)以泰于国:就在国内非常奢侈。泰,过分、过甚。
  (29)其身尸于朝:(郤昭子后来被晋厉公派人杀掉,)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
  (30)其宗灭于绛: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掉了。绛,晋国的旧都:在如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31)八郤,五大夫,三卿:郤氏八个人,其中五个大夫,三个卿。
  (32)吾子:您,古时对人的尊称。
  (33)能其德矣:能够行他的道德了。
  【翻译】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今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赏析】
  《叔向贺贫》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先提出"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然后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文章先不直接说明所以要贺的原因,而是举出栾、郤两家的事例说明,贫可贺,富可忧,可贺可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德。继而将宣子与栾武子加以类比,点出可贺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建德而忧贫,则不但不可贺,反而是可吊的,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后用韩宣子的拜服作结,说明论点,有巨大的说服力。这样既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又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本文引用历史事实,阐明了贫不足忧,而应重视建德,没有德行,则愈富有而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转祸为福的道理。
  这段文字记叙了叔向向韩宣子提建议的过程。叔向的建议,采用了正反结合的阐述方法,因此相当有说服力,他的言论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卿大夫身家的长久之计,另一方面也对“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如今,都是有很深刻的警示作用。

文言文《叔向贺贫》相关文章

  • ·文言文《鲁仲连义不帝秦》--  文言文《鲁仲连义不帝秦》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鲁仲连义不帝秦》选自《战国策·赵策》。本文所记的是齐国人鲁仲连游历到赵,适逢秦国围赵之邯郸,鲁仲连坚持正义,力主抗秦,反对投降,并和秦国派到赵国的“亲秦派”辛垣衍展开一场激烈的论争。他引喻设比,层层铺垫,直陈要害,最终使辛垣衍心服口服,恰逢魏无忌援军到,从而解了邯郸之围。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
  • ·文言文《有子之言似夫子》--  文言文《有子之言似夫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齐桓下拜受胙》这篇百字短文记述了齐桓公在会晤诸侯时接受周襄王赏赐祭肉的一个场面。粗读似乎平淡无奇,细品则觉别有滋味。   【原文】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
  • ·文言文《齐桓下拜受胙》--  文言文《齐桓下拜受胙》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齐桓下拜受胙》这篇百字短文记述了齐桓公在会晤诸侯时接受周襄王赏赐祭肉的一个场面。粗读似乎平淡无奇,细品则觉别有滋味。   【原文】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
  • ·文言文《晋献文子成室》--  文言文《晋献文子成室》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晋献文子室成》出自《礼记·檀弓下》,该文讲的是晋国赵文子宫室落成,晋国的大夫发礼前往致贺之事。全文未分段落,但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赏析。成语 “美轮美奂”的典故出于此文。   【原文】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
  • ·文言文《棘刺雕猴》--  文言文《棘刺雕猴》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燕王好微巧①,卫人请以棘②刺之端为母猴③。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④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⑤日出,视之晏阴⑥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⑦之冶者⑧,谓燕王曰:“臣为削⑨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
  • ·文言文《神女赋》--  【前言】   《神女赋》是楚辞名家宋玉的作品,紧承《高唐赋》而来,由梦与巫山神女遇,进入对神女“夺人目精”之美的刻画,是描写美女的名篇。神女为天帝赤帝(炎帝)之女,名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神女的身姿,化身为各种形象,在后代美女赋中反复出现,曹植《洛神赋》中的宓妃,就是它的余韵。   此篇不但写巫山神女容光焕发,体态娴雅,含情脉脉,来去恍惚,也写她洁身自持,可慕而不可狎。作品分两个...
  • ·文言文《登徒子好色赋》--  【前言】   《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辞赋作品。此赋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美女,不少辞句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等历来被视为展示女性之美的经典之笔。文章还刻画了一个丑女形象说明登徒子的好色,并借章华大夫之口,表明自己的爱情观。全文寓理于事,刻画生动形象,比喻精巧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原文】...
  • ·文言文《谢迁,字于乔》--  文言文《谢迁,字于乔》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谭①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②,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
  • ·文言文《叔向贺贫》--  文言文《叔向贺贫》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叔向贺贫》是一个选自《国语》的教育故事,它的教育意义是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原文】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
  • ·文言文《申胥谏许越成》--  文言文《申胥谏许越成》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申胥谏许越成》选自《国语》,记载越国派使向吴国求和的历史事件。大臣申胥谏阻吴王不许答应求和,但是没有成功。   【原文】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
  • ·文言文《鲁共公择言》--  文言文《鲁共公择言》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鲁共公择言》是选自《战国策·魏策三》上的一章,文章记叙了梁惠王在范台宴集诸侯时,鲁共公在席间的一番祝酒辞。题目中所谓“择言”, 即择善而言的意思, 也就是选择具有深刻意义的话的意思, 因此可以看出, 这篇祝酒之辞不同一般。这篇文章虽短小, 但其含意深邃, 结构严谨, 文气疏朗而自然, 语言整齐而不板滞...
  • ·文言文《司马错论伐蜀》--  文言文《司马错论伐蜀》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司马错论伐蜀》选自《战国策·秦策》。前316年,秦王想利用巴蜀发生战乱之机,兴兵伐蜀,不料韩师侵犯秦境。他面对这种局势,举棋不定。文章就记述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经过这场争论,秦国解决了用什么战略统一天下的大问题。这场辩论,颇有特色,处处紧扣双方争论的主旨,把一个复杂...
  • ·文言文《公子重耳对秦客》--  文言文《公子重耳对秦客》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
  • ·文言文《单子知陈必亡》--  文言文《单子知陈必亡》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
  • ·文言文《阴饴甥对秦伯》--  文言文《阴饴甥对秦伯》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阴饴甥对秦伯》主要讲述背信弃义晋惠公和被他伤害过的秦国交锋后,丧师辱国被俘,惠公之臣阴饴甥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和秦穆公谈判的过程。   【原文】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
  • ·文言文《宋人及楚人平》--  文言文《宋人及楚人平》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宋人及楚人平》选自《公羊传》。主要解释《春秋》“宋人及楚人平”一句。这六字,有褒有贬。褒扬华元和子反两位大夫以诚相待主动讲和,减轻了宋楚两国的战祸。贬的是两人超越君权自作主张,背着国君讲和。此例一开,君权就危险了。文章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通篇全用对话口气,重复之中又有变化,颇为传神。文章在...
  • ·文言文《杜蒉扬觯》--  文言文《杜蒉扬觯》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杜蒉扬觯》讲的是晋国大夫知悼子死了—,晋平公却饮酒作乐。杜蒉认为这样做是违礼的,但他只是一名宰夫,地位卑微,不便犯颜直斥平公的不是,于是他采用间接批评他人的方式对平公进行讽谏。晋平公醒悟,接受了杜蒉的劝谏。   【原文】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
  • ·文言文《叔向贺贫》--  文言文《叔向贺贫》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叔向贺贫》是一个选自《国语》的教育故事,它的教育意义是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原文】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