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砚说

  文言文《古砚说》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WwW.SLkJ.orG足,被谬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日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释】
  ①僇(lù)辱:羞辱,侮辱。
  ②哓(xiāo)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翻译】
  我家有方古砚,是过去因友人的赠送所得到的,接受了后就一直放在那里,当作一方(普通)的砚台使用着,不知道它是一方(珍贵)的古砚。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让它受损和毁坏了。”我听到了这样的劝告后,也就依从了他的话把(这方砚)当作了宝贝。但没时间来辨识它是否真的是五代、宋代时的物件。
  虽然这样,这器物如果真的是五代、宋时的东西,当初的人也只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砚台来使用罢了,哪里知道一定不能毁坏、还一定要把它传到现在而成为一件古物呢?传到现在,然后才知道它是五代、宋时(的宝物),不知道它在五代、宋时,那些把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器物当作珍宝的人,对这块(五代、宋时的)砚台又如何(看待)呢?但又不知道那些把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器物,拿来给周、秦、汉、魏以上时期的人看,那时期的人看这些器物有怎样呢?
  人们看到世上那些和和乐乐的人,沉醉于奢华艳丽的享乐中,在权贵和地位显赫的人的门前来回奔跑,卑躬屈膝的样子,遭受羞辱却不知道羞耻。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改变这种风气,高高直立守道自重,凭淡泊的心态守住自己的操守,拿古代先人琴书图画、器物爱好来娱乐自己,并且美其名叫“好古”。所以大凡能名之曰 “好古”的人,一定不是平庸世俗的人。因为那不是平庸世俗的人所喜欢的,那么那些平庸世俗的人也就追随并模仿着他们。于是读书人中那些追求财利求得上进的人,一定想竭尽办法拿出权贵们没有的东西,来巴结侍奉那些权贵要人;权贵要人也时时拿出自己的器物的在读书人中夸耀。可是那些羡慕“好古”却不知追求什么的读书人,也每每与世人竞争角逐,一定要仿效他们所拥有的器物而后快。
  唉!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既然与平庸世俗的人爱好相同,可是还要吵嚷着要拥有好古的名声,来显示与那些平庸世俗的人不一样。不知道他们的名声是这样,而他们真实想法却不是这样的。
  我所说的好古的人,想学习(先人或前辈)的道义,写他们那样的文章,思念他们的人却不能相见,上下徘徊,期望只能得到他们的遗墨、遗物中存留下来的东西来玩赏,就好像恍然见到他们真人一样,因此喜好它们而从不满足。所以古代的那些“好古”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留下的器物,而是他们的为人。
  我看当今世人所爱好的,大都像这样。不能详尽阐述,只能表述相近似的,就写了一篇《古砚说》。

文言文《古砚说》相关文章

  • ·文言文《借竹楼记》--  文言文《借竹楼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集交游燕笑于其中,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   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
  • ·文言文《游张公洞记》--  【原文】   由义兴而左泛[1],曰东久[2]。九者,九里袤也[3],水皆缥碧[4],两山旁袭之,掩映乔木,黄云储野[5],得夕照为益奇。已泊湖㳇[6],湖㳇者,洞所从首径也。夜过半,忽大雨,滴沥入蓬户[7]。余起,低回久之。质明始霁[8]。从行者余弟敬美[9],燕人李生[10],歙人程生[11],郡人沈生、张生。 时余病足,李生亦病,为李觅一兜子[12],并余弟所携笋舆三[13],为一行,其三人为一行,可四里许,抵洞,始隆然若覆墩耳[14]。   ...
  • ·文言文《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文言文《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 ·文言文《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  文言文《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WwW.SLkJ.or...
  • ·文言文《谨言箴》--  【原文】   巧言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女贾欺;笑者鄙女,虽矢犹疑。尤悔既丛,铭以自攻。铭而复蹈,嗟女既耄。   【注释】   (1)箴(zhēn):劝告,规戒,是文体的一种。   (2)女“通”汝“,你。   (3)解人:能深刻理解言语或文词意趣的人。《世说新语·文学》载,谢安年少时,请阮裕讲说《白马论》,阮裕讲说后,谢安仍不能明白,阮...
  • ·文言文《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  文言文《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①。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②。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③。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展。融果转式逐之④,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竟以得免。...
  • ·文言文《王安期为东海郡》--  文言文《王安期为东海郡》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①。王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②。池鱼复何足借!”   【注释】   ①王安期:王承,字安期,累迁东海内史(在王国里,内史掌管大守职务)。纲纪:主簿(主管府中事务的官)。   ②文王:周文王。囿(yòu):养禽兽的园子。共:共同使用。《孟子·梁惠王下)载,周文王有个方圆七十里的...
  • ·文言文《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  文言文《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①。吴中诸强族轻之②,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之曰:“不可啼,杀吴儿。”于是至诸屯邸,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众③。陆抗时为江陵都督,故下请孙皓,然后得释④。   【注释】   ①贺太傅:贺邵,字兴伯,会稽郡山阴县人...
  • ·文言文《古砚说》--  文言文《古砚说》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
  • ·文言文《申屠丞相嘉者,梁人》--  文言文《申屠丞相嘉者,梁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
  • ·文言文《祭公谏征犬戎》--  文言文《祭公谏征犬戎》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穆王将征犬戎①,祭公谋父谏曰②:“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③,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④。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⑤:‘载戢干戈⑥,载櫜弓矢⑦;我求懿德⑧,肆于时夏⑨。允王保之⑩。’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⑪,而厚其性;阜其财求⑫,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⑬,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
  • ·文言文《贻诸弟砥石命》--  文言文《贻诸弟砥石命》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昔岁吾行吴江上,得亭长所贻剑。心知其不莽卤,匣藏爱重,未曾亵视。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仅成死铁。意惭身将利器,而使其不光明之若此,常缄求淬磨之心于胸中。   数月后,因过岐山下,得片石,如绿水色,长不满尺,阔厚半之。试以手磨,理甚腻,文甚密。吾意①其异石,遂携入城,问于切磋工,工以为可为砥,吾遂取剑发之。初数日,浮埃薄...
  • ·文言文《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  文言文《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
  • ·文言文《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文言文《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注释】   ⑴本节选自《学记》。   ⑵严:尊敬。   ⑶不臣于其臣:不用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其臣。   (4)尸:祭主。   ⑸诏;召见。   【翻译】 ...
  • ·文言文《学记》--  文言文《学记》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着。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着《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
  • ·文言文《史记刺客列传》--  文言文《史记刺客列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
  • ·文言文《荆轲者,卫人也》--  “荆轲者,卫人也”出自文言文《史记刺客列传》,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
  • ·文言文《古砚说》--  文言文《古砚说》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