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文言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翻译】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WwW.sLkJ.orG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赏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文言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相关文章

  • ·文言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文言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
  • ·文言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文言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翻译】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赏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
  • ·文言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文言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翻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赏...
  • ·文言文《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文言文《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翻译】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
  • ·文言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文言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翻译】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赏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
  • ·文言文《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文言文《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赏...
  • ·文言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文言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赏析】   ...
  • ·文言文《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文言文《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翻译】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
  • ·文言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文言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ld
  • ·文言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文言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2)窃: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翻译】   ...
  • ·文言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文言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1)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   (2)诲:教诲。   (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翻译】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赏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
  • ·文言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文言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翻译】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赏析】   春...
  • ·文言文《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文言文《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释】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WwW.sLkJ.orG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翻译】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r...
  • ·文言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文言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翻译】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
  • ·文言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文言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1)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翻译】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
  • ·文言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文言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翻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
  • ·文言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文言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翻译】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
  • ·文言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文言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