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石普传

  文言文《元史石普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沮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Www.sLkJ.orG备水战;一为夺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恇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翻译】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考中进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贼兴起,朝廷正当用兵之际,石普以有大将谋略著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曾推荐他,适逢丞相脱脱讨伐徐州,就让石普随从出发。徐州平定后记录战功,石普升任兵部主事,不久又升为枢密院都事,随从枢密院官镇守淮安。
  这时张士诚占据高邮,石普拜见丞相,面陈破贼的计策,并说:“高邮凭借着大湖的险要,都是低洼的水塘,骑兵不能靠前,给我步兵三万,保证能够攻取它。高邮一平定,那么濠州、泗州就容易攻破了,我请求作先锋,为天下倡导忠义。”丞相赏识他的豪壮,命令他临时负责山东义兵万户府事务,招募义兵万人出征。而汝中柏正当权,暗中阻挠,减少他一半军队。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石普行军到达范水寨,天还未黑,石普命令军中具办食物,夜漏三刻,下令士兵口含小木棍急行军去宝应,营地中仍和平常一样打更鼓。到达宝应县后,随即登城,在城上树起旗帜来,贼兵大惊溃退,石普于是安抚城中百姓。由此诸将嫉妒石普的功劳。石普从水陆两路进兵,乘胜攻下十几个寨子,斩杀贼兵数百人。快要抵达高邮城时,分兵三队:一队奔赴城东,准备水战;一队作为奇兵,防备后方;一队由石普自己率领,攻打北门。石普遭遇贼兵相战,贼兵抵挡不住,逃入城中。石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关大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可是援军看着他们交战,按兵不动,又忌石普成功,总兵派遣蒙古骑兵一千人,冲到石普军前面,想抢到先进城的功劳。而贼兵拼死守卫,蒙古军惧怕,即奔驰而回,石普阻止不住,于是被贼兵所蹂躏践踏,大多坠落水中。
  石普军队军阵大乱,贼兵乘机进攻。石普招集残兵,血战很久,他拿着剑大声呼叫道:“大丈夫应当为国而死,有不前进的,斩!”奋力搏斗,一直冲入贼兵阵地,跟随的只有三十人。到太阳偏西,援兵断绝,受伤落马,又步行交战几个回合,贼兵到的更多了,贼寇指着他说:“这一定是头目,不可让他跑掉,要活捉他。”石普叱骂道:“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左肋被贼枪刺中,还握着自己的枪,将贼兵砍死。贼众一齐用枪刺石普,石普和跟从的人都奋力而战,全部战死。

文言文《元史石普传》相关文章

  • ·文言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文言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
  • ·文言文《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言文《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
  • ·文言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文言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
  • ·文言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文言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翻译...
  • ·文言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文言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翻...
  • ·文言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文言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翻译】  ...
  • ·文言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文言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
  • ·文言文《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文言文《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翻译】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赏析】   这段话Www.sLkJ.orG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
  • ·文言文《元史石普传》--  文言文《元史石普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
  • ·文言文《石普字元周,徐州人》--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出自《元史石普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
  • ·文言文《梁书徐摛传》--  文言文《梁书徐摛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摛幼而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起家太学博士,迁左卫司马。会晋安王纲出戍石头,梁武帝萧衍谓周舍曰:“为我求一人,文学俱长,兼有行者,欲令与晋安游处。”舍曰:“臣外弟徐摛,形质陋小,若不胜衣,而堪此选。”高祖曰:“必有仲宣之才,亦不简容貌。”以摛为侍读...
  • ·文言文《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  “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出自《梁书徐摛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摛幼而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起家太学博士,迁左卫司马。会晋安王纲出戍石头,梁武帝萧衍谓周舍曰:“为我求一人,文学俱长,兼有行者,欲令与晋安游处。”舍曰:“臣外弟徐摛,形质陋小,若不胜衣,而堪此选。”高祖曰:“必有仲宣之才,亦不简...
  • ·文言文《梁书孙谦传》--  文言文《梁书孙谦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宋江夏王义恭闻之,引为行参军。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
  • ·文言文《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出自《梁书孙谦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宋江夏王义恭闻之,引为行参军。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
  • ·文言文《宋史胡宿传》--  文言文《宋史胡宿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特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翻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知湖...
  • ·文言文《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出自《宋史胡宿传》,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特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翻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
  • ·文言文《父母唯其疾之忧》--  文言文《父母唯其疾之忧》选自论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玻   【翻译】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赏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
  • ·文言文《元史石普传》--  文言文《元史石普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