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伯乐: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祇:只是。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以,按照,介词。称,称颂,称道。
  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时。
  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20斤。
  食(sì):通“饲”,喂养。
  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wWw.SlkJ.orG。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鸣之:(马)嘶鸣。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难道,表示推测。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其:其实。
  知:懂得。
  【翻译】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文言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相关文章

  • ·文言文《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出自《六国论》,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
  • ·文言文《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出自《六国论》,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
  • ·文言文《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出自《六国论》,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
  • ·文言文《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出自《六国论》,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
  • ·文言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出自《六国论》,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
  • ·文言文《简文入华林园》--  文言文《简文入华林园》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原文如下:   【原文】   简文入华林园①,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处有濠、濮间想也②,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注释】   ①华林园:在建康台城,本是吴国的皇宫花园,东晋时又仿照洛阳的华林园修整过   ②翳(yì)然:形容荫蔽。濠:濠水。据《庄子·秋水》载:庄子和惠子到濠水的桥上游玩,觉得很快活,就认为河中...
  • ·文言文《顾悦妙喻》--  文言文《顾悦妙喻》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原文如下:   【原文】   顾悦①与简文②同年,而④发早白。简文曰:" 卿何以⑥先白?" 对曰:" 蒲柳 ③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⑤茂。"   【注释】   ①顾悦:晋代名士,字君叔,今江苏武进人。   ②简文:简文帝,名司马昱(公元320~372年),字道万。)(东)晋元帝少子。   ③蒲柳:即水杨,枝叶易凋。   ⑤弥:更加的意思   ④而:但是   ⑥何以:为什么   【翻译】  ...
  • ·文言文《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人朝》--  文言文《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人朝》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原文如下:   【原文】   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人朝,更相让在前①。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②。”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③。”   【注释】   ①桓宣武:桓温,初为驸马都尉,后任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官至大司马,谥宣武。更(gēng)相:互相。更,交替。   ②“伯...
  • ·文言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 ·文言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文言文《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文言文《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 ·文言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 ·文言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 ·文言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
  • ·文言文《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 ·文言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 ·文言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