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

  文言文《诸葛亮诫子书》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1)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4)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5)淡泊(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
  (6)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7)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8)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9)广才:增长才干。
  (10)成:达成,成就。
  (11)淫慢:放纵,懈怠。
  (12)励精:尽心;专心。
  (13)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4)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15)与:跟随。
  (16)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17)日:时间。
  (18)去:消逝,逝去。
  (19)遂:于是,就。
  (20)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21)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22)穷庐:破房子。
  (23)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翻译】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赏析】
  其实,中国自古至今,从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学家、教育家,到诸葛亮及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均首先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则难以胜任Www.SLKj.orG社会的需要,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 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第三,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坚定。每个人并非生就即成为伟人、圣人,孔老夫子一生都是不得志的,虽有鸿鹄之志,然而,却没有能够亲自去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不能改变历史进程。然而,他的儒家思想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国人民居然产生了二千多年的深远影响。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设想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由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谁、操纵谁。唯有清心寡欲,方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忘自己应当树立和已经树立的抱负和目标,孜孜以求之,哪怕奋斗终生亦未取得成功,起码说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努力,并非三心二意,也未朝令夕改,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文言文《诸葛亮诫子书》相关文章

  • ·文言文《齐桓公登门访士》--  文言文《齐桓公登门访士》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已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 "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
  • ·文言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出自文言文《陶母责子退鲊》,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翻译】   晋朝人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www.SLKj.orG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
  • ·文言文《陶母责子退鲊》--  文言文《陶母责子退鲊》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注释】   ①陶公:陶侃(kǎn),东晋人。   ②乃:反而   ③鱼梁吏: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   ④坩(gān)鲊(zhǎ):一坛糟鱼。坩: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器具,为缸、坛、雍等。饷(xiáng)母:赠送给母亲。饷,以...
  • ·文言文《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文言文《贪污者不得归本家》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注释】   1、包孝肃公:包拯,北宋合肥人,谥号孝肃,当过开封府知府,以善于断案秉公执法而闻名,人们称他“包...
  • ·文言文《李存审出于寒微》--  “李存审出于寒微”出自《李存审出镞教子》,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翻译】   李存审出身贫穷卑贱,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带...
  • ·文言文《李存审出镞教子》--  文言文《李存审出镞教子》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注释】   1、出:出身。   2、寒:贫困。   3、微:低微。   4、尝:曾经。   5、少:年轻时。   6、...
  • ·文言文《祭石曼卿文》--  文言文《祭石曼卿文》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祭石曼卿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所作。是作者为悼念诗友石曼卿而作的一篇祭文。作者避免了一般祭文的呆板格式,内容不是为死者作平生概括,而是通过三呼曼卿,先称赞其声名不朽,再写其死后凄凉,特别是渲染墓地的悲凉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死者强烈的哀悼之情。文章大体押韵,句式灵活,情调凄婉,体现出作者真挚的感情。   ...
  • ·文言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欧阳修诲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翻译】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www.SLKj.orG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
  • ·文言文《诸葛亮诫子书》--  文言文《诸葛亮诫子书》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
  • ·文言文《子路受教》--  文言文《子路受教》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注释】...
  • ·文言文《孔子因材施教》--  文言文《孔子因材施教》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
  • ·文言文《陈万年教子谄谀》--  文言文《陈万年教子谄谀》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陈万年为朝中显官,尝病,召子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注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2、戒:同“诫”,教训。   3、杖:名词作动词,用棍子打。   4、晓:明...
  • ·文言文《陈万年为朝中显官,尝病》--  “陈万年为朝中显官,尝病”出自《陈万年教子谄谀》,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陈万年为朝中显官,尝病,召子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翻译】   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对他说话说至半夜,陈...
  • ·文言文《王荆公旁听文史》--  文言文《王荆公旁听文史》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注释】   (1)王荆公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   (2)退处金陵:退居金陵。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
  • ·文言文《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出自《王荆公旁听文史》,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翻译】   王安石,字介甫,Www.SLKj.orG封荆国公,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
  • ·文言文《大树将军冯异》--  文言文《大树将军冯异》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注释】   (1)伐:夸耀。   (2)表识:标帜。   (3)军中号为整齐: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的。军中,指在刘...
  • ·文言文《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出自《大树将军冯异》,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翻译】   冯异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出行的时候与别的将军对面相逢,就带开马车...
  • ·文言文《诸葛亮诫子书》--  文言文《诸葛亮诫子书》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