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诲学

  文言文《欧阳修诲学》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注释】
  1 知道:懂得道理
  2 然:然而
  3 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常,固定
  4 以:把
  5 害:妨碍,影响
  4 因物则迁: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顺着。迁,变化
  5 舍:放弃,舍弃
  6 念:思考
  【翻译】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www.SLKj.orG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文言文《欧阳修诲学》相关文章

  • ·文言文《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出自《林逋论学问》,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翻译】   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 ·文言文《林逋论学问》--  文言文《林逋论学问》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独:只。   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   方:方法,技艺。   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辩诸友:跟朋友探...
  • ·文言文《欧阳修三上作文》--  文言文《欧阳修三上作文》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注释】   1虽:虽然   ...
  • ·文言文《叶廷珪与海录》--  文言文《叶廷珪与海录》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叶廷珪云: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注释】   1 释:放开。   2 以:介词,用。   3 饴口:嘴里觉得香甜;饴:同“饲”,给……吃。   4 异:奇特,与众不同的...
  • ·文言文《张溥与七录斋》--  文言文《张溥与七录斋》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注释】   1钞:通“抄”。抄写   2嗜:特别喜欢   3已:毕,完。(止、罢了) 始已:文中指才停止   ...
  • ·文言文《孙权喻吕蒙读书》--  文言文《孙权喻吕蒙读书》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rdquo...
  • ·文言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出自《顾炎武手不释卷》,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www.SLKj.orG,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翻译】   凡是顾炎武外出游历,都要用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到了险要关门...
  • ·文言文《顾炎武手不释卷》--  文言文《顾炎武手不释卷》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注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凡,凡是。   (2)以:用 。自随,宾...
  • ·文言文《欧阳修诲学》--  文言文《欧阳修诲学》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注释】   1 知道:懂得道理   2 然:然而   3 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常,固定   4 以:把   5 害:妨碍,影响   4 因物则迁: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顺着。迁,变化   5
  • ·文言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欧阳修诲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翻译】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www.SLKj.orG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
  • ·文言文《祭石曼卿文》--  文言文《祭石曼卿文》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祭石曼卿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所作。是作者为悼念诗友石曼卿而作的一篇祭文。作者避免了一般祭文的呆板格式,内容不是为死者作平生概括,而是通过三呼曼卿,先称赞其声名不朽,再写其死后凄凉,特别是渲染墓地的悲凉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死者强烈的哀悼之情。文章大体押韵,句式灵活,情调凄婉,体现出作者真挚的感情。   ...
  • ·文言文《李存审出镞教子》--  文言文《李存审出镞教子》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注释】   1、出:出身。   2、寒:贫困。   3、微:低微。   4、尝:曾经。   5、少:年轻时。   6、...
  • ·文言文《李存审出于寒微》--  “李存审出于寒微”出自《李存审出镞教子》,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翻译】   李存审出身贫穷卑贱,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带...
  • ·文言文《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文言文《贪污者不得归本家》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注释】   1、包孝肃公:包拯,北宋合肥人,谥号孝肃,当过开封府知府,以善于断案秉公执法而闻名,人们称他“包...
  • ·文言文《陶母责子退鲊》--  文言文《陶母责子退鲊》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注释】   ①陶公:陶侃(kǎn),东晋人。   ②乃:反而   ③鱼梁吏: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   ④坩(gān)鲊(zhǎ):一坛糟鱼。坩: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器具,为缸、坛、雍等。饷(xiáng)母:赠送给母亲。饷,以...
  • ·文言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出自文言文《陶母责子退鲊》,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翻译】   晋朝人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www.SLKj.orG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
  • ·文言文《齐桓公登门访士》--  文言文《齐桓公登门访士》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已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 "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
  • ·文言文《欧阳修诲学》--  文言文《欧阳修诲学》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注释】   1 知道:懂得道理   2 然:然而   3 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常,固定   4 以:把   5 害:妨碍,影响   4 因物则迁: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顺着。迁,变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