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效果的问题

  【原文】

  彭更①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②于诸侯,不以泰(3)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章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④,以羡⑤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6)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人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7)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漫(8),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注释】

  ①彭更:人名,孟子的学生。②传食:指住在诸侯的驿舍(宾馆)里接受饮食。传,驿舍,相当于今天的宾馆。③泰:同“太”,过分。(4)通功易事:交流成果,交换物资。⑤羡:余,多余。(6)梓匠轮舆:梓人、匠人批木工;轮人、舆人指制造车轮和车箱的工人。(7)待:同“持”,扶持。(8)墁(man):本义为粉刷墙壁的工具,这里WwW.SlKj.ORg指新粉刷过的墙壁。

  【翻译】

  彭更问道:“跟在身后的车几十辆,跟随的人几百个,从这个诸侯国吃到那个诸侯国,不是太过分了吗?”

  孟子说:“如果不正当,就是一篮子饭也不能够接受;如果正当,就是像舜那样接受了尧的天下也不过分。——你说得过分吗?”

  彭更说:“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读书人不劳动而白吃饭,是不对的。”

  孟子说:“你如果不互通有无,交换各行各业的产品,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就会使农民有多余的粮食没人吃,妇女有多余的布没人穿。你如果互通有无,那么,木匠车工都可以从你那里得到吃的。比如说这里有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长辈,奉行先王的圣贤学说,来培养后代的学者,却不能从你那里得到吃的。你怎么可以尊重木匠车工却轻视奉行仁义道德的人呢?”

  彭更说:“木匠车工,他们干活的动机就是为了求饭吃。读书人研究学问,其动机也是为了求饭吃吗?”

  孟子说:“你为什么以他们的动机来看问题呢?只要他们对你有或绩,应该给他们吃的,那就给他们吃的罢了。况且,你是论动机给他们吃的呢?还是论功绩给他们吃的呢?”

  彭更说:“论动机。”

  孟子说:“比如这里有一个人,把屋瓦打碎,在新刷好的墙壁上乱画,但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弄到吃的,你给他吃的吗?”

  彭更说:“不。”

  孟子说:“那么,你不是论动机,而是论功绩的了。”

  【读解】

  这里实际上牵涉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还是当受不当受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是正当的,再多也可以接受;如果不正当,再少也不应该接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一些经济案件的问题了。比如说某项技术发明或新产品开发之类的成果收人问题,新闻媒介时有披露,其症结点在就在于当事人的巨额收入是“如其道”还是“非其道”。如果是“如其道”,那再多也不应该有问题(当然要按有关规定上税等等),如果是“非其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里的界限是很清楚的。

  问题倒是在于,谁来认定是“如其道”还是“非其道”呢?混乱也正是出在这里,往往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大概就需要多多颁布法规了吧。回到孟子的说法,我们看到,他在这里的观点与孔子所谓“如利思义”(《论语·宪问》或“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的观点以及他自己“当辞则辞,当受则受”的实际做法(见《公孙丑下》4·3)都是一致的。说到底,还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就是“如其道”,“无道”就是“非其道”。

  本章牵涉的另一个方面是动机与效果的关系问题。

  在这一点上,孟子同样采取了他一贯的推谬手法,把论辩对手推到荒唐的境地,使之不得不承认错误,从而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在我们今天看来,他们师生之间所谈论的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学生彭更是从动机来看问题,解决问题。孟子则是从实际功绩,也就是效果方面来看问题,解决问题。有点近似于我们今天说不听大话、空话,只看工作实绩。

  当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动机与效果的问题是一对哲学范畴。我们的观点是二者的统一,也就是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无论你是共。办了错事,还是做好事的“动机不纯”,都是反对的。

  只不过,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实践,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到二者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还是应该主要看实绩,也就是“食功”而“非食志”了吧。

随机文章

  • ·动机与效果的问题
  • ·画船为市,夭妆艳水,日落云沈,人换春移。谁更与、苔根洗石,菊井招魂
  • ·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
  • ·兰陵王·绮霞散空碧留晴向晚翻译赏析_兰陵王·绮霞散空碧留晴向晚阅读答案_作者张元干
  •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 ·马湘灵诗集序阅读答案_文言文马湘灵诗集序翻译赏析
  •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王元章砍神像阅读答案_王元章砍神像翻译赏析
  • ·曲玉管·陇首云飞翻译赏析_曲玉管·陇首云飞阅读答案_作者柳永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意思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
  • ·陆贽、常沂、周存的诗全集
  • ·张说的诗全集(寒山上半空)
  • ·田游岩、王无竞、贾曾的诗全集
  • ·拨不断·自叹翻译赏析_拨不断·自叹阅读答案_作者王和卿
  • ·许国传翻译赏析_许国传阅读答案
  • ·员半千传阅读答案_员半千传翻译赏析
  • ·杜暹传阅读答案_杜暹传翻译赏析
  • ·徐遵明传阅读答案_徐遵明传翻译赏析
  • ·新注《资治通鉴》序在线阅读
  • ·嵇绍传翻译赏析_嵇绍传阅读答案
  • ·棋经十三篇原文_棋经十三篇译文
  • ·古诗江上望皖公山的意思_江上望皖公山翻译赏析_作者李白
  •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 ·宿龙兴寺翻译赏析_宿龙兴寺阅读答案_作者綦毋潜
  • ·动机与效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