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石

【原文】
宋子曰:五行之内,土为万物之母。子之贵者①,岂惟五金②哉。金与火相守而流,功用谓莫尚焉矣。石得燔而成功③,盖愈出而愈奇焉。水浸淫而败物,有隙必攻,所谓不遗丝发者。调和一物以为外拒④,漂海则冲洋澜,粘甃则固城雉。不烦历候远涉⑤,而至宝得焉。燔石之功,殆莫之与京矣。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巧极丹铅炉火,方士纵焦劳唇舌,何尝肖像天工之万一哉⑥!

【注释】
①子之贵者:大地中所产之可宝贵者。
②五金:古以金、银、铜、铁、锡为五金,此泛指各种金属。
③石得燔而成功:石头被火烧之后而各成其功用。
④外拒:抵御外物之渗漏。
⑤历候远涉:历时很久而远行万里。
⑥“巧极丹铅炉火”句:在炼鼎烧汞的过程中,炉火与诸石的相互作用已经巧妙到了极致,那些炼丹方士就是费尽千言万语,也是无法表述大自然妙用的万分之一。

【翻译】
宋子说:在水、火、木、金、土这五行之中,土是产生万物之根本。从土中产生的众多物质之中,贵重的岂止有金属这一类呢!金属和火相互作用而熔融流动,这种功用真可以算是足够大的了。但是石头经过烈火焚烧以后也都有它的功用,而且越来越奇特。水会浸坏东西,凡是有空隙的地方,水都可以渗透,可以说水连一根头发大小的裂缝都不放过。但是,有了石灰这一类填补缝隙的东西,用它来填补船缝就能确保大船安全漂洋过海,用来砌砖筑城也能使城墙坚固。这种宝物,并不需要经过长途跋涉的艰苦努力就能得到。因此,大概没有什么东西比烧石的功用更大的了。至于矾能呈现出五色的形态,硫能够成为群石的主将,这些也都是从烈火中变化生成的。炼丹术可以说是最巧妙的了,然而,尽管炼丹术士唇焦舌烂地吹嘘,又怎能比得上自然力的万分之一呢!

石灰
【原文】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①,是必由之。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石必掩土内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见风者不用。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炭居十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饼,每煤饼一层,垒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之。最佳者曰矿灰,最恶者曰窑滓灰。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
凡灰用以固舟缝,则桐油、鱼油调,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艌②。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甃墁③则仍用油、灰。用以垩墙壁,则澄过,入纸筋涂墁。用以襄墓④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三分,用糯粳米、杨桃藤汁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和土。其余造靛造纸。功用难以枚述。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蚝⑤以代之。

【注释】
①窒隙防淫:堵住缝隙,防止漏水。
②艌:船板上的缝隙。
③甃墁(màn):铺地砖,涂墙壁。
④襄墓:建造坟墓。
⑤蛎蚝:贝壳。

【翻译】
凡是石灰都是由石灰石经过烈火煅烧而成的。石灰一旦成形之后,即便遇到水也永远不会变坏。多少船只,多少墙壁,凡是需要填隙防水的,一定要用到它。方圆百里之间,必定会有可供煅烧石灰的石头。这种石灰石以青色的为最好,黄白色的则差些。石灰石一般埋在地下二三尺,可以挖取进行煅烧,但表面已经风化的石灰石就不能用了。煅烧石灰的燃料,用煤的约占十分之九,用柴火或者炭的约占十分之一。先把煤掺和泥做成煤饼,然后一层煤饼一层石相间着堆砌,底下铺柴引燃煅烧。质量最好的叫做矿灰,最差的叫做窑滓灰。火候足后,石头就会变脆。放在空气中会慢慢风化成粉末。着急用的时候洒上水,也会自动散开。
石灰的用途有很多,它能与桐油、鱼油调拌后同时加上舂烂的厚绢、细罗,则可以用来塞补船缝;用来砌墙时,则要先筛去石块,再用水调匀黏合;用来砌砖铺地面时,则仍用油灰;用来粉刷或者涂抹墙壁时,则要先将石灰水澄清,再加入纸筋,然后涂抹;用来造坟墓或者建蓄水池时,则是一份石灰加两份河沙和黄泥,再用粳糯米饭和狝猴桃汁拌匀,不必夯打便很坚固,永远不会损坏,这就叫做三和土(按原文称谓)。此外,石灰还可以用于染色业和造纸业等方面,用途繁多而难以一一列举。大体上说,在温州、台州、福州、广州一带,沿海的石头如果不能用来煅烧石灰,可以寻找天然的牡蛎壳来代替它。

蛎灰
【原文】
凡海滨石山傍水处,成浪积压,生出蛎房,闽中曰蚝房。经年久者长成数丈,阔则数亩,崎岖如石假山形象。蛤之类压入岩中,久则消化作肉团,名曰蛎黄,味极珍美①。凡燔蛎灰者,执椎与凿,濡足②取来(药铺所货牡蛎,即此碎块),叠煤架火燔成,与前石灰共法。黏砌成墙、桥梁,调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有误以蚬灰(即蛤粉)为蛎灰者,不格物之故也。

【注释】
①珍美:鲜美。
②濡足:涉水。

【翻译】
海滨一些背靠石山面临海水的地方,由于成质的海浪长期冲击,生长出一种蛎房,福建一带称为“蚝房”。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这种蚝房可以达到几丈高、几亩宽,外形高低不平,如同假石山一样。一些蛤蜊一类的生物被冲入像岩石似的蛎房里面,经过长久消化就变成了肉团,名叫“蛎黄”,味道非常珍美。煅烧蛎灰的人,拿着椎和凿子,涉水将蛎房凿取下来(药房销售的牡蛎就是这种碎块儿),去肉后,将蛎壳和煤饼堆砌在一起煅烧,方法与烧石灰的方法相同。凡是砌城墙、桥梁等工程,将蛎灰调和桐油造船,功用都与石灰相同。有人误以为蚬灰(即蛤蜊粉)是牡蛎灰,是因为没有考察客观事物的缘故。

煤炭
【原文】
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南方秃山无草木者,下即有煤,北方勿论。煤有三种,有明煤、碎煤、末煤。明煤大块如斗许,燕、齐、秦、晋生之。不用风箱鼓扇,以木炭少许引燃,嫫炽①达昼夜。其傍夹带碎屑,则用洁净黄土调水作饼而烧之。碎煤有两种,多生吴、楚。炎高者曰饭炭,用以炊烹;炎平者曰铁炭,用以冶锻。入炉先用水沃湿,必用鼓鞲②后红,以次增添而用。末炭如面者,名曰自来风。泥水调成饼,入于炉内,既灼之后,与明煤相同,经昼夜不灭,半供炊爨③,半供熔铜、化石WWw.SlKJ.Org、升朱④。至于燔石为灰与矾、硫,则三煤皆可用也。
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⑤拾取者。或一井而下,炭纵横广有,则随其左右阔取。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
凡煤炭取空而后,以土填实其井,以二三十年后,其下煤复生长,取之不尽。其底及四周石卵,土人名曰铜炭者,取出烧皂矾与硫黄(详后款)。凡石卵单取硫黄者,其气薰甚⑥,名曰臭煤,燕京房山、固安、湖广荆州等处间有之。凡煤炭经焚而后,质随火神化去,总无灰滓。盖金与土石之间,造化别现此种云。凡煤炭不生茂草盛木之乡,以见天心之妙。其炊爨功用所不及者,唯结腐一种而已(结豆腐者,用煤炉则焦苦)。

【注释】
①嫫炽:猛烈燃烧。
②鼓鞲(ɡōu):鼓风机。
③炊爨(cuàn):烧火做饭。
④升朱:烧制朱砂。
⑤施(jué):用大锄挖。
⑥薰甚:很呛人。

【翻译】
煤炭各地都有出产,供冶金和烧石之用。南方不生长草木的秃山底下便有煤,北方却不一定是这样。煤大致有三种:明煤、碎煤和末煤。明煤块头大,有的像米斗那样大,产于河北、山东、陕西及山西。明煤不必用风箱鼓风,只需加入少量木炭引燃,便能日夜炽烈地燃烧。明煤的碎屑,则可以用干净的黄土调水做成煤饼来烧。碎煤有两种,多产于江苏、安徽和湖北等地区。碎煤燃烧时,火焰高的叫做饭炭,用来煮饭;火焰平的叫做铁炭,用于冶炼。碎煤先用水浇湿,入炉后再鼓风才能烧红,以后只要不断添煤,便可继续燃烧。末煤呈粉状的叫做自来风,用泥水调成饼状,放入炉内,点燃之后,便和明煤一样,日夜燃烧不会熄灭。末煤有的用来烧火做饭,有的用来炼铜、熔化矿石及升炼朱砂。至于烧制石灰、矾或者硫,上述三种煤都可使用。
采煤经验多的人,从地面上的土质情况就能判断地下是不是有煤,然后再往下挖掘,挖到五丈深左右才能得到煤。煤层出现时,毒气冒出能伤人。一种方法是将大竹筒的中节凿通,削尖竹筒末端,插入煤层,毒气便通过竹筒往上空排出,人就可以下去用大锄挖煤了。井下发现煤层向四方延伸,人就可以横打巷道进行挖取。巷道要用木板支护,以防崩塌伤人。
煤层挖完以后,如果用土把井填实,二三十年后,煤又会重生,取之不尽。煤层底板或者围岩中有一种石卵,当地人叫做铜炭,可以用来烧取皂矾和硫黄(在下文详述)。只能用来烧取硫黄的铜炭,气味特别臭,叫做臭煤,在北京的房山、固安与湖北的荆州等地有时还可以采到。
煤炭燃烧的时候,煤质全部烧完,不会留下灰烬,这是自然界中介于金属与土石之间的特殊品种。煤不产于草木茂盛的地方,可见自然界安排得十分巧妙。如果说煤在炊事方面还有不足之处的话,那它仅仅是不适合用于做豆腐而已(用煤炉煮豆浆,结成的豆腐会有焦苦味)。

矾石白矾
【原文】
凡矾燔石而成。白矾一种,亦所在有之,最盛者山西晋、南直无为等州①,价值低贱,与寒水石②相仿。然煎水极沸,投矾化之,以之染物,则固结肤膜之间,外水永不入,故制糖饯与染画纸红纸者需之。其末干撒,又能治浸淫恶水,故湿疮家③亦急需之也。
凡白矾,掘土取磊块石,层叠煤炭饼煅炼,如烧石灰样。火候已足,冷定入水。煎水极沸时,盘中有溅溢如物飞出,俗名蝴蝶矾者,则矾成矣。煎浓之后,入水缸内澄,其上隆结曰吊矾,洁白异常。其沉下者曰缸矾。轻虚如棉絮者曰柳絮矾。烧汁至尽,白如雪者,谓之巴石。方药家④煅过用者曰枯矾云。

【注释】
①山西晋、南直无为等州:山西无晋州,明时晋州即今河北晋州。南直隶无为州,即今安徽无为县。
②寒水石:即天然石膏。
③湿疮家:专治湿疮的医生。前言之“恶水”,即湿疮所流之脓水。
④方药家:专攻方剂、药理的医生。

【翻译】
明矾是由矾石烧制而成的。白矾到处都有,出产最多的是山西的晋州和安徽的无为州等地,它的价钱十分便宜,同寒水石的价钱差不多。然而,当水煮开之后,将明矾放入沸水中溶化并用它来染东西时,它就能够固结在所染物品的表面,使其他的水分永不渗入。所以,制蜜饯、染画纸、染红纸都要用到明矾。此外,用干燥的明矾粉末撒在患处,能治疗流出臭水的湿疹和疱疮等病症,因此也是皮肤科急需的药品。
烧制明矾时,先挖取矾石,用煤饼逐层垒积再行烧炼,烧制的方法与烧石灰大体相同。等到火候烧足的时候,让它自然冷却,再放入水中进行溶解。再将水溶液煮沸,当看见有一些俗名叫做“蝴蝶矾”的东西飞溅出来之时,明矾便可算制成功了。煮浓之后,要装入缸内澄清。上面凝结的一层,颜色非常洁白,叫做吊矾;沉淀在缸底的叫做缸矾;质地轻如棉絮的叫做柳絮矾。溶液蒸发干之后,剩下的便是雪白的巴石。经方药家煅制后用来当做药的,叫做枯矾。

青矾 红矾 黄矾 胆矾
【原文】
凡皂、红、黄矾,皆出一种而成,变化其质。取煤炭外矿石(俗名铜炭)子,每五百斤入炉,炉内用煤炭饼(自来风,不用鼓鞲者)千余斤,周围包裹此石。炉外砌筑土墙圈围,炉巅空一圆孔,如茶碗口大,透炎直上,孔旁以矾滓厚掩(此滓不知起自何世,欲作新炉者,非旧滓掩盖则不成)。然后从底发火,此火度经十日方熄。其孔眼时有金色光直上(取硫,详后款)。煅经十日后,冷定取出。半酥杂碎者另拣出,名曰时矾,为煎矾红用。其中精粹如矿灰形者,取入缸中浸三个时,漉入釜中煎炼。每水十石煎至一石,火候方足。煎干之后,上结者皆佳好皂矾,下者为矾滓(后炉用此盖)。此皂矾染家必需用,中国煎者亦惟五六所。原石五百斤,成皂矾二百斤,其大端也。其拣出时矾(俗又名鸡屎矾),每斤入黄土四两,入罐熬炼,则成矾红,圬墁及油漆家用之。
其黄矾所出又奇甚。乃即炼皂矾,炉侧土墙,春夏经受火石精气,至霜降立冬之交,冷静之时,其墙上自然爆出此种,如淮北砖墙生焰硝①样,刮取下来,名曰黄矾。染家②用之,金色淡者涂炙,立成紫赤也。其黄矾自外国来,打破,中有金丝者,名曰波斯矾③,别是一种。
又山陕烧取硫黄山上,其滓弃地二三年后,雨水浸淋,精液流入沟麓之中,自然结成皂矾。取而货用,不假煎炼。其中色佳者,人取以混石胆云。
石胆一名胆矾者,亦出晋、隰等州,乃山石穴中自结成者,故绿色带宝光。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
《本草》载矾虽五种,并未分别原委。其昆仑矾状如黑泥,铁矾状如赤石脂者,皆西域产也。

【注释】
①淮北砖墙生焰硝:不仅淮北,凡地性盐碱者,墙根皆生硝土。
②染家:染布作坊。
③波斯矾:波斯即今伊朗。

【翻译】
皂矾、红矾、黄矾,都是由同一物质变化而来,性质却各不相同。先收取五百斤煤炭外层的矿石子(俗名“铜炭”)放入炉内,将一千多斤煤饼(不必鼓风就能燃烧的那种煤粉,因此名叫“自来风”)放在铜炭周围并包住这些矿石。在锅炉外修筑一个土墙绕圈围着,在炉顶留出一个圆孔,孔径好像茶碗口大,让火焰能够从炉孔中透出,炉孔旁边用矾渣盖严实(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矾渣。奇妙的是,凡是起新炉子,不用旧渣掩住炉孔就会烧不成功),然后从炉底发火,大概估计这炉火要连续烧十天才能熄灭。燃烧时炉孔眼不时会有金色光焰冒出来(后文将详细叙述具体如何取硫),煅烧十天以后,等待矾石都冷却了这才取出。其中半酥碎的另外挑出,名叫“时矾”,用来煎炼红矾。将矿灰样的精华部分放进缸里,用水浸泡约六个小时,把它过滤后再放入锅中煎炼,要将十石水熬成一石水,这才说明火候够足。等水快干时,上层结成的是优质的皂矾,下层便是矾渣了(下一炉用另外一只孔)。这种皂矾是印染业所必需的原料,整个中国制矾的也不外五六家。大概每五百斤石料可以炼出二百斤皂矾来。另外挑出的“时矾”(俗名又叫“鸡屎矾”),每斤加进黄土四两,再入罐熬炼,便成红矾了。泥水工和油漆工经常用到这两种矾。
至于黄矾的出现就更加奇异了。在每年春夏炼皂矾时,炉旁的土墙因为吸附了矾的蒸气,到了霜降与立冬相交的季节,土墙干冷,矾便析出来就好像淮北的砖墙上生出火硝一样,刮取下来,便是黄矾了,染坊经常会用到它。如果金色太淡了,把黄矾涂上去放在火上一烤,立刻就会变成紫赤色。此外,还有外国运来的黄矾,打破以后中间会现出金丝来,名叫波斯矾,这是另外一个品种。
山西、陕西等地烧硫黄的山上,随地丢弃废渣两三年后,其中的矾质经过雨水的淋洗溶解后流到山沟里,经过蒸发也能结成皂矾。这种皂矾,取用或拿去出售时就不必再炼了,其中色泽美丽的,听说还可以用来冒充石胆。
石胆又叫做胆矾,产自陕西省隰县等地。胆矾是在山崖洞穴中自然结晶的,因此它的绿色具有宝石般的光泽。将烧红的铁器淬入胆矾水中,铁器会立刻现出黄铜的颜色。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虽然记载了矾有五类,但并没有区别它们的来源和关系。昆仑矾好像黑泥,铁矾好像赤石脂,都是西北出产的。

硫黄
【原文】
凡硫黄乃烧石承液①而结就。著书者误以焚石为矾石,遂有矾液之说。然烧取硫黄,石半出特生白石,半出煤矿烧矾石,此矾液之说所由混也。又言中国有温泉处必有硫黄,今东海、广南产硫黄处又无温泉,此因温泉水气似硫黄,故意度言之也。
凡烧硫黄,石与煤矿石同形。掘取其石,用煤炭饼包裹丛架,外筑土作炉。炭与石皆载千斤于内,炉上用烧硫旧滓掩盖,中顶隆起,透一圆孔其中。火力到时,孔内透出黄焰金光。先教陶家烧一钵盂,其盂当中隆起,边弦卷成鱼袋样,覆于孔上。石精感受火神,化出黄光飞走,遇盂掩住,不能上飞,则化成汁液靠着盂底,其液流入弦袋之中,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则凝结而成硫黄矣。
其炭煤矿石烧取皂矾者,当其黄光上走时,仍用此法掩盖,以取硫黄。得硫一斤,则减去皂矾三十余斤,其矾精华已结硫黄,则枯滓遂为弃物。
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硫黄不产北狄②,或产而不知炼取亦不可知。至奇炮出于西洋与红夷,则东徂西数万里,皆产硫黄之地也。其琉球土硫黄、广南水硫黄,皆误记也。

【注释】
①承液:承接所流液体。
②北狄:此指满族人的政权后金。

【翻译】
硫黄是由烧炼矿石时得到的液体经过冷却后凝结而成的,过去的著书者误以为硫黄都是煅烧矾石而取得的,就把它叫做矾液。事实上,煅烧硫黄的原料,有的是来自当地特产的白石,有的是来自煤矿的煅烧矾石,矾液的说法就是这样混杂进来的。又有人说中国凡是有温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硫黄,可是,东南沿海一带出产硫黄的地方并没有温泉,这可能是因为温泉的气味很像硫黄而猜想到的吧。
烧取硫黄的矿石与煤矿石的形状相同。煅烧硫黄的大致步骤是:先用煤饼包裹矿石并堆垒起来,外面用泥土夯实并建造熔炉。每炉的石料和煤饼都有千斤左右,炉上用烧硫黄的旧渣掩盖,炉顶中间要隆起,空出一个圆孔。燃烧到一定程度,炉孔内便会有金黄色的气体冒出。预先请陶工烧制一个中部隆起的盂钵,盂钵边缘往内卷成像鱼膘状的凹槽,烧硫黄时,将盂钵覆盖在炉孔上。硫黄的黄色蒸气沿着炉孔上升,被盂钵挡住而不能跑掉,于是便冷凝成液体,沿着盂钵的内壁流入凹槽,又透过小眼沿着冷却管道流进小池子,最终凝结而变成固体硫黄。
用含煤黄铁矿烧取皂矾,当黄色的蒸气上升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收取硫黄。得硫一斤,就要减收皂矾三十多斤,因为皂矾的精华都已经转化为硫了,剩下的枯渣便成了废物。
火药的主要原料是硫黄和硝石,硫黄是纯阳,硝石是纯阴,两种物质相互作用能引起爆炸,产生巨大的声响,这真是自然界变化出来的奇物。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出产硫黄,或者也有可能是有硫黄出产而不会炼取。新式枪炮出现在西洋与荷兰,这说明由东往西数万里,都有出产硫黄的地方。但是所谓琉球的土硫黄、广东南部的水硫黄,却都是一种错误的记载。

砒石
【原文】
凡烧砒霜,质料似土而坚,似石而碎,穴土数尺而取之。江西信郡①、河南信阳州皆有砒井,故名信石。近则出产独盛衡阳②,一厂有造至万钧者。凡砒石井中,其上常有浊绿水,先绞水尽,然后下凿。
砒有红、白两种,各因所出原石色烧成。凡烧砒,下鞠③土窑,纳石其上,上砌曲突④,以铁釜倒悬覆突口。其下灼炭举火。其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度其已贴一层,厚结寸许,下复熄火。待前烟冷定,又举次火,熏贴如前。一釜之内数层已满,然后提下,毁釜而取砒。故今砒底有铁沙,即破釜滓也。凡白砒止此一法。红砒则分金炉内银铜脑气有闪成⑤者。
凡烧砒时,立者必于上风十余丈外,下风所近,草木皆死,烧砒之人经两载即改徙,否则须发尽落。此物生人食过分厘立死。然每岁千万金钱速售不滞者,以晋地菽、麦必用拌种,且驱田中黄鼠害。宁、绍郡⑥稻田必用蘸秧根,则丰收也。不然,火药与染铜需用能几何哉!

【注释】
①江西信郡:江西广信府,今上饶。
②衡阳:在今湖南。
③下鞠:在地上挖砌。
④曲突:烟筒。
⑤分金炉内银铜脑气有闪成:于分金炉内炼银、铜等含砒金属时有偶尔生成的。
⑥宁、绍郡:浙江宁波府、绍兴府。

【翻译】
烧砒霜的原料好像泥土却又比泥土硬实,类似石头但又比石头坚脆,向下掘土几尺就能够获取到。江西信郡(今天的上饶地区)、河南信阳一带都有砒井,因此砒石又名信石。近来生产砒霜最多的则是湖南衡阳,一间工厂的年产量,能有达到上万斤的。砒井中,常常积有绿色的浊水,开采时要先将水除尽,然后再往下凿取。
砒霜有红、白两种,各由原来的红、白色砒石烧制而成。烧制砒霜的时候,先在下面挖个土窑堆放砒石,在上面砌个弯曲的烟囱,然后把铁锅倒过来覆盖在烟囱口上。在窑下引火焙烧,烟便从烟囱内上升,熏贴在锅的内壁上。估计累计达到约有一寸厚时就熄灭炉火,等烟气已经冷却,便再次起火燃烧。这样反复几次,一直到锅内贴满砒霜为止,才把锅拿下来,打碎锅而剥取砒霜。因此接近锅底的砒霜常留有铁渣,那是锅的碎屑。白砒霜的制作方法只有这一种,至于红砒霜,则还有在冶炼含砷的银铜矿石时,由分金炉内析出的蒸气冷结而成的。
烧制砒霜时,操作者必须站在风向上方十多丈远的地方。风向下方所触及的地方,草木都会死去。所以烧砒霜的人两年后一定要改行,否则就会须发全部脱光。砒霜有剧毒,人只要吃一点点就会立即死亡。然而,每年却都有价值千百万的砒霜畅销无阻,这是因为山西等地乡民都要用它来给豆和麦子拌种,而且还用它来驱除田中的鼠害;浙江宁波绍兴一带,也有用砒霜来蘸秧根而使水稻获得丰收的。不然的话,如果砒霜仅仅是用于火药和炼铜方面,那又能用得了多少呢!

【评析】
本篇介绍一些非金属矿物的处理与制造。这些非金属的原料,大多都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煤炭燃烧有极强的热能,用在冶炼金属、烧煮提炼其他合金等,石灰可以用在固结、填塞缝隙等。因此本篇可以说是进入重工业或大型制造业的入门。

燔石相关信息

  • ·《锤锻》--【原文】 宋子曰:金木受攻而物象曲成。世无利器,即般、倕①安所施其巧哉?五兵②之内、六乐③之中,微钳锤④之奏功也,生杀之机泯然矣。同出洪炉烈火,大小殊形。重千钧者系巨舰于狂渊⑤,轻一羽者透绣纹于章服⑥。使冶钟铸鼎之巧,束手而让神功焉。莫邪、干将⑦,双龙飞跃⑧,毋其说亦有征焉者乎⑨? 【注释】 ①般、倕:般:公输般,即鲁班,与倕皆古时有名的巧匠。 ②五兵:一说为戈、殳、车戟、酋矛、夷矛,一说为矢、殳、...
  • ·《舟车》--【原文】 宋子曰:人群分而物异产,来往懋迁①以成宇宙。若各居而老死,何藉有群类哉?人有贵而必出,行畏周行②;物有贱而必须,坐穷负贩。四海之内,南资舟而北资车。梯航③万国,能使帝京元气充然。何其始造舟车者不食尸祝之报④也?浮海长年,视万顷波如平地,此与列子所谓御泠风⑤者无异。传所称奚仲⑥之流,倘所谓神人者非耶? 【注释】 ①懋(mào)迁:贸易,运输。 ②行畏周行:周行,四处旅行。古时旅行,艰于路途,故曰畏...
  • ·《冶铸》--【原文】 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①,源流远矣哉。九牧贡金,用襄禹鼎②,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③,亦犹是焉。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④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⑤而八音起。愿者肖仙梵之身⑥,而尘凡有至象。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⑦,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注释】 ①首山之采,肇自轩辕:轩辕:黄帝...
  • ·《陶埏》--【原文】 宋子曰:水火既济而土合②。万室之国,日勤千人而不足③,民用亦繁矣哉。上栋下室以避风雨,而瓴建④焉。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而城垣雉堞⑤,寇来不可上矣。泥瓮坚而醴酒欲清,瓦登⑥洁而醯醢⑦以荐。商周之际,俎豆⑧以木为之,毋亦质重之思耶⑨。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⑩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岂终固哉? 【注释】 ①陶埏:《老子》:“埏填以为器。”《荀子·性恶》...
  • ·《甘嗜》--【原文】 宋子曰:气至于芳,色至于靘②,味至于甘,人之大欲存焉。芳而烈,靘而艳,甘而甜,则造物有尤异之思矣。世间作甘之味,十八产于草木,而飞虫竭力争衡③,采取百花酿成佳味,使草木无全功。孰主张是④,而颐养遍于天下哉? 【注释】 ①甘嗜:语出《尚书·甘誓》:太康“甘酒嗜音”。原意是喜欢喝酒和音乐。此处的意思是喜欢甜味。 ②靘(qìnɡ):青黑色。 ③飞虫竭力争衡:飞虫指蜜蜂,它竭力与草木争...
  • ·《作咸》--【原文】 宋子曰:天有五气,是生五味①。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焉②。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③。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④,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⑤,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四海之中,五服⑥而外,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⑦,而斥卤⑧则巧生以待。孰知其所已然? 【注释】 ①天有五气,是生五味:按中国古代“五行说”,东方木,味酸;南方火,味苦;西方金,味辛;北方水,味咸;中央土...
  • ·《粹精》--【原文】 宋子曰:天生五谷以育民,美在其中,有“黄裳”之意焉②。稻以糠为甲,麦以麸为衣,粟、粱、黍、稷毛羽隐然③。播精而择粹,其道宁终秘也④。饮食而知味者,食不厌精⑤。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⑥。为此者岂非人貌而天者⑦哉? 【注释】 ①粹精:《易·干》:“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此处言粮食之加工,使其更加纯粹。 ②有“黄裳”之意焉:《...
  • ·《彰施》--【原文】 宋子曰: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①花叶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则之②,以五彩彰施于五色③,有虞氏岂无所用其心哉④?飞禽众而凤则丹,走兽盈而麟则碧,夫林林青衣,望阙而拜黄朱⑤也,其义亦犹是矣。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使殊颜异色得以尚焉,谓造物不劳心者,吾不信也。 【注释】 ①阎浮之内:阎浮提,佛经中语,或译南瞻部洲。本仅指印度本土,后用指整个人间世界。...
  • ·《燔石》--【原文】 宋子曰:五行之内,土为万物之母。子之贵者①,岂惟五金②哉。金与火相守而流,功用谓莫尚焉矣。石得燔而成功③,盖愈出而愈奇焉。水浸淫而败物,有隙必攻,所谓不遗丝发者。调和一物以为外拒④,漂海则冲洋澜,粘甃则固城雉。不烦历候远涉⑤,而至宝得焉。燔石之功,殆莫之与京矣。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巧极丹铅炉火,方士纵焦劳唇舌,何尝肖像天工之万一哉⑥! 【注释】 ①子之贵者:
  • ·《膏液》--【原文】 宋子曰:天道平分昼夜,而人工继晷以襄事①,岂好劳而恶逸哉!使织女燃薪、书生映雪,所济成何事也②?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此人巧聪明,不知于何禀度③也。 人间负重致远,恃有舟车。乃车得一铢而辖转④,舟得一石而罅完⑤,非此物之为功也不可行矣。至菹蔬之登釜也,莫或膏之,犹啼儿之失乳焉。斯其功用一端而已哉? 【注释】 ①人工继晷以襄事:晷:此指时光。襄:帮...
  • ·《杀青》--【原文】 宋子曰:物象精华,乾坤微妙,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识之,承载者以何物哉①?君与民通,师将弟命,凭藉呫呫口语,其与几何②?持寸符③,握半卷,终事诠旨,风行而冰释④焉。覆载之间之藉有楮先生⑤也,圣顽⑥咸嘉赖之矣。身为竹骨与木皮,杀其青而白乃见,万卷百家基从此起。其精在此,而其粗效于障风、护物⑦之间。事已开于上古,而使汉、晋时人擅名记者,何其陋哉⑧! 【注释】 ①“物象精华”句...
  • ·《五金》--【原文】 宋子曰:人有十等,自王、公至于舆、台①,缺一焉而人纪不立矣。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与后世,其义亦犹是也。贵者千里一生,促②亦五六百里而生;贱者舟车稍艰之国③,其土必广生焉。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一万六千倍,然使釜、鬵、斤、斧不呈效于日用之间,即得黄金,值高而无民耳。贸迁有无,货居《周官》泉府④,万物司命系焉。其分别美恶而指点重轻,孰开其先而使相须于不朽焉? 【注释】 ①人有十等,自王、公至...
  • ·《佳兵》--【原文】 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①。虞舜在位五十载,而有苗犹弗率②。明王圣帝,谁能去兵哉?“弧矢之利,以威天下”③,其来尚矣。为老氏者④,有葛天之思⑤焉。其词有曰:“佳兵者,不祥之器⑥。”盖言慎⑦也。 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⑧,而后乃及于中国。变幻百出,日盛月新。中国至今日,则即戎⑨者以为第一义,岂其然哉?虽然,生人纵有巧思,乌⑩能至此极也? 【注释】 ①兵非圣人之得已...
  • ·《丹青》--【原文】 宋子曰:斯文千古之不坠①也,注玄尚白②,其功孰与京③哉?离火红而至黑孕其中④,水银白而至红呈其变⑤。造化炉锤,思议何所容也。五章⑥遥降,朱临墨而大号彰⑦。万卷横披,墨得朱而天章焕。文房异宝,珠玉何为⑧?至画工肖像万物,或取本姿,或从配合,而色色咸备焉。夫亦依坎附离,而共呈五行变态⑨,非至神孰能与于斯哉? 【注释】 ①斯文千古之不坠:斯文,此作文化、文明解。不坠:不断绝。 ②注玄尚白:典出《汉书&m...
  • ·《曲糵》--【原文】 宋子曰:狱讼日繁,酒流生祸,其源则何辜!祀天追远,沉吟《商颂》《周雅》之间①,若作酒醴之资曲糵②也,殆圣作而明述矣。惟是五谷菁华变幻,得水而凝,感风而化,供用岐黄者③神其名,而坚固食羞者丹其色。君臣自古配合日新,眉寿介④而宿痼怯,其功不可殚述。自非炎黄作祖,末流聪明,乌能竟其方术哉。 【注释】 ①沉吟《商颂》《周雅》之间:《》有《商颂》及大小《雅》,其中多有涉及饮酒或以酒祭神的诗句。 ②曲...
  • ·《珠玉》--【原文】 宋子曰:玉韫山辉,珠涵水媚①,此理诚然乎哉,抑意逆之说②也?大凡天地生物,光明者昏浊之反,滋润者枯涩之仇,贵在此则贱在彼矣。合浦、于阗③行程相去二万里,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胫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而辉煌廊庙之上④,使中华无端宝藏折节而推上坐焉⑤。岂中国辉山、媚水者,萃在人身,而天地菁华止有此数哉? 【注释】 ①玉韫山辉,珠涵水媚:山韫玉而生辉,水涵珠而生媚。 ②意逆之说:以意逆之,即主观推测。 ③合...
  • ·《孟春纪第一》--  ○孟春   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
  • ·《燔石》--【原文】 宋子曰:五行之内,土为万物之母。子之贵者①,岂惟五金②哉。金与火相守而流,功用谓莫尚焉矣。石得燔而成功③,盖愈出而愈奇焉。水浸淫而败物,有隙必攻,所谓不遗丝发者。调和一物以为外拒④,漂海则冲洋澜,粘甃则固城雉。不烦历候远涉⑤,而至宝得焉。燔石之功,殆莫之与京矣。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巧极丹铅炉火,方士纵焦劳唇舌,何尝肖像天工之万一哉⑥! 【注释】 ①子之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