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古诗作品《柏林寺南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
  ⑴遥:远远地。闻:听见。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⑵泊:停船靠岸。径:小路。度:度过,越过。
  ⑶霁:雨止。
  ⑷东南:一作“西南”。
  【翻译】
  船行溪上之时,远远就听到了柏林寺的钟声;停船靠岸,山路曲折,松柏掩映,慢慢走向山上的柏林寺。雨后的青山,云蒸雾腾,群峰吞吐着云雾,又为云雾所掩覆;云海雾涛中唯有三点两点山尖显露,犹如一幅富于神韵的水墨山水图,被造化神秀的笔触画出。
  【赏析】
  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恰如刘熙载所说:“画出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艺概·书概》)此诗题旨在一“望”字,而望中之景只于结处点出。诗中所争在此一笔,余笔无不服务于此。
  诗中提到雨霁,可见作者登山前先于溪上值雨。首句虽从天已放晴时写起,却饶有雨后之意。那山顶佛寺(精舍)的钟声竟能清晰地达于溪上,俾人“遥闻”,与雨浥尘埃、空气澄清大有关系。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遥听钟声恋翠微”)。这不是诗的主笔,但它是有所“拱向”(引起登眺事)的。
  精舍钟声的诱惑,使诗人泊舟登岸而行。曲曲的山间小路(微径)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的松柏(次句中只说“松”,而从寺名可知有“柏”)林里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顶。“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的清香,使人感到清爽。深林中,横柯交蔽,不免暗昧。有此暗昧,才有后来“度”尽“深松”,分外眼明的快意。所以次句也是“拱向”题旨的妙笔。
  “度”字已暗示穷尽“深松”,而达于精舍──“柏林寺”。行人眼前豁然开朗。迎入眼帘的首先是霁后如洗的“青山”。前两句不曾有一个着色字,此时“青”字突现,便使人眼明。继而吸引住视线的是天宇中飘飖的云朵。“霁后云犹在”,但这已不是浓郁的乌云,而是轻柔明快的白云,登览者怡悦的心情可知。此句由山带出云,又是为下句进而由云衬托西南诸峰作了一笔铺垫。
  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青),是就一wwW.slkJ.Org带山脉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这才是全诗点睛之笔。只有经过从溪口穿深林一番幽行之后,这里的画面才见得特别精彩;只有经过登攀途中的一番情绪酝酿,这里的发现才令人尤为愉快。因而这里的“点睛”,有赖前三句的“画龙”。用刘熙载的话说,那就是,诗人“争”得这一笔的成功,与“余笔”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相关信息

  •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古诗作品《柏林寺南望》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   1、遥:远远地   2、闻:听见   3、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4、泊:停船靠岸   5、径:小路   6、度:度过,越过   【翻译】   船行溪上之时,远远就听到了柏林寺的钟声;停船靠岸,山路曲...
  •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释】   1、且,姑且。就,一作“问”   【翻译】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释】   1、南湖,指洞庭湖。在长江之南,故称   2、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翻译】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
  •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又呈吴郎》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   1、征求:指赋税征敛   2、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3、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翻译】   草堂前...
  •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又呈吴郎》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   1、即:就   2、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   3、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4、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
  •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又呈吴郎》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   1、不为:要不是因为   3、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4、只缘:正...
  •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又呈吴郎》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rd...
  •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悲陈陶》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释】   ⑴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⑵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
  •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古诗作品《柏林寺南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   ⑴遥:远远地。闻:听见。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⑵泊:停船靠岸。径:小路。度:度过,越过。   ⑶霁:雨止。   ⑷东南:一作“西南”。   【翻译】   船行溪上之时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   ⑴南陵:一说在东鲁,曲阜县南有...
  • ·《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  “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   ⑴南陵:一说在东鲁,曲阜县南有...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第十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   ⑴南陵:一说在东鲁,曲阜县南...
  •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古诗作品《听邻家吹笙》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   ⑴笙: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   ⑵凤吹声:吹笙的声音。   ⑶重门:重重的大门。   ⑷千树花:千桃树上的花。   【翻译】   吹笙的声音如隔着彩霞从天而来,不知墙外究竟...
  •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古诗作品《听邻家吹笙》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   ⑴笙: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   ⑵凤吹声:吹笙的声音。   ⑶重门:重重的大门。   ⑷千树花:千桃树上的花。   【翻译】   吹笙的声音如隔着彩霞从天而来,不知墙外究竟...
  •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作品《河阳桥送别》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注释】   ⑴河阳桥:唐代由洛阳去黄河以北必须经过的一座浮桥,为交通要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⑵浮桥:指河阳桥。   ⑶晋国:指今山西一带,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   ⑷傍:倚靠。阑干:即栏杆。  ...
  •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作品《河阳桥送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注释】   ⑴河阳桥:唐代由洛阳去黄河以北必须经过的一座浮桥,为交通要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⑵浮桥:指河阳桥。   ⑶晋国:指今山西一带,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   ⑷傍:倚靠。阑干:即栏杆。  ...
  •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送韩都护还边》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注释】   ⑴韩都护:不详其人。都护:官名。唐时,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都护府置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此诗《宣统固原州志...
  •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古诗作品《柏林寺南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   ⑴遥:远远地。闻:听见。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⑵泊:停船靠岸。径:小路。度:度过,越过。   ⑶霁:雨止。   ⑷东南:一作“西南”。   【翻译】   船行溪上之时